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358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考虑侧填荷载的分离式基础涵洞地基承载力新算法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涵侧填土对采用分离式基础涵洞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效应,先结合基底土体的受力特点,进行受力分析,建立计算模型,构建求解分离式基础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算法,给出承载力表达式。然后在相似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了5组模型,试验模拟粉质黏土地基受荷变形直到破坏的全过程,绘出荷载-沉降曲线,测得涵侧填土高度为0、4、8、12、16 m时的地基极限承载力。试验发现:随着侧填土高度的增加,承载力显著提高,当填土为12 m时已达到885 kPa;但提高幅度表现出非线性特性,先从18.42%增加到36.11%,然后减小到3.39%;当填土达到16 m时承载力达到915 kPa且不再增加;同时发现使用本文算法与试验实测值的误差小于10%,可以考虑用此算法计算分离式基础涵洞的地基极限承载力。继而得出结论:当涵洞地基沉降满足设计要求时,涵侧填土显著提高了地基承载力,节约工程造价,且提高的幅度先增加后减少,当达到16 m时地基承载力便逐渐趋于915 kPa。  相似文献   
82.
利用淮南市朱集东矿井新生界松散层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成果和抽水试验资料,查明了区内新生界松散层供水含水层的供水水文地质条件,认为第一含水层埋藏浅,易受污染,水量随季节变化大,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供水水源,第三含水层水质较差,亦不作为生活饮用水供水水源,确定了第二含水层为矿区主要供水层位。采用解析法对第二含水层的水量进行了计算,并设计了布井方案,计算了井群水量;水位预报结果表明,开采50a后,3#、4#井中的水位最大降深为35.229m,小于其顶板埋深,说明拟建井群布置是合适的。评价结果为矿井供水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为克服现有圆填充算法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快速圆填充算法。算法基于圆的对称性,利用圆弧离散轨迹所具有的特性,分别绘制半径由0依次增加一个像素点,直到变为给定半径r的多个圆,同时找出并填充其中的漏点。最后达到快速填充整个圆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
某天然气井场坐落于一填方平台,由于土体填方施工时未达固结,致使该天然气井场3次发生滑坡灾害,并3次进行治理。采用的治理方案依次为地面排水 注浆加固 抗滑桩、抗滑桩 挡土墙加固、微型组合抗滑桩。在阐述该天然气井场填方滑坡特点的基础上,对治理工程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5.
筑堤土防渗性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玉林 《岩土力学》2004,25(5):824-826
结合淮河入海水道河道工程,通过渗透变形试验确定了筑堤土料的渗透变形型式、临界水力坡降和允许坡降,同时指出了采用泓道开挖土筑堤的施工控制措施、质量要求和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86.
海积软土的工程地质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清  肖树芳 《世界地质》2000,19(3):253-257
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性质极为软弱的近代沉积的欠固结软土。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的需要,巨型的工程建筑多修筑于软土地基之上,这样就带地多复杂的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问题,同时也促进了软土和吹填土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填海造陆工程的不断发展,就目前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汕霜大型建筑采用粉喷桩处理地基的工程试验研究,论证了在巨厚层软土地区采用长短桩间排布设方式是解决下卧层强度问题的有效途径之怀,为深欠土地区的地基处理及基础选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8.
红层软岩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层软岩边坡,土质贫瘠,浅层稳定性差,生态防护失效的现象比较突出。为提高西部红层软岩边坡生态防护的可靠性,在对西部红层软岩地区铁路、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红层软岩边坡生态防护失败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提出适于红层软岩边坡的生态防护方法和适合该区栽植的草木品种及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89.
In the present study, a mechan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study the behavior of multilayer geosynthetic-reinforced granular fill over stone column-reinforced soft soil. The granular fill and geosynthetic reinforcement layers have been idealized by Pasternak shear layer and rough elastic membranes, respectively. The Kelvin–Voight model has been used to represent the time-dependent behavior of saturated soft soil. The stone columns are idealized by stiffer springs and assumed to be linearly elastic. The nonlinear behavior of the soft soil and granular fill is considered. The effect of consolidation of soft soil due to inclusion of the stone columns on settlement response has also been included in the model. Plane strain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for the loading and reinforced foundation soil system. An iterative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is applied for obtaining the solution and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nondimensional form.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if the soft soil is improved with stone columns, the multilayer reinforcement system is less effective as compared to single layer reinforcement to reduce the total settlement as there is considerable reduction in the total settlement due to stone column itself. Multilayer reinforcement system is effective for reducing the total settlement when stone columns are not used. However, multilayer reinforcement system is effective to transfer the stress from soil to stone column.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is also slightly reduced due to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geosynthetic layers as compared to the single layer reinforce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90.
基本层序在垂向上的重大转化面即为基本层序界面,由高到低可划分为旋回性基本层序/不显旋回性基本层序间界面(Ⅰ级界面)、旋回性基本层序/韵律性基本层序间界面(Ⅱ级界面)和向上变细粒序/向上变粗粒序间界面(Ⅲ级界面)。这些界面广泛发育于碎屑沉积岩中,因而是细分地质填图单位的重要选择界面。这一方案是对传统沉积序列分层及地质填图单位界面选择的重要补充,对指导中国造山带巨厚碎屑岩建造的地质填图单位划分、沉积相分析和区域地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