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29篇
  免费   13222篇
  国内免费   18911篇
测绘学   7331篇
大气科学   8981篇
地球物理   15834篇
地质学   47143篇
海洋学   8601篇
天文学   8649篇
综合类   5133篇
自然地理   12090篇
  2024年   289篇
  2023年   953篇
  2022年   2519篇
  2021年   3086篇
  2020年   3200篇
  2019年   3646篇
  2018年   2903篇
  2017年   3247篇
  2016年   3466篇
  2015年   3751篇
  2014年   4967篇
  2013年   5272篇
  2012年   5119篇
  2011年   5581篇
  2010年   4865篇
  2009年   5966篇
  2008年   5773篇
  2007年   5983篇
  2006年   5829篇
  2005年   5049篇
  2004年   4500篇
  2003年   4071篇
  2002年   3382篇
  2001年   2977篇
  2000年   2810篇
  1999年   2576篇
  1998年   2297篇
  1997年   1720篇
  1996年   1484篇
  1995年   1204篇
  1994年   1071篇
  1993年   987篇
  1992年   691篇
  1991年   578篇
  1990年   416篇
  1989年   349篇
  1988年   292篇
  1987年   175篇
  1986年   133篇
  1985年   123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50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37篇
  1976年   31篇
  1973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Seagrasses are an important coastal habitat worldwide and are indicativ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t the critical land–sea interface.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seagrasses are not well known, although they provide crucial functions and values to the world's oceans and to human populations dwelling along the coast. Established in 2001, SeagrassNet, a monitoring program for seagrasses worldwide, uses a standardized protocol for detecting change in seagrass habitat to capture both seagrass parameters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SeagrassNet is designed to statistically detect change over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frame (1–2 years) through quarterly monitoring of permanent plots. Currently, SeagrassNet operates in 18 countries at 48 sites; at each site, a permanent transect is established and a team of people from the area collects data which is sent to the SeagrassNet database for analysis. We present five case studies based on SeagrassNet data from across the Americas (two sites in the USA, one in Belize, and two in Brazil) which have a common theme of seagrass decline; the study represents a first latitudinal comparison across a hemisphere using a common methodology. In two cases, rapid loss of seagrass was related to eutrophication, in two cases losses related to climate change, and in one case, the loss is attributed to a complex trophic interaction resulting from the presence of a marine protected area. SeagrassNet results provide documentation of seagrass change over time and allow us to make scientifically supported statements about the status of seagrass habitat and the extent of need for management action.  相似文献   
993.
实验结果表明 :单独投喂牟氏角毛藻或与三角褐指藻、绿色巴夫藻混投 ,中间球海胆幼虫成活率最高 ,其生长速度也最快 ,中间球海胆稚幼海胆培育的最好饵料是前期投喂的石莼等薄嫩的海藻 ,后期投喂海带其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994.
从侧扫声纳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侧扫声纳记录声图产生基本失真的原因,推导出基本失真的数学公式,所得结论对实际作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在统计1950-1997年影响湛江港的热带气旋的基础上,利用1953-1982年30年间湛江港发生的风暴增水的资料,对湛江港风暴增水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湛江港风暴增水的特征在于季节分布的不均匀、大的正增水和高实测水位出现频繁、造成的风暴潮灾比较严重;通过两类典型风暴潮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湛江港的风暴增水与影响湛江的热带气旋密切相关,大的风暴增水主要由台风引起,湛江港的地理位置也是影响风暴增水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96.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中华哲水蚤的分布和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Brodsky)是我国近海的优势桡足类。它的数量大,分布广。特别在冬、春季,在我国近海浮游动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同时它的个体也较大,是滤食性种类。因其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相当的作用,所以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黄海生态系统动力学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课题定为浮游动物的关键种之一。 作者根据以往历史资料(方金钏,1979;朱长寿,1997;朱长寿等,1991、1999;林玉辉等,1988;林元烧等,1984;李少菁,1963;陈清潮,1964;福建省海岸带和海凃综合调查领导小组,1990;福建海洋研究所,1988;Tan,1970)和多年来的研究结果(黄加祺等,1984,1986a、b、c,1989,1991a、b,1997a、b),对中华哲水蚤在不同水域的分布,与温、盐度关系及繁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见解,为本项目子课题提供了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997.
长江和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主要控制因素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41  
根据1998-1998年长江和长江口河水和雨水的现场调查、历史资料以及相关文献,定量分析长江流域无机氮的主要来源和输送调查。估算表明,降水无机氮、农业非点源氮(化肥和土壤流失的氮)和点源污水氮的输入分别占长江口无机氮输出通量的62.3%、18.5%和14.4%。氮的降水输入是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主要来源,进入长江的降水氮仅仅大约占长江流域全部降水氮的36.8%。降水米要受控于化肥气态损失、化石燃料及动植物过程中释放的物质等。实际上,化肥N的气态损失和农业非点源流失大约占长江流域年化肥N使用量的60%,这是控制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研究浙江近海1970年到1992年鲐鱼渔获量变化与Elnino现象的关系,结合捕捞强度,长江中下游汛期(4—9月)降水量距平年际变化综合分析,探讨浙江近海鲐鱼渔获量变动规律,为合理开发渔业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粤西湛江港海底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9月23日至10月5日对湛江港海洋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样品20个,采用王水-氢氟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样品中的金属元素As、Cd、Co、Cr、Cu、Ni、Pb、Zn、Al、Ca、Fe、Mg和Mn。结果发现,湛江港大多数区域的沉积物未受污染,但霞山区港务局码头附近海域受到Cd、Cu和Pb的轻度污染,特呈岛养殖区也受到Cu的轻度污染。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Al、Cd、Co、Cr、Cu、Fe、Ni、Pb和Zn主要通过陆源输入进入近岸水域的沉积相中,Ca、As、Mg和Mn主要通过海洋环境中水相和沉积相的相互作用进入沉积相中。结合其它调查结果认为,湛江港的Cd污染在水相、沉积相和生物相中均已存在,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病原分离与鉴定、人工感染试验等方法,在对养殖牙鲆病例进行发病情况、病理变化特征检验的基础上,进行病原学检验。结果表明,此病例属于由弧菌属(VibrioPacini1854)细菌引起的败血感染症。经对12株纯培养菌(HQ010712-1—HQ010712-12)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的检验,选择代表菌株(HQ010712-1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测定与系统发育学分析等,判定为弧菌属的一个新种。将HQ010712-1株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进行了复核鉴定与分类定名,依据分离地定名为秦皇岛弧菌(Vibrioqinhuangdaorasp.nov.);参考菌株为HQ0107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