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42.
王宪  李文权 《台湾海峡》1993,12(2):124-129
本文根据现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叶缘素a 的测定值,以及海水光强度的衰减变化,计算了海水消光系数,推导了福建东山湾、罗源湾、厦门西港和闽南-台湾浅滩海域海水消光系数与透明度的经验关系式;讨论了悬浮颗粒对不同深度下浮游植物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近岸海域光学参数的差异主要在于悬浮物质的贡献;不同季节,生物活动对光学参数也有所影响。最大光合作用速率一般出现在光衰减为10%~30%,频率分布因子为70%~80%。  相似文献   
43.
中坝和中堡岛遗址文化堆积的持久连续性在长江三峡地区是绝无仅有的,它是由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址文化堆积由最初发育在河流宽谷区山前古冲积扇体或山前台地上,到逐渐发展演变为堆积在"河中岛"或"江中岛"上,特殊的地貌和沉积条件是促成这两处遗址文化层连续不间断发育的自然基础.长期的盐业、种植业以及渔捞作业是人类活动不间断发生于此的内在驱动力,并构成文化堆积连续发生的人类活动因素."中坝人"和"中堡岛人"资源环境感知的形成是人类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与自然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遗址中文化层间所夹洪水淤砂层以及文化层中所含洪水沉积物,非但没有阻碍或中断两处遗址人类活动的连续性,反而成为促进或稳固文化堆积体持续成长的重要物质因素.  相似文献   
44.
三峡小江回水区真光层深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水体的光学特性,2007年5月~2008年5月对回水区5个断面水下光合有效辐射(PAR)与常规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分析了真光层深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区域真光层深度空间差异不明显,但季节变化显著,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回归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PAR)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总悬浮物浓度有显著的相关性(R2=0.861 9,R2=0.764),与叶绿素a相关性不明显(R2=0.011 3).进一步研究分析表明真光层深度、总悬浮物浓度、叶绿素a主要受小江河口流量、小江回水区水位的影响,复杂的水动力条件与独特的水文条件是影响三峡水库小江回水区真光层深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5.
本文通过对2000年7月17~19日的红外卫星云图,水汽图像和物理量场的分析,得出了肇庆市这次连续性暴雨的成因及中尺度系统的某些特征。本文的结论对暴雨预报很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6.
本文推导了二维非稳定流渗流场不同等级网格有限差分理论方法。概述了这种方法比以往其它有限差分方法的优越性。并用算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7.
旅游地理文献分析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陆林 《地理研究》1997,16(2):105-112
根据国内外近期主要地理和旅游刊物,同时参考有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宏观的角度反映了近期国内外旅游地理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8.
为了监测全球海洋上空的大气可降水量,已发射上天多种星载微波波谱仪和辐射计,相应地发展建立了多种反演算式。我们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比较了反演晴天大气可降水量(PW)的多种通道组合以及算式中不同的亮温(Ta)函数形式的效果。主要结果有:(1)对应于高中低PW值有不同的最佳通道组合;(2)常选的水汽吸收中心线22.235 GHz不太适合于反演高中且变化范围大的PW值;(3)有必要建立分气候区域和分季节的反演算式;(4)在反演算式中采用ln(T0-TB)一般比线性形式有更好的回归和反演效果,但在有22.235 GHz通道时则不然;(5)反演中低或变化范围大的PW时,22.235 GHz亮温的平方项能显著改善回归和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49.
几种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简单介绍了计算流域面雨量的泰森多边形法和逐步订正格点法,并运用此两种方法及气象站资料的算术平均法与气象站和水文站资料的算术平均法计算了1998年(5~9月)、1999年(5~9月)及2000年(5~8月)湖南5个小流域的实况面雨量。从整体上看,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均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方法所得面雨量的逐日差异有的还是相当明显的。  相似文献   
50.
利用共轭梯度算法的电阻率三维有限元正演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入对称超松弛预条件共轭梯度(SSOR PCG)迭代算法求解电阻率三维有限元计算形成的大型线性方程组,并有机结合系数矩阵的稀疏存储模式,使得三维有限元正演计算的速度大大提高而内存需求则大大减少. 该算法可方便地应用于求三维异常电位,在保持快速计算的基础上,正演计算的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