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3篇
  免费   577篇
  国内免费   1218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225篇
地质学   3808篇
海洋学   62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3篇
自然地理   9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91.
老挝万象平原钾盐矿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区域地质、区域重力、钻探、岩相古地理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调查与研究,老挝万象平原钾盐矿具如下特征:含盐地层为古近系塔贡组(E1tg),由膏盐岩与陆源细碎屑岩组成3个明显的沉积旋回,总体为一向北扬起的复式向斜构造;主矿体呈似层状产于塔贡组下段膏盐岩亚段(E1tg1-1)中,埋深78.80~528.30 m(平均272.57 m),厚4.28~237.88 m(平均50.24 m),单工程氯化钾的品位9.70%~30.76%(质量分数,平均15.63%),顶底板均以石盐岩为直接围岩;矿石类型以光卤石矿石为主,钾石盐较少;矿床属碎屑岩系中的钾盐矿床,为海源陆生.  相似文献   
892.
对栗木水溪庙矿区泥盆系上统融县组灰岩的碳氧同位素进行了研究,该地区灰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可提供隐伏花岗岩隆起及其相关流体的重要信息。受隐伏花岗岩侵入驱动的流体与上覆融县组灰岩发生反应的温度在110℃左右,流体的初始同位素组成为δ18OSMOW=-3‰,δ13CPDB≤-7‰,反应的水岩比值(w/r)可能小于5。这种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与围岩之间的水岩反应使得地表灰岩的δ18O和δ13C值降低,产生负异常。研究表明,围岩的δ18O值降低受反应的水岩比值和温度控制;δ13C值降低主要与反应的水岩比值有关。反应的温度越高,w/r值越大,灰岩的碳氧同位素负异常越明显。因此,水溪庙矿区地表出露的碳酸盐地层中的碳氧同位素变化可在地球化学勘查中用于指示下伏花岗岩岩脊的隐伏位置。  相似文献   
893.
四川拉拉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形成的矿相学证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拉拉铜矿是我国西南重要的大型铜矿,并且共(伴)生丰富的金—钼—钴—稀土—铁可供综合利用。系统的矿相学研究表明,矿石矿物主要为热液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白铁矿和辉钼矿;矿床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主要有黑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磷灰石化、阳起石化、萤石化等;矿石结构包括自形- 半自形- 它形晶粒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包含结构和枝状结构,矿石构造包括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 网脉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载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钴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和白铁矿中,钼赋存于辉钼矿中,金主要以自然金或含银自然金形式赋存于黄铜矿、黄铁矿和叶碲铋矿中;磁铁矿中钛含量低,矿石中硫含量低,罕见铅锌硫化物矿物。因此,拉拉铜矿应属于典型的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894.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n a highly conceptualized 2-D model of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port is un-dertaken to simulate the paleo-hydrological system as if the Mount Isa deposits were being formed in the Mount Isa basin, Northern Australia, an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buoyancy force in driving ba-sin-scale fluid flow for the formation of sedimentary-exhalative (SEDEX) deposits. Our numerical case studies indicate that buoyancy-driven fluid flow is controlled mainly by the fault penetration depth and i...  相似文献   
895.
奥里诺科重油带构造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奥里诺科重油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还基本未开发的大规模重油富集带,它位于东委内瑞拉盆地边缘隆起带,总体是一北倾单斜,其上主要发育E-W向、NEE向和NE-SW向三组断裂,且以张性断裂为主,其中有一条北东向区域性大断裂将奥里诺科重油带在平面上划分为两大构造区,其各自的构造特征不同.奥里诺科重油带之所以有这样的构造特征是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加勒比板块与南美板块发生斜撞等一系列作用有关的.本文在总结奥里诺科重油带构造特征同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对奥里诺科重油带构造解释和油气藏的控制因素分析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96.
硅质岩是造山带内广泛发育的一类岩石, 该岩石的组成以SiO2为主,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对于经历过造山作用、成矿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等影响的硅质岩, 其宏观组构和微观组构特征可以很好地反映它所遭受到的改造.秦岭造山带西段八方山-二里河Pb-Zn矿的宏观及微观组构特征分析表明: 该区硅质岩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特征.由于受到压扭性和张性两种性质的应力作用, 矿区在宏观上形成了东西向压扭性断裂和北北东、北北西两组张性断裂, 微观上形成了微裂隙、微褶皱和压扁拉长的石英颗粒.矿区岩石发生了明显的变质作用, 除应力作用造成的动力变质作用外, 还发生了其他类型的变质作用和重结晶作用.硅质岩中微量碳酸岩矿物的存在以及应力作用对矿床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其可以为金属硫化物热液提供运移的通道和沉淀成矿的空间.   相似文献   
897.
河南省老湾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详细分析河南省老湾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研究该矿床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铅同位素,结果表明该金矿床的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富CO2的K+-Na+ -Cl--SO 2-4体系。氧、氢同位素分析显示,成矿流体δ18O值变化于-5.25‰~+5.37‰,δD变化于-67‰~-76‰,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1‰~+5.3‰,平均值为+3.98‰,显示深源硫的特征;Pb同位素组成显示铅主要来源于地幔,有少量地壳铅的加入。综合研究表明,老湾金矿床为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  相似文献   
898.
大青山逆冲断层带内热液脉体十分发育,按其产状可划分为充填脉和边缘脉。根据形成时间主要划分为3期:早期石英脉、中期石英脉和晚期方解石脉。早期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类型较为复杂,见有气液两相、含CO2三相、纯CO2及少量单液相等4种类型原生包裹体,分析表明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中期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少量单液相包裹体,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且有少量岩浆热液混入。晚期方解石脉内仅含有气液两相包裹体及少量的单液相包体,流体主要来源于层间建造水。根据逆冲变形事件期次、时间,结合热液脉体形成深度数据,确定了大青山逆冲推覆体系变形演化历史:印支期逆冲推覆事件发生在地壳7~8 km深度,燕山中期逆冲推覆事件发生在3~6 km范围内,而燕山晚期逆冲推覆事件发生近地表2 km范围内。  相似文献   
899.
具有裂纹损伤的海底管道断裂及疲劳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底管道是海洋石油开发的重要设施之一,对其进行断裂安全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介绍了结构失效评估图(FAD)技术,详细阐述了BS7910:1999规范中三个不同等级的断裂评估方法和疲劳评估方法。通过断裂评估方法,能够对不向受力状态下的含焊接裂纹管道进行断裂评估,得到管道任何位置的极限裂纹长度;通过疲劳评估方法,能够对受复杂动荷载的含焊接裂纹管道进行疲劳评估,得到管道在此种受力环境下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900.
论述了达连河含煤段油页岩及油页岩段油页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两套油页岩成因。这两套油页岩地球化学性质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油页岩都属于中熔或难熔的硅质灰分,SiO2、Al2O3及Fe2O3含量很高;无机元素 Mn/Ti小于0.1,Sr/Ba为0.1~0.5,V/Ni为2.6~7.0;有机质类型以腐泥腐殖型为主,正构烷烃OEP值为1.55~3.67,具奇碳数优势,主峰碳为nC23和C29,Pr/Ph比值平均高达2.30,具强烈的姥鲛烷优势,Pr/nC17比值为1.18~3.20,说明这两套油页岩都形成于淡水、近岸及弱氧化-弱还原的湖沼相沉积环境。但含煤段油页岩沉积时期高温、湿润的古气候条件下的喜湿植物面貌,使油页岩母质类型具有较多的富氢组分,这是造成两套油页岩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