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7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619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646篇
地质学   2146篇
海洋学   20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20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贾宝新  王坤  孙傲  周琳力  孙闯  苏丽娟 《岩土力学》2020,41(10):3255-3265
微震信号在层状岩体中传播规律的研究对于实现震源准确定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天然岩体中,微震信号在岩层中传播的速度,不仅受其内部因素即岩石自身物理性质的影响,还受外部因素如地质结构面、断层及采空区等条件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对微震信号在不同岩层及采空区处的传播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波速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衰减,且岩层密度越大衰减越慢;穿过的结构面数量越多,微震信号传播速度衰减比例越大;能量的衰减与波速的衰减一致。采空区断面横截面积越大,微震信号通过的用时越长;采空区周围岩石密度、弹性模量等物理性质的数值越大,微震信号通过时衰减越少。边际谱分析结果表明:断层对频率高的微震信号阻碍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62.
辽宁五龙金矿构造叠加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俞炳 《地质与勘探》2020,56(5):898-914
五龙金矿是辽东矿集区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累计黄金储量超过80吨,平均品位为5.35g/t。随着开采量的增加,目前该矿床开采深度达近千米,保有储量不断减少,步入危机矿山行列,急需开展矿区深部找矿预测研究,实现寻找深部盲矿的有效突破。本次研究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五龙金矿床矿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运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五龙金矿构造叠加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五龙金矿成矿过程具有多期次和多阶段的特征,各指示元素在矿体轴向上具有前缘晕、近矿晕、与尾晕相互叠加的现象,该现象是深部盲矿预测的重要依据,反映了深部有盲矿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63.
高位崩塌具有地面高差大、突发性强等特点,难以对其做出准确的预警预报,因此开展高位崩塌早期识别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依靠人工对高位崩塌进行实地调查难度大、效率低,容易存在调查盲区,现有调查技术手段难以有效获取岩体结构面产状、节理组合特征和裂隙几何特征等关键参数。为此,将贴近摄影测量高分辨率和“多角度”探测技术优势应用于高位崩塌早期识别,并以康定县郭达山高位崩塌为例,总结归纳了该技术方法的具体应用流程,可为地质灾害调查和高位崩塌早期识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贴近摄影测量技术能够识别岩体亚厘米级裂缝,尤其适用于高位崩塌调查和早期识别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在高精度三维实景模型基础上,基于空间解析几何理论,应用“三点法”能够有效获取岩体单体结构面产状。  相似文献   
964.
商河地区为自北向南成明显阶梯状分布的多级构造调节带及多级坡折带,受其构造特征影响,储层特征也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通过对商河地区大量储层物性数据的统计,结合镜下薄片观察发现商河油田具有同一层位,自北向南,商一区、商二区、商三区、商四区储层物性依次变差的特点;而对于同一地区,整体上自上向下随深度增加储层物性逐渐变差;同一层位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具有不同的物性特征,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储层物性最好,水下分支河道较好,而远砂坝、席状砂砂体储层物性相对较差。经综合研究分析认为储层特征主要受沉积相及成岩作用共同影响,储层成岩作用主要受地层埋深的影响,而由于商河地区的分界大断层主要为同沉积断层,地层厚度和沉积相分布主要受同生断层活动的影响,因此构造作用的同沉积断层是商河地区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965.
极化干涉SAR反演植被垂直结构剖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被的高度和垂直结构剖面都是森林生物量和森林碳循环模型中的关键输入参数,极化干涉SAR的出现使定量获取植被结构参数成为可能。首先,将改进的两次拟合法估计的植被高度作为进一步反演植被垂直结构剖面的先验知识;然后,通过勒让德多项式展开以及双基线极化干涉数据提取植被的垂直结构剖面;最后,利用仿真以及真实极化干涉SAR数据进行方法验证和结果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利用不同极化状态下的干涉相干性变化提取植被结构参数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966.
Som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ice forces and ice response spectra are studied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oints of view. On the basis of structural analysis,the analysis method of ice response spectra is proposed, sinc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diction of maximum structural response in cold regions. And it is illustrated that it is easy to study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to ice using the ice response spectra.  相似文献   
967.
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超压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洪  庞雄奇  姜振学 《地球学报》2005,26(2):163-168
物理实验模拟是研究油气运移和聚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而天然气物理模拟实验则是一个研究相对不足而又非常重要的领域,它的操作和完善可以大大促进中国西部天然气勘探,直接影响着西气东输的国策。本文正是涉及这个领域,选取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作为研究对象,模拟了其成藏模式,对其超压的特性进行了研究,认为构造挤压和充气增压是引起克拉2气田超压的主要原因,而充气增压的具体机制则是多级补给,也就是下部的冲起构造作为供源为上部的克拉2构造供气,促使其丰度和压力都升高。  相似文献   
968.
构造岩带热源体热传导及其温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造作用的热效应和温度变化是构造物理化学过程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探讨不同构造空间的侵位岩浆岩结晶PT轨迹的差别,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高温热源地质体向围岩传导热的过程,以研究该热源体的温度变化轨迹问题。设一定体积的热源地质体被分割成若干孤立体。随着分割数的增加,热源体的传导面积变大,分别相似处于封闭开放程度不同的构造空间的热源体。有限元数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处于挤压变形带→剪切变形带→引张变形带,热源体传导热量的速度表现出慢→较快→最快的差别,相应它们的温度降低速率则是小→稍大→最大。模拟研究说明,某一热源体  相似文献   
969.
北京怀柔崎峰茶-琉璃庙地区岩石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磁组构是指磁化率的各向异性。北京崎峰茶-琉璃庙地区岩石磁组构造特征是磁各向异性度P值、磁椭球扁率E>0为主、磁面理发育而磁线理很差。本区构造变形强烈,以压扁变形为主,S-N向构造带是东盘上升、西盘下降,E-W向构造带是上盘由南向北逆冲。  相似文献   
970.
通过分析大量资料并结合野外地质工作,对三峡库区的区域构造背景及巴东组的主要构造样式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这些地质要素对三峡库区变形斜坡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三峡库区位于大巴山弧形构造带与八面山弧形构造带的接合部,构造变形强烈,构造样式多样.三峡库区特定的历史构造条件为巴东组深厚层松散斜坡的发育准备了变形条件.造成三峡库区发育深厚层松散斜坡的构造主要包括褶皱、多层次的顺层滑脱构造、强烈发育的劈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