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1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202篇
地球物理   344篇
地质学   1053篇
海洋学   277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9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黎 《现代测绘》2004,27(2):43-44
本文论述了利用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对武汉地铁和长江隧道沿线进行地下管线现状调查的过程和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所完成的分析和成果资料满足了武汉及长江隧道沿线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72.
This paper presents group research as a potentially powerful research tool for cultural geographers interested in the ways knowledge is produced at the interpersonal level. I argue that groups can create unique research spaces that incorporate 'sociality', the everyday social norms, logics and languages that guide ordinary conversations, into the research agenda. By concentrating on these discursive norms, insights can be obtained into the ways that knowledge is negotiated, produced and constrained in different places. To demonstrate the value of group research, a case study involving Australian environmentalists is analysed, to show how forests are constructed, contested and naturalised within this particular subculture.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emphasising the importance of group research to critical geographers interested in social empowerment and change.  相似文献   
73.
郑文俊  田山  邵永新 《中国地震》2005,21(2):260-268
开展了华北地电阻率异常参数提取的研究,以1980—2001年的异常参数为输入进行了全时空扫描,并对其动态图像演化做全面分析,由此提取出华北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地电阻率短期前兆的判别标志。为了进行初步检验,本文依上述判别标志对华北近年地电阻率动态图像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4.
根据联合国有关机构发布的公报和世界各国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情况,整理出了近期水文学科在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水资源系统、大气~土壤~植被、大陆侵蚀、冰雪、遥感技术和示踪技术等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际上水文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对国内同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5.
David Demeritt  Loretta Lees 《Area》2005,37(2):127-137
The Co-operative Award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SE) studentship programme of the UK Research Councils provide one example of wider efforts internationally to encourage so-called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hereby harness publicly supported university research more closely to the goals of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ocal regeneration.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implications of how the various UK research councils have interpreted the objectives and beneficiaries of 'knowledge transfer', both for the relative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to human and physical geographers for collaboration through CASE and for the sorts of values that their research must serve. Then, we draw on unpublished data from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ESRC) to explore the geographies of CASE studentship allo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The broad regional and institutional patterns of participation we describe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ongoing debates in the UK about research selectivity and the role of the university as an engine of local development, while the striking disciplinary patterns of CASE participation, and in particular the overwhelming success of geographers in this competitive programme, provide an opportunity to reassess claims about whether and for whom geographical research is relevant.  相似文献   
76.
贾国东  黄国伦 《地学前缘》2005,12(Z1):29-35
沿海地区海底地下水排放在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地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过程。但这一过程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认识,有关研究极少见。海底地下水排放的研究历史不长,只是近十多年才有了快速的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定量研究成果。其研究方法主要有水文计算法、现场实测法和地球化学示踪法,各种方法之间的对比实验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沿海地下水排放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它可以是陆地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的一个重要排放通道,可以对海岸带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应该加强有关的研究工作,为海岸带环境管理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7.
程裕淇主编《中国地层典》记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守信 《地质科学》2005,40(1):145-152
文章列数了《中国地层典》5个方面的重要失误:不是中国地层名称全览性的工具书,急于采用处于争议中的术语,大量地层单位名称的出处因考证不到位而形成张冠李戴,采用的历史优先律不是国际共识,在编撰过程中建立新名称。文章用选出的泰山杂岩、滹沱系、秦岭片岩和仑山石灰岩4个名称为例说明《中国地层典》对其出处的考证不到位,进而论证《中国地层典》的诸多解释可信度低。文章严肃地指出“历史优先律”给中国地层学造成的不良后果:它破坏了地层命名法的标准性,颠倒了中国地层命名史,干扰了中国地层名称的管理。  相似文献   
78.
城市地质是基础地质理论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领域。基础地质调查成果是城市地质研究的基础。目前,我国城市地质研究中普遍存在基础地质薄弱、灾害地质调查忽视基本的成因分析、第四系覆盖区地质调查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基岩出露区地质调查忽视基本结构构造分析等问题。基础地质调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不应该被忽视。如果城市地质在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基础地质则是基础中的基础。它成为薄弱环节,是严重的策略性失误。  相似文献   
79.
燕山造山带具有极其复杂的地质结构构造,其复杂性在现有公开出版的地质图件中未能有效地反映出来。从事地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以公开出版的地质图件为基础所衍生的相关分析图件和由此作出的结论与野外实际地质情况往往相去甚远。本文作者近年来所做基础地质调查成果显示,基础地质调查成果的缺陷成为制约国家地学科研发展的严重障碍。影响基础地质调查成果质量提高的原因很多,但较为重要的是国家对基础地学科研资金的政策性投入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0.
北黄海盆地是发育于隆起背景之上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新一轮资源调查研究表明,北黄海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基底由古生界沉积岩层和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等组成,盆地不同程度地发育下构造层(J3-K1)、中构造层(E2-E3)和上构造层(N);从油气资源和中、新生代地层发育情况出发,将北黄海海域划分为辽东-海洋岛隆起区、北黄海盆地和胶北.刘公岛隆起区等3个一级构造单元,其中北黄海盆地包括6个二级构造单元和24个三级构造单元;盆地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褶皱构造可划分为区域挤压型、局部伴生型和披盖型等三类,断裂构造主要可见近EW—NE向、NW向和NNE向三组,其中近EW—NE向和NNE向断裂比较发育,控制着盆地隆、坳分布格局和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