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378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701篇
海洋学   49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水平角度、水平距离观测值与基坑水平位移之间的内在相关关系,提出了一种"自由设站余弦定理法",该方法具有可以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自由设站、无需加密平面控制点、无需测试人员后视定向、作业过程更加简单快捷、通用性更强等优点;模拟试验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取得较高的监测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92.
文章结合北京市某基坑支护工程实际,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地面锚拉式土钉墙支护结构的加固机理、设计计算及应用情况等.工程实践表明该项支护技术比较适合于较厚杂填土地层的深基坑工程,其技术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3.
We have developed a new approach to modeling the acoustic-gravity wave (AGW) radiation from bolide sources. This first effort involves entry modeling of bolide sources that have available satellite data through procedures developed in ReVelle (Earth Moon Planets 95, 441–476, 2004a; in: A. Milani, G. Valsecchi, D. Vokrouhlicky (eds) NEO Fireball Diversity: Energetics-based Entry Modeling and Analysis Techniques, Near-earth Objects: Our Celestial Neighbors (IAU S236), 2007b). Results from the entry modeling are directly coupled to AGW production through line source blast wave theory for the initial wave amplitude and period at (at 10 blast wave radii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trajectory). The second effort involves the prediction of the formation and or dominance of the propag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Lamb, edge-wave composite mode in a viscous fluid (Pierce, J. Acoust. Soc. Amer. 35, 1798–1807, 1963) as a function of the source energy, horizontal range and source altitude using the Lamb wave frequency that was deduced directly during the entry modeling and that is used as a surrogate for the source energy. We have also determined that Lamb wave production by bolides at close range decreases dramatically as either the source energy decreases or the source altitude increases. Finally using procedures in Gill (Atmospheric-Ocean Dynamics, 1982) and in Tolstoy (Wave Propagation, 1973), we have analyzed two simple dispersion relationships and have calculated the expected dispersion for the Lamb edge-wave mode and for the excited, propagating internal acoustic waves. Finally, we have used the above formalism to fully evaluate these techniques for four large bolides, namely: the Tunguska bolide of June 30, 1908; the Revelstoke bolide of March 31, 1965; the Crete bolide of June 6, 2002 and the Antarctic bolide of September 3, 2004. Due to page limitations, we will only present results in detail for the Revelstoke bolide.  相似文献   
94.
岩体质量对地下工程开挖效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北某大型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为例.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洞室群围岩岩体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而后,运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岩体质量不同时.洞室群开挖效应——二次应力场、位移场和破坏区的差异.较全面地讨论了岩体质量对洞室群开挖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基坑全过程开挖及邻近地铁隧道变形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智  张霄  金杰克  王立忠 《岩土力学》2019,40(Z1):415-423
根据邻近已运营地铁隧道的基坑工程监测数据,对基坑开挖全阶段施工过程的深层土体侧向位移与邻近地铁隧道变形之间的规律展开研究,探讨基坑开挖的施工危险节点与重点影响区域。研究发现,基坑开挖前期围护结构施工和降水均对地层和邻近地铁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初始位移影响,围护结构长时间无支撑暴露是基坑侧移快速增长的危险时段;基坑开挖具有空间效应,中部侧向变形要大于边角,且单向开挖易造成后挖区土体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叠加,引起邻近隧道的最大变形向后挖区偏移;基坑开挖深度与邻近地铁埋深相近时,隧道结构产生显著的水平位移和“横鸭蛋”式收敛变形,竖向位移波动不大;深层土体侧移曲线表现为“阶梯鼓肚形”,土体最大水平位移与隧道变形在小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但随着侧移量的增大,隧道变形发生偏离拟合曲线的超线性增长,在工程中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6.
针对阶跃型滑坡阶跃点识别和预测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析和集成学习的阶跃型滑坡阶跃点识别和判别模型。以三峡库区八字门滑坡ZG110钻孔2010年4月至2016年12月80个滑坡位移、库水位和降雨数据为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识别滑坡累积位移-时间曲线中的阶跃点和平稳点,并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检验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基于灰色关联确定了滑坡位移的最佳诱发因素,结合随机森林模型建立阶跃型滑坡阶跃点判别模型并利用八字门滑坡ZG111钻孔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模型阶跃点和平稳点的识别准确率均达90%以上,表明该方法在阶跃型滑坡识别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阶跃型滑坡的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基坑开挖对邻近既有建筑物变形的影响范围,采用GTS-NX有限元软件,针对土质基坑以及土、岩二元结构基坑,分别改变开挖基坑与既有邻近建筑的水平距离、基坑开挖与邻近既有建筑物基础的相对埋深,从而得到不同工况下基坑邻近建筑结构的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土质、土、岩二元结构基坑在开挖过程中,随着基坑侧壁与既有建筑结构水平距离的增大,建筑结构的变形沉降量逐渐减小,沉降形式由最初明显的差异沉降逐渐转变成近乎均匀沉降;建筑结构的沉降量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而增加;同一开挖条件下,土质基坑的开挖对既有邻近建筑结构造成的影响显著大于土、岩二元结构基坑。  相似文献   
98.
吴连祥  贾华 《岩土工程技术》2019,(2):105-108,114
基坑支护是一种临时施工措施,目的是挡土挡水,为地下室施工创造条件,同时控制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一个基坑工程为例,介绍根据其不同的周边环境采用不同的支护技术及在施工过程中发生问题的解决办法,供类似基坑支护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9.
陈涛  宋静  翟超 《岩土工程技术》2019,(3):149-153,F0003
以天津软土地区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对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工况下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支护桩竖向位移、周边建筑竖向位移、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的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变化规律,对其所受到的时空效应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坑开挖施工对支护桩及周边环境具有显著的时空效应影响,位移主要发生在土方开挖阶段,尤其是土方开挖阶段第三步,位移增量较大,变化速率较快,在基坑底板施工完成后,位移逐渐趋于稳定;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呈现出"鼓肚"状变化趋势,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开挖面附近;周边地表位移最大值点出现在距离基坑边6 m(即0.51H)位置处,位移变化曲线呈盆状,至基坑地下结构施工完成时,最大位移出现在DB2-3监测点,位移值为-22.7 mm,约为0.19H%;提出建议在基坑南侧和西侧采用桩锚支护结构取代原设计支护形式的优化措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智慧城市实际上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对城市的智慧管理。城市市政工程中地层智能开挖和智能施工是智慧城市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要标志。GIS三维可视化的主要工具之一就是Arc Scene,是三维可视化的展示平台。本文主要通过ArcEngine组件库,以钢企管线管理平台为例,利用多面片理论,详细地介绍了从三维地层的开挖区域选择,到开挖基坑的实现,再到施工量的计算整个流程,最终为城市或者工厂地下施工的设计者和决策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