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0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609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641篇
地质学   2117篇
海洋学   20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1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01.
鄂尔多斯地块西部构造研究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锋  赵红格 《中国地质》2007,34(3):392-399
基于20世纪70—80年代对鄂尔多斯地块西部构造的研究,所得出的地块西部南北统一的东西挤压逆冲推覆构造模式,随着目前该区油气勘探实践发展及研究的逐渐深入,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地质实际问题。同时,地块西部统一的东西向运动及南北成带的构造模式值得认真推敲;该区不存在大规模的前陆盆地;关于横向构造带、南北分区以及南北运动模式等问题的相继提出,说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地块西部区域构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值得重新审视。在分析总结该区构造特征及发育模式时需要不断地加强全面研究,并对原有的认识进行不断的补充、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902.
The Bancun diabase dyke and the Bali hornblende gabbro dyke in western Fujian Province were emplaced in the Early and Late Cretaceous periods, respectively; the former is designated to calc-alkaline series and the latter to K-high-calc-alkaline rock series. Both the dykes are characterized by such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s high Al and Na2O>K2O. As for the Bancun dyke, Al2O3=16.32%–17.54% and K2O/Na2O=0.65–0.77; as for the Bali dyke, Al2O3=16.89%–17.81% and K2O/Na2O=0.93–0.99. Both the Bancun and Bali mafic dykes are relatively enriched in LILE and LREE, but depleted in HSFE, displaying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marginal arc, with high initial Sr isotopic ratios and low εNd (t) values. The (87Sr/86Sr)i ratios of the Bancun diabase dyke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0.708556–0.70903 and their εNd (t) values vary between -6.8 and -6.3; those of the Bali hornblende dyke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0.710726–0.710746 and their εNd (t) values are -4.7– -4.9,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riched mantle EM II. The isotope and trace element data showed that the mafic dykes have not experienced obvious crustal contamination, and metasomatism caused by subduction fluids is the main factor leading to LILE and LREE enrichments. The enriched mantle is the source region for the mafic dykes, and mixing of subduction fluid metasomatized enriched mantle and EM II-type mantle constituted the mantle source region of both the Bancun and Bali mafic dykes. Upwelling of the asthenosphere mantle provided sufficient heat energy for the generation of magm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scrimination diagram of their tectonic settings as well as their 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dykes both at Bancun and Bali po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marginal arc, revealing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formation of the mafic dykes, the continental dynamic background as an intraplate tensional belt in which the mafic dykes were emplaced. Meanwhile, 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tensional tectonic stress mechanis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mafic dykes in western Fuji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903.
通过分析大量资料并结合野外地质工作,对三峡库区的区域构造背景及巴东组的主要构造样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这些地质要素对三峡库区变形斜坡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三峡库区位于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与八面山弧形构造带的接合部,构造变形强烈,构造样式多样.三峡库区特定的历史构造条件为巴东组深厚层松散斜坡的发育准备了变形条件.造成三峡库区发育深厚层松散斜坡的构造主要包括褶皱、多层次的顺层滑脱构造、强烈发育的劈理等.  相似文献   
904.
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的结构水研究是认识超高压变质作用(UHPM)过程中流体活动规律的重要手段,并对板块汇聚边缘大陆动力学及水的深部地球循环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非偏振光)研究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岩心及其周围地表榴辉岩中副矿物—金红石中的结构水。所有测试样品都在3285 cm~(-1)和3295 cm~(-1)附近产生尖锐的吸收峰,证实“水”以结构羟基(OH~-)的形式赋存于金红石晶格之中。采用最新标定的摩尔吸收系数[38000 L/(mol·cm~2)]计算表明,金红石结构水含量在324×10~(-6)~523×10~(-6)范围内,远较前人有关金红石结构水含量的计算结果为低。同时,结构水分布不均一性在不同样品之间和颗粒内部都有明显表现,指示超高压变质过程中有限的流体活动和快速的板块俯冲—折返过程。  相似文献   
905.
东北地区及邻区晚古生代晚期构造特征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区域物探、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野外调查,在重新厘定了东北地区晚古生代晚期区域断裂构造和区域构造格局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石炭—二叠纪的沉积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906.
西安地区马兰黄土的结构强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安地区马兰黄土进行了单轴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含水量及围压对其结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轴条件下黄土结构强度随含水量增加呈线性减少,常规三轴条件下含水量和围压对其结构强度有着明显的影响。运用莫尔-库仑理论进一步研究了强度参数C、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为西安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及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7.
通过对西藏南部聂拉木地区前寒武纪岩石磁组构进行研究表明:该区岩石磁化率百分率的各向异性H值较高,均大于10%,这说明岩石曾经历了较强烈的韧性变形。根据岩石最小磁化率从主轴K3方向推断的岩石变形期,最大的主压应力方位主要有SN向、NE-SW向、NW-SE向。岩石磁组构费林(Flinn)图解表明,大部分岩石磁组构具有磁面理发育、磁线理不发育,岩石磁化率量值椭球体呈压扁状的特点。部分岩石磁组构还具有磁线理发育、磁面理不发育,岩石磁化率量值椭球体呈拉长形的特点。因此,该区域构造应变型式具有压缩应变和拉伸应变二种型式。岩石磁组构研究还表明,该区具有SN向挤压、NW-SE向挤压、NW-SE向伸展滑脱三期构造应力。这说明高喜马拉雅结晶基底岩石曾经历了SN向逆冲推覆构造作用,NW-SE向逆冲推覆构造作用和NW-SE向伸展滑脱构造作用过程。构造应力场的转变及其构造作用,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自白垩纪末~始新世晚期发生的弧~陆、陆~陆碰撞,和始新世晚期以来,强烈的陆内汇聚造山与青藏高原剧烈隆升,及区域伸展滑脱构造作用过程的响应。  相似文献   
908.
石质构件风化层内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质构件风化层内力学参数随深度变化的规律是石质古建筑稳定性、耐久性和保护方案研究中重要的内容。本文针对古建筑石质构件风化层不便取样,风化岩样加工易破坏和室内试验只能得出试件整体的力学参数,不能反映风化层内力学参数由表及里逐渐变化的不足,综合运用现场声波测试和室内试验对义乌宋代古月桥(建于1213年)风化条石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与深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风化层内岩石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与未风化区域的比值随深度呈较好的负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909.
25年来秦俑馆旅游生命周期与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根年  薛刚 《干旱区地理》2007,30(2):283-288
将旅游地的成长看成是有生命的自组织过程,以1980-2005年统计数据,着眼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客源结构、人均消费及旅游收入的变化过程分析,从新角度探讨了旅游地的成长与结构变化的关系,丰富了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认识。结果发现,秦俑馆入境旅游呈“扇贝型”增长,国内旅游为“主循环-再循环型”周期波动,入境游客在总游客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人均旅游消费额不断提升,致使旅游经济收入摆脱了客流量生命周期的影响而得益延长,为我国国际名牌旅游产品从外延性客流量增长走向内涵型旅游收入增长提供了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910.
在矿区大比例尺填图的基础上,运用构造解析的理论和方法,对贵州锦丰(烂泥沟)金矿的构造特征、构造演化和构造控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矿区构造线主要分为近NS向、NW向和NE向3组,其中NW向构造线控制了矿区的构造格架。构造变形主要经历了同生期裂陷、造山期挤压、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和岩石圈伸展等4个阶段。盆地裂陷期间(D2-T2)形成的同生断层为后续的构造活动提供了最初的构造薄弱面,并成为主要的热液通道;造山期挤压期间(T3)形成了矿区最为明显的近NS向和NW向大型倒转褶皱和逆冲断层以及配套的NE向右旋走滑断层;后碰撞造山侧向挤压期间(J1)形成走向NE的叠加褶皱,并在F2-F3"X"型断裂系上形成近EW向的拉张区,矿质沿着拉张的空间沉淀就位;燕山期(J2-K)岩石圈伸展,形成小规模的近水平逆断层。上述4个主要构造变形阶段与右江盆地的裂陷-闭合-坍塌的发展演化历史相吻合,成矿发生在由挤压向拉张过渡的构造体制转换阶段。造山期逆冲作用形成的构造闭圈和后碰撞造山期间挤压向伸展转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局部张性构造环境是矿质得以大量聚集、沉淀的主要构造控制因素。构造成矿作用是锦丰(烂泥沟)金矿单一矿体垂向延深1000m以上的主要制约因素。构造成矿的观点将为在滇黔桂"金三角"卡林型金矿带的深部找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