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从空间分析到空间决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系统正处在空间分析系统步入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时期,及时总结GIS分析理论和技术体系,展望空间决策发展趋势是值得广大地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在分析回顾空间分析理论和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现状研究和应用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空间分析向空间决策支持技术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未来的发展作出了几点思考,以期对空间决策支持技术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2.
浅论现代测绘科学基本问题与科学思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现代测绘科学自身特点出发,阐述了现代测绘科学面临的三大基本问题,即充分发挥大地测量学在现代测绘科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发展多种地球空间信息获取手段,有效地处理与分析地球多源空间信息。力求澄清一些基本概念,并以解决某些问题的思路为例,说明解决测绘科学问题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23.
在总结历史灾害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气象灾害的发展势态,评价气象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危害程度,从保障社会经济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24.
张慧君 《吉林地质》2001,20(4):33-36,45
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下,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就怎样认识和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阐述了跨越式发展应是必然性与可能性、开放性与自主性、能动性与规律性、借鉴性与创新性、跳跃性与持续性辩证统一的观点,并对吉林省矿业跨越式发展提出了相应看法。  相似文献   
125.
我国山区农业发展急需转变战略思维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陈国阶 《山地学报》2001,19(4):339-343
我国山区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并向小康方向前进。山区农业发展急转变战略思维去适应新的形势;从因地制宜到因市制宜,从关心空间距离到关心时间距离,从农户经营以农庄规模经验,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抓粮食到挣钱,从生存农业到生态农业,从经验到科学,从单一思想到复合思维。  相似文献   
126.
张家诚 《气象》1996,22(12):3-5
该文强调科学指导思想的重要性,讨论了中国古代气候知识中的辩证思想,并指出现代气候问题中的辩证性质,最后,根据西文学者对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高度评价,论述气候学面临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127.
通钢集团是吉林省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是国务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点支持的钢铁企业之一。通钢集团现已具备年产700万t钢的综合生产规模,2009年将形成年产1 000万t钢的综合生产能力,届时将需要成品铁矿资源为1 500万t左右。目前通钢集团的原料自给率为30%左右,现有的铁矿资源不能满足通钢集团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通钢现有矿山的现状,论述了通钢集团铁矿资源供需形势。同时提出了下一步在吉林省内找矿勘查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8.
本文简述了江苏综合省情概况,介绍了2008版《江苏省综合省情地图册》的设计思想。对各类图册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9.
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an alternative form of food and fiber production, concerns itself with enhancing and restoring resilient systems supported by functional ecosystem processes and healthy, organic soil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full suite of ecosystem services, among them soil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improved soil water retention. As suc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are incidental to a larger enterprise that employs a systems approach to managing landscapes and communities. The transformative potential of 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has seen growing attention in the popular press, but few empirical studies have explored the processes by which farmers enter into, navigate, and, importantly, sustain the required paradigm shift in their approach to managing their properties, farm businesses, and personal lives. We draw on theories and insights associated with relational thinking to analyze the experiences of farmers in Australia who have undertaken and sustained transitions from conventional to 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We presen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zones of friction and traction” occurring in personal, practical, and political spheres of transformation that both challenge and facilitate the transition process. Our findings illustrate the ways in which deeply held values and emotions influence and interact with mental models, worldviews, and cultural norms as a result of regular monitoring; and how behavioral change is sustain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elf-amplifying positive feedbacks involving biophilic emotions, a sense of well-being, and an ever-expanding worldview. We conclude that transitioning to 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involves more than a suite of ‘climate-smart’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practices supported by technical innovation, policy, education, and outreach. Rather, it involves subjective, nonmateri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ulture, values, ethics, identity, and emotion that operate at individual, household, and community scales and interact with regional, national and global processes.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strategies aimed at facilitating a large-scale transition to climate-smart 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30.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单元,在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也显得至关重要.认真分析了县域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县域体制改革的新情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建设县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剖析了县域技术创新体系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成果扩散系统、教育培训系统、宏观调控系统、社会支撑服务系统等组织结构和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淘汰落后技术、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技术结构,并提出了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开发体系、加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交流与融合、建设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强政府对科技创新的管理等县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