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2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资源量大,但探明程度低,是油气资源战略接替的重要领域。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具有形成时代老、改造强烈、沉积中心与生烃中心不吻合、储层具有多样性且非均质性强、多烃源层、多期生烃、多期成藏、多期调整与改造等显著特点,与陆相碎屑岩层系有明显差别,又有别于国外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在对不同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解剖的基础上,分别对四川盆地、中下扬子及滇黔桂地区、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和青藏地区的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战略选区急需解决的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简要回顾了地球物理方法技术在国内几个油田发现过程中的作用。针对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中普遍存在的方法技术问题,以羌塘盆地为例,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剖析。通过对已有资料和成果的分析,认为羌塘盆地实现战略发现的时机已经成熟。而要实现战略发现,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打参数井、圈定局部构造和寻找合适的方法技术。鉴于羌塘盆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提出了高精度大地电磁法、自然电场法、特殊条件下的地震勘探、井地联合地震勘探等关键技术。具体的工作部署是:查明有利区带中最有利的局部构造和构造部位,在最有利的构造部位实施参数井钻探,围绕参数井开展地质、地球物理勘探与综合研究。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有望使羌塘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3.
Tackling fuel poverty is central to the delivery of the Scottish Executive’s commitment to social justice. Many Scottish rural households are not linked into the mains gas network and rely on expensive alternatives, despite being surrounded by plentiful supplies of low-cost renewable wood biomass. A regional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stablish the potential market for pelletised wood fuel, available as a low-value by-product from the rapidly expanding Scottish forest industry sector. The wider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nalysed by extending the principles of industrial symbiosis from a site-specific to a regional scale. Promoting an indigenous pellet-based wood fuel market for rural Scotland would fulfil important Scottish Executiv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objectives. Adding off-site social symbiotic elements increases the potential for on-site technical symbiosis in nascent Scottish forest industry clusters. At present, market failure is preventing the realisation of these benefits, and the paper concludes by identifying ways in which market intermediation, through wood fuel energy service companies, might overcome the current barriers to exploiting such symbiosis.  相似文献   
24.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和优势结构面理论,提出了岩土优势结构面的储运水效应的概念,并对它的几个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岩土体中存在各种类型的结构面,实际岩土工程中的稳定、渗透和突水问题一般是由优势结构面所引起;②在找出优势结构面即富水优势断裂的基础上,确定优势井位、优势井深,可确保缺水地区找水的成功;③地下突水与优势结构面关系密切,但只有具备了多种储运水优势指标的优势结构面才是富水的,才有可能导致突水事故;④在降水和其它地表水的作用下,水将优先向边坡中优势结构面发生渗漏,而水的浸入又加速了土体的软化及结构面的生成,水与结构面相互促进,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滑坡的产生;⑤堤、坝及其地基中的优势面和优势层的存在是内在因素,而水是外在因素。内外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可能导致堤坝的渗透、变形和破坏。  相似文献   
25.
印度海上战略通道的新动向、动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印度洋沿岸的国家,随着2015年《确保海洋安全:海洋安全战略》的出台,印度进一步拓展了海上战略通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重视南太平洋海上战略通道、拓展大西洋地区海上战略通道、重视北极地区这一新航道的价值。究其原因,印度追求大国地位、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需要以及保障能源进口多元化是其拓展海上战略通道的主要动因。印度对于海上战略通道的拓展一方面将加剧大国对于海上战略通道的争夺态势,另一方面,将有助于国际社会共同建设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机制。  相似文献   
26.
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特征、模式与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企业/产业的转移不仅重塑了区域发展格局,也改变了环境污染的分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探讨污染企业/产业转移对于污染治理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系统归纳了污染企业/产业的概念和类别,总结了污染企业/产业的转移特征、模式和动力机制。研究表明:① 官方文件、污染排放强度、污染排放规模是污染产业界定和分类的主要依据。② 污染企业/产业在不同的地理尺度上形成不同的转移模式:在城市内部形成分散式外围区转移、集中式功能区转移、远离敏感区转移三种模式;在省内城市间呈现出由发达城市向欠发达城市、由环境规制强的核心区向环境规制弱的边缘区的转移特征。邻省转移模式以经济较发达和环境规制较强的省份为中心,向邻近省份扩散,并形成向多省交界处、由河流上游省份向下游省份、沿交通线向次级城市的三种转移路径。跨省转移形成成本导向型、市场扩张型和政策推动型三种模式。③ 污染企业/产业的转移方向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和模式,包括区域、地理、经济、功能区、政策5种研究视角和15种转移方向。④ 污染企业的迁移方式包括整体迁移和部分迁移两种模式,后者包括迁移生产基地、工序外包、绿色并购与对外收购、建立子公司或分厂等。⑤ 影响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因素既包括经济、社会、地理、政策等单因素,也包括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在多维的复杂影响机制中,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企业的异质性、空间集聚效应、制度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7.
基于不同区域层级的文化产业集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金  罗守贵 《地理研究》2019,38(9):2239-2251
利用企业层面数据,从市域和省域两个尺度研究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特征,并揭示集聚对文化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应用一致性方法估计了中国文化企业的生产函数,并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估计值,并从专业化和城市化两个角度研究集聚对于文化企业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地级市尺度下,文化产业专业化经济并不显著,但却存在城市化经济;② 在更大的省域层面,则呈现出专业化经济显著,多样化经济弱化的特征;③ 行业和区域异质性回归显示了结果的稳健性,核心文化产业的产业集聚经济更显著;④ 在知识溢出效应占主导的文化集聚中,通信基础设施良好的省份被赋予了创意交流的便利性,因而拥有更强的集聚经济。  相似文献   
28.
钴矿是重要的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之一,对其成矿作用(如构造与成矿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能为前期指导找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中国东部吉林白山市三道沟镇三岔河村大横路Cu-Co矿开展了相关工作,包括野外构造解析、钻孔-岩芯资料分析、钻孔薄片综合矿物分析系统(TIMA)实验和区域相关岩石年代学等。构造解析显示大横路Cu-Co矿围岩变形包括层片交切、S1面理和褶劈理等构造要素。钻孔-岩芯资料分析矿区发育大量F2紧闭褶皱、逆冲断层及断层相关褶皱、倒转褶皱F2等。钻孔、探槽薄片样品TIMA实验显示含Co流体大量富集于低角度逆冲断裂、倒转褶皱韧性剪切域和断层相关褶皱转折端处。这些工作显示走向为NE的低角度逆冲断裂及断层相关褶皱对大横路Cu-Co矿的富集起到关键的控制作用。相关年代学工作,结合前人研究及大量区域地质资料表明:(1)矿区内逆冲断层及褶皱等控矿构造要素为古元古代构造事件的产物;(2)中生代构造事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Cu-Co矿的再富集)可能来自于白垩纪大规模的伸展作用。  相似文献   
29.
GIS在空间信息表达和管理方面有很强的优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地质项目管理是国家地质专项开展实施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专项项目管理系统建设为例,分析了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专项项目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专项管理的方案,以综合管理地质项目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在此基础上,笔者对研发的战略性矿产专项项目管理系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0.
国外关键矿产战略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金荣  杨宗喜  周平  施俊法 《地质通报》2014,33(9):1445-1453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将经济发展的重心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为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引发的资源安全保障问题随之而来。一些研究机构和组织纷纷开展关键矿产研究,厘定了关键矿产清单,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然而,目前国内对于关键矿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新兴产业所需矿产的研究偏少,关键矿产定量化研究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总体以跟踪国外研究为主。系统地剖析了国外主要研究机构的关键矿产评价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总结了国外关键矿产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国内实际提出了加强部门协作、打通产业数据链、开展中国关键矿产评价理论和模型的研究、提高关键矿产供应风险治理的研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