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0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半封闭虾池中三氮与溶解氧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4月~1998年7月,我们采用次溴酸钠氧化法对胶州湾中的两个半封闭式的虾 池中氮元素的含量时行了实验测试,分别通过将各态氮氧化或还原为NO2-态氮的方法测定不同时期虾池中NH4++NH3态N,NO3-戊N,NO2-态N,总N的含量,并对水中其它一些影响虾池水质状况及其变化的物理化学因子,包括PH值,溶解氧(DO)、温度、盐度等进行了测定。得到在不同理化指标下各价态氮营养盐的含量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12.
. Kaste  P. J. Dillon 《水文研究》2003,17(12):2393-2407
In‐lake retention of inorganic nitrogen species (nitrate and ammonium) was estimated from mass balances in five acid‐sensitive lakes in southern Norway and eight in southern Ontario, Canada, to evaluate an empirical in‐lake N retention (RN) model. This model is included in the First‐order Acidity Balance (FAB) model, which currently is used for calculation of critical acid loads and exceedances in many countries. To estimate in‐lake RN, the FAB model uses a recommende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SN) of 5 m year−1, which mainly is derived from NO3 mass balances in Canadian lakes. To date, the in‐lake RN model has not been evaluated for large parts of Europe. At the Norwegian study sites receiving the highest N deposition (>120 meq m−2 year−1) the net in‐lake retention of inorganic N (TIN) exceeded the corresponding terrestrial retention by a factor of 1·1–2·6. Despite differences in N loading and hydrology at the Norwegian and Canadian sites, both the mean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for NO3 (SNO3; 6·5 versus 5·6 m year−1) and TIN (STIN; 7·9 versus 7·0 m year−1) were of comparable magnitude. Both mean values and ranges of SNO3 suggest that the default SN value presently recommended for FAB model applications seems valid over a large range in N inputs and areal water loads (qs). However, owing to the relatively few data available for lakes with high qs values (15–150 m year−1), it is recommended that more lakes within this range be included in future studies to obtain a more precise prediction of in‐lake N retention over a wide qs gradient. Also, when considering that the FAB model treats all inorganic N leaching from a catchment as NO3, it seems reasonable to use a default STIN value instead of just SNO3 when estimating in‐lake RN. In that case, the in‐lake RN presently calculated by the FAB model might be slightly underestimated. Copyright © 200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313.
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无机氮吸收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浓度梯度法,研究了鸢尾(Iris louisiana)、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茭白(Zizania latifolia)和水芹(Oenanthe clecumbens)对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4种水生植物对水体NO3--N和NH4+-N吸收可用Michaelis-Menten酶动力学方程描述,随溶液NO3--N和NH4+-N浓度增加,植物吸收NO3--N和NH4+-N速率增加,当溶液NO3--N和NH4+-N浓度接近于2.0 mmol/L时,吸收速率增加趋缓;4种水生植物对NO3--N和NH4+-N的Vmax值大小为水芹 >茭白 >鸢尾 >狐尾藻,对NO3--N的Km值大小为水芹 >鸢尾=茭白=狐尾藻,对NH4+-N的Km值大小为水芹 >狐尾藻 >茭白=鸢尾.根据吸收动力学参数(Vmax,Km)判断水芹适宜于净化NO3--N和NH4+-N浓度较高的水体,茭白、鸢尾和狐尾藻适合净化NO3--N和NH4+-N浓度较低水体;4种水生植物对NO3--N、NH4+-N表现出不同的吸收偏好性,鸢尾吸收NO3--N的潜力大于吸收NH4+-N的,但对NH4+-N的亲和力大于NO3--N,表明能在NO3--N浓度较高环境中优先吸收NH4+-N.狐尾藻和水芹对NO3--N和NH4+-N能均衡吸收.茭白对NH4+-N具有较高的吸收潜力与亲和力.  相似文献   
314.
湖泊表层沉积物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及分布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选择鄱阳湖、洞庭湖等6个湖泊的15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用1mol/L KCl溶液提取沉积物中的可溶性有机氮(SON),并研究了SON的含量、分布状况及特性.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沉积物SON含量变异较大,在17.18-292.31mg/kg之间波动,平均为134.45 mg/kg,占可溶性总氮(TSN)的51.86%,沉积物总氮的7.14%.污染程度重的沉积物中SON含量均较污染程度轻的高,且SON含量与TN、TSN含量呈正相关,即与沉积物氮污染程度呈正相关,分布状况则与湖泊污染程度、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等紧密相关,所研究表层湖泊沉积物巾游离氨基酸(FAA)含量处于4.69-42.04mg/kg间,平均为23.27mg/kg,占SON的18.80%,TN的1.24%,FAA与SO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沉积物中的平均含骨及在SON中的比例均较土壤中高,说明湖泊沉积物SON有较大的易分解组分,SON与沉积物可溶忭无机氮、有机质、CEC等显著相关,因此,SON是湖泊沉积物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湖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污染严重的沉积物而言,更应重视其SON在湖泊氮循环及富营养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15.
利用薄膜扩散平衡技术分析沉积物间隙水溶解态反应性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沉积物间隙水溶解态反应性磷(SRP)是反映沉积物磷地球化学特征的敏感指标,对其高分辨率获取一直是难点.基于薄膜扩散平衡(DET)原理,以琼脂糖为原料制备薄膜,通过平衡、切片、提取、测定等步骤,获得溶解态反应性磷的含量信息.实验确定薄膜在磷溶液中的平衡时间为24h,通过0.25mol/L硝酸提取16h可将薄膜萃取的磷提取完全.利用DET技术对不同沉积物间隙水SRP进行了分析,与实际浓度的差异在±5%以内;对沉积物剖面的分析结果与Rhizon、微型Peeper等采样技术基本一致,垂直分辨率可达到3mm左右.利用DET技术对太湖草型和藻型湖区沉积物间隙水SRP进行丁分析,发现草型湖区间隙水剖面SRP呈峰形分布,且横向空间分异明显;藻型湖区间隙水SRP随沉积深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扩散梯度随水温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316.
为了探讨煤化作用的化学实质和改进荧光分析技术,对煤的可溶有机质进行了化学分析和荧光测定。通过采用镜质组反射率(R°max)及其它煤变质指标,得出了河东煤田北区煤级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本区煤的变质作用与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17.
胶州湾冬季异养细菌与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03年12月、2004年1月和2月下旬进行了3个航次的现场调查,对胶州湾冬季异养浮游细菌和无机营养盐分布特征、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胶州湾冬季异养浮游细菌数量的月变化与水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布特征为近岸高,离岸逐渐减少,最大值出现在湾东北部,为7.55×109个/dm3,最小值位于湾中央,为1.89×109个/dm3。水体PO3-,NO-和NH+等营养盐的分布同样具有近岸较高,离岸逐渐减少的特点,异养细菌数量分布与氨盐浓度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P<0.01),与硝酸盐和磷酸盐浓度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0和0.48(P≤0.05)。水温是影响胶州湾细菌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冬季营养盐水平分布可能与异养浮游细菌矿化有机质产生营养盐有关。  相似文献   
318.
文章对西宁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L9以来的黄土和古土壤层进行了土壤化学分析,揭示出剖面中含有大量的可溶盐。古土壤层中的可溶盐含量远高于黄土层,且二者所含可溶盐类型的相对比例存在明显差异。黄土层中Na2CO3和NaHCO3的相对比例较高,表现出更多的碱化特性,而古土壤中含有较多的NaCl和Na2SO4,表现出更多的盐化特性。从剖面所处的地貌-水文条件及土壤微形态特征来看,这些可溶盐主要来自大气降尘。研究揭示,约900ka以来,该区周边地区一直存在较多的干盐湖,是形成粉尘物质的重要源区之一,且间冰期粉尘比冰期粉尘可溶盐含量高得多。这些粉尘中含有较多的、包括对气候有影响的硫酸盐在内的可溶盐类。  相似文献   
319.
棕色碳是一类重要的吸光性有机气溶胶,对全球辐射强迫有重要贡献.其化学成分和形成机制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和难点.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羰基化合物和还原性氮的液相反应产物在近紫外波段具有较强的吸光性,且化学成分复杂,难以分离和鉴定.本研究回顾了基于实验室羰基化合物和还原性氮的反应速率、反应机制,以及反应产物中吸光组分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320.
改性粘土法絮凝消除浮游微藻是我国迄今唯一得到大规模应用的有害赤潮应急处置方法,研发安全高效的改性粘土材料是该方法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研究了双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DPQAC)与聚合氯化铝(PAC)复合改性粘土获得新材料DPQAC-PAC-MC在去离子水、海水及东海原甲藻藻液(Prorocentrum dongh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