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0 毫秒
71.
黄土孢粉分析的新途径——筛滤分析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古土壤序列在全球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其中的孢粉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演化过程中保存的直接生物学证据,它对建立黄土高原降水或湿度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认识季风变迁的过程、规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黄土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作为直接生物学证据的孢粉研究相对薄弱。其中最困扰的因素是从黄土中提取孢粉极其困难,分析技术上始终未能找到一个突破口,因此需要一种分析效果好、快捷、成本低的分析方法以获得大量高精度的孢粉数据。筛滤分析法正是为了适应黄土研究的需要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黄土孢粉分析方法。筛滤分析法利用真空状态下的气压差使样品在水中完全悬浮跳动,样品得到充分的冲洗并促使孢粉与其它无机质与有机质分离。相对真空的状态减少了微细颗粒对极为细小的网眼的阻塞,重力作用促使水及各类颗粒不断冲击筛网,使粒径小于10μm的物质较容易被过滤到聚水容器中,而孢粉与较少的大颗粒物质则被隔离在筛网之上,这使我们很容易用重液浮选出干净、清晰的孢粉底样。筛滤分析法与常规的黄土孢粉分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大大降低了分析样品的重量及药品的消耗,一般仅需样品30 g左右,是常规分析法用量的1/6~1/8。②整个分析流程短, 12个样品一个流程仅需3~4 d。③筛滤分析法使孢粉几乎全部被隔离在筛网上而丢失极少,提高了黄土孢粉研究精度。④筛滤分析法几乎不破坏孢粉的结构,孢粉底样干净、清晰。使用筛滤分析法共分析耀县全新世黄土剖面69块孢粉样品,均发现数量不等的孢粉。孢粉底样干净、杂质少,结构清楚。共统计孢粉14978粒,分属27个科属,这些科属包括了黄土高原主要的孢粉类型。从孢粉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在全新世时期,位于黄土高原南缘的耀县地区,草本植物占全部孢粉总量的93.6%,而乔木植物仅占孢粉总量的4.7%。在整个剖面中没有出现乔木植物含量超过30%,可以认为在黄土高原的全新世时期是以草原植被为主,并无森林生长。  相似文献   
72.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与分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构造带交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性较为强烈,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总体看来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了使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分区获得定量化认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减灾防灾,本文在分析中国现今活动的主要构造体系与内动力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待评区的划分;其次进行定量化评价指标的选定、取值、权重分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最后运用模糊数学进行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与分区。   相似文献   
73.
低熟煤中的孢粉与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离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对新疆八道湾煤矿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中的孢粉角质层进行了分析,测定了煤中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并对煤中孢粉和共伴生元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探讨了微量和常量元素的煤岩学及孢粉学属性,在微量元素与孢粉的煤相学应用方面作了初步尝试。结果表明,成煤的蕨类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与某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着很高的相关性;蕨类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的相对含量在煤中具有互补性,决定了它们与微量元素的关系也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74.
稀土元素(REE)作为"三稀资源"之一,是中国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是世界稀土的主要来源.成矿碳酸岩的岩浆演化以及稀土元素的富集和分异机理一直是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国内外学者对碳酸岩的岩浆起源、岩浆演化过程中稀土元素富集与分异的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但仍存在较多的争议,限制了碳酸岩型稀土元素成矿理论的发展及国内外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文章重点对稀土成矿碳酸岩的起源、岩浆演化过程及在此过程中REE的富集与分异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文献调研和评述,同时,基于笔者在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床前期的研究工作和最新发现,认为碳酸岩中普遍存在矿物学分带,它是岩浆演化过程的最佳记录,是不同成分矿物结晶分异作用的体现.对牦牛坪稀土矿床碳酸岩的矿物学分带特征及其中的熔体、熔流体和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初步描述与探讨,以期为研究碳酸岩的岩浆演化、岩浆-流体转化过程及稀土元素的富集与分异机理提供新的思路,促使对稀土碳酸岩矿物学分带及其对REE富集与分异的研究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75.
Lately, across‐shore zonation has been found to be more important in structuring the nematode community of a tropical macrotidal sandy beach than microhabitat heterogeneity. To evaluate whether this zonation pattern applies to a temperate beach, a macrotidal ridge‐and‐runnels sandy beach in the North Sea was studied.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a similar zonation occurs in sandbar and runnel microhabitats, and whether the runnels harbour a different community from the subtidal.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nematode communities from runnel and sandbar habitat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addition, horizontal zonation patterns for nematode communities differ between both habitats. Nematode assemblages from sandbars are divided to lower, middle and upper beach while upper and middle runnels cluster together. The subtidal and upper runnels showed dissimilar nematode assemblages, although runnels showed the same dominant species (Daptonema normandicum), which increases its abundance towards the upper runnels. This study illu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microhabitat heterogeneity, which resulted in different zonation patterns across the sandy beach examined. The divergent zonation between sandbars and runnels in the macrotidal temperate sandy beach, compared with the pattern observed for a subtropical sandy beach with similar morphodynamics, indicates that generalizations about nematode distribution patterns should be made with caution.  相似文献   
76.
东海盆地某油气田A井钻遇古近系平湖组P层为一套灰绿色含砾细砂岩.对此层中的微量元素、古生物资料、粒度特征以及测井资料的分析表明:沉积物中的硼元素含量较低,Sr/Ba比值小于1,Fe/Mn比值远大于5,这些指标反映沉积水体为淡水;同时,Ni/Co比值大多数介于2.5~5之间,而V/Ni比值大于1,指示研究层位沉积于还原环境中.该层沉积物中,蕨类孢子含量极高,花粉组合以阔叶类木本为主,且含较多喜暖湿针叶类花粉,说明当时盆地周边区域气候大致相当于现代亚热带气候,较温暖且偏湿润.A井P层中,砾石具近源快速堆积特征,泥岩属较深水沉积,岩层粒度具浊积岩特征;结合空间岩性展布状况可以判断,P层沉积相属于温暖湿润气候下的淡水近岸水下扇相.  相似文献   
77.
为了研究海萝的非繁殖季节孢子育苗方法,进行了2个实验来研究海萝种藻冷冻保存对其释放孢子量及孢子附着的影响。1)6组不同风干程度海萝种藻在18℃冷冻保存6个月后取出在16℃水中进行孢子的释放,种藻风干到干重为原鲜重约25%的组,孢子的保存效果最好,该组种藻释放孢子量约为对照组(未经风干和保存的种藻)的77.6%,且孢子的附着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性不显著;2)风干到重量为原鲜重约1/4的种藻分别保存于18℃、36℃、80℃,在保存8个月后,每一保存温度下的种藻分别在8℃、12℃、16℃、20℃水中释放孢子,种藻在水温12℃下释放的孢子量最多;保存于36℃、80℃的种藻较保存于18℃的释放孢子量多。本实验结果为海萝的非繁殖季节孢子育苗找到一种简便的方法,也为该属藻类的种质保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8.
针对当前从气象风险角度开展小麦条锈病与气象关系研究甚少的状况,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理论出发,采用相关分析、层次分析和极差正规化等方法,建立了包含气候条件和寄主存在数量两个环境因子的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农业气候风险模型,并划分了高、中、低风险等级的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的农业气候风险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四川省的川西高原地区、川西南山地和盆地西南部是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低风险区,盆地大部地区是中、高风险的集中区.区划结果为进一步做好四川省小麦条锈病的分区预报和综合防治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9.
A survey was made of the spore community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 and root colonization by AMF in 16 plant species in Lhalu wetland on the outskirts of Lhasa city in Tibet. It was found that 13 of the 16 plant species investigated (81. 5% ) formed arbuscular mycorrhizal structures and dark septate endophytic fungi colonized the roots of most species. Total AMF colonization ranged from 0 to 82. 6% in dicots and 0 to 54. 5% in monocots. Both total AMF and arbuscular colonization were greater in d...  相似文献   
80.
新疆西克尔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岩溶分带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岩溶缝洞型储层作为重要的油气储层备受关注,而目前预测此类型储层的方法较有限。在新疆伽什县西克尔野外露头区地表岩溶现象丰富,志留系地层以填平补齐的方式充填在一系列的溶沟和溶槽中,部分洼地中还有志留系地层残留,表明该区发育加里东中期岩溶。在本区岩溶古地貌的基础上,基于排泄基准面的分析,划分出3级岩溶台面并对应发育3期岩溶。据现代地貌学和岩溶学理论,按照水动力条件的不同并结合本区岩溶发育特征,运用岩溶旋回的观点将第二期岩溶剖面分为表层岩溶带、垂直渗滤带和水平潜流带,认识到西克尔地区古岩溶地下水发育规律及洞穴发育程度。构造运动是垂向岩溶分带性的主控因素;因此,在大的构造背景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预测巴楚地区的缝洞型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