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344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逆冲断层前锋带的构造样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逆冲断层产出构造环境和规模的不同,其前缘可以有拆离型,褶皱型,前冲型,反冲型等多种样式;每种样式又可具不同特征。此外,逆冲前缘还常伴生一些重力构造,盆地构造和不同方向的反转构造。各种构造样式可以相互转化和过渡而共存于同一逆冲带,或发育于不同逆冲带中。它们是研究塑冲作用的动力状态,,扩展方式和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2.
The Longmenshan thrust system consists of two major groups of structural styles according to the depth of their involvement: basement thrusts-compressional fault blocks; fold-thrust system in the cover. In cross-section, the Longmenshan structural belt is divided into 5 zones. The propagation of the Longmenshan thrust system is piggy-back due to pushing at the early stage and overstep due to gravity sliding at the late stage. Balanced cross-sections and palinspastic reconstruction reveal that the total sliding displacement of the thrust system amounts to 120 km.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ethys domain in western Sichuan has experienced 5 stages: continental break-up; ocean-continent subduction ; continent-arc collision; orogenic thrusting; uplift of western Sichuan.  相似文献   
23.
规则球粒堆积体的孔隙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仁炳 《地球科学》1994,19(4):503-503
以椭球堆积体为模型,求出圆球、扁球、长球、椭球4种堆积体的理论孔隙度极值相同,并导出了政府孔隙度的通式。认为理论孔隙度的大小仅与规则球粒的排列方式有关,当某一规则球粒堆积体受压而使该规则球粒变形为另一种规则球粒时,只要排列方式不变,其理论孔隙度也不变。  相似文献   
24.
天山两侧前陆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总被引:77,自引:2,他引:7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和甫  梁慧社 《地球科学》1994,19(6):727-741
天山造山带呈W结构,由V形结构的南天山和北天山复合而成,两者具有不同的造山模式。南天山自震旦纪开始张裂,扩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和洋盆,在志留-泥盆纪时俯冲,延续至石炭纪碰撞,旋回时限达400Ma以上,应属威尔逊旋回造山模式。北天山应自泥盆纪开始弧后扩张,形成泥盆-石炭纪边缘海小盆。在石炭纪晚期闭合,旋回时限约100Ma,应属于孤后造山模式,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变形主要分为两期:早期由于楔冲作用所产生的薄  相似文献   
25.
塔北地区变形样式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光亚  陈发景 《地球科学》1994,19(6):755-768
塔北地区包括库车前陆盆地和塔北前陆克拉通地区两大变形带,在库车前陆盆地,垂向上,主要受滑脱层发育及其展布、构造地层组合及岩层埋深等因素控制,深层一般为被动顶板双冲构造及断变褶皱,中层三角带、冲起构造,浅层为断展,滑脱及底辟褶皱;横向上,与挤压应力大小、地层岩石力学性质、滑脱层发育程度等相关,自造山带前缘向前陆克拉通方向,褶皱一般由紧闭,不对称或倒转变为平缓,开阔,并由断变,断展褶皱变为滑脱褶皱;变  相似文献   
26.
对山西中条山、北京西山和安徽月山等地区详细构造研究表明,尽管后地台阶段活化的时代有所不同,但其地壳构造演化显然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性:即均以伸展构造体制下的大规模剥离断层作用和横向构造置换的褶叠层发育开始,然后才转换为收缩体制下面理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以及伸层与收缩体制的多次交替,并伴随有与之密切相关的沉积事件、变质事件、岩浆热事件和叠加成矿作用。反映了地质体由深部构造层次到上部构造层次,由韧性变形环境到脆性变形环境的总体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7.
塔里木盆地北部构造样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俊君  黄太柱 《地球科学》1995,20(3):264-270
塔里木盆地北部发育5种典型的构造样式;基底卷入型压性逆冲构造组成、盖层滑脱型逆冲-褶皱构造组合、隐刺穿刺底檗同幅度褶皱构造组合及张性正断层组合,无论是构造变形时间还是组合分布,在塔北均呈现规律变化,其变形特征及发布受如下3个地质因素控制:(1)区域挤压作用;(2)岩性条件的差异:(2)先期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28.
本文区分了“樱桃园组”岩石在元古主构造旋回的三幕变形,详细描述了各幕SFL组合和按区段进行了投影。主变形幕D1的构造最发育,F1控制着本区的岩性分布。构造序列及样式变化显示由高塑性向脆性的变形格式。本组与下伏的太古鞍山群变粒岩在构造序列、样式和变质相上都有显著差异,过去许多地质学家把二者混划为一个单位,统名“鞍山群”,属太古宙。但本组与上覆的辽河群(上元古)的构造样式和变质相却相似,故其时代相当于早元古Ferrian期。  相似文献   
29.
In a previous paper we presented a low-resolution (2°×2°) survey of radio recombination lines (RRLs) at 327 MHz in the longitude rangel=330° to 0° to 89°.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higher resolution (2°×6′) survey of RRLs from seven 2°-wide fields and two 6°-wide fields in the same longitude range. Observations were made using the Ooty Radio Telescope (ORT). A total of 252 spectra that were obtained are presented. RRLs were detected in almost all the individual positions within the fields withl<35° and at several individual positions within the fields in the longitude rangel=35° to 85°.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ata towards the field centered at G45.5+0.0, shows that the line emission consists of discrete zones of ionized gas. The angular extent of these zones are likely to be one degree or more corresponding to a linear size of >110 pc at the kinematic distance.  相似文献   
30.
肃南县羊露河上游似鞍山式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国成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Z1):129-130
羊露河上游铁矿位于北祁连西段加里东褶皱带西段.铁矿体赋存于下元古界长城系上岩组含铁角闪片岩中,含矿层位严格受地层层位控制,矿石构造具有同生沉积特征,并显示了热液富集作用特点,具"似鞍山式"铁矿成因特征,矿石品位较高,盲矿体存在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