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8篇
  免费   1169篇
  国内免费   1633篇
测绘学   340篇
大气科学   924篇
地球物理   1517篇
地质学   2540篇
海洋学   1746篇
天文学   128篇
综合类   450篇
自然地理   105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45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310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295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322篇
  2014年   376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291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195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27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Porewater nutrient dynamics during emersion and immersion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different seasons in a eutrophic intertidal sandflat of Tokyo Bay, Japan, to elucidate the role of emersion and immersion in solute transport and microbial processes. The water content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following emersion, suggesting that advective solute transport caused by water table fluctuation was negligible. The rate of change in nitrate concentration in the top 10 mm of sediments ranged from −6.6 to 4.8 μmol N l−1 bulk sed. h−1 during the whole period of emersion. Steep nutrient concentration gradient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generated diffusive flux of nutrients directed downwards into deeper sediments, which greatly contributed to the observed rates of change in porewater nutrient concentration for several cases. Microbial nitrate reduction within the subsurface sediment appeared to be strongly supported by the downward diffusive flux of nitrate from the surface sediment. The stimulation of estimated nitrate production rate in the subsurface layer in proportion to the emersion time indicates that oxygenation due to emersion caused changes in the sediment redox environment and affected the nitrification and/or nitrate reduction rates. The nitrate and 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 pools in the top 10 mm of sediment decreased markedly during immersion (up to 68% for nitrate and up to 44% for soluble reactive phosphorus), however, this result could not be solely explained by molecular diffusion.  相似文献   
52.
小直径组合桩的波浪力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给出小直径孤立桩、两个桩和2×2个桩的波浪作用力实验结果。在波浪水槽中以0°,45°,90°三个波浪方向测量了各桩所受的纵向力和横向力,文中讨论了组合桩之间的干扰效应,给出了干扰系数随KC数和桩距的变化。  相似文献   
53.
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数据信息中存在周期成分混淆问题.对其中的一类混淆引入差比关系方法对混淆的分潮进行分离.卫星轨道交叉点资料包括升轨和降轨资料,资料量比沿轨点资料多1倍,经分析发现:在已有为期6a多的观测资料时间序列中,在沿轨处混淆的分潮如K1和SSA在交叉点处不再混淆,可以直接分离.因此首先对交叉点资料进行调和分析.然后由交叉点的分析结果得到分潮间的差比关系,处理到相近的沿轨点处,从而得到沿轨点的调和常数.用引入差比关系方法,对西北太平洋海区6a多的T/P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了潮汐分析,并与沿岸及岛屿验潮站资料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54.
低围压水平下砂的排水行为(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干样沉降法制备样品 ,选用静三轴仪对松砂和密砂样在 10 k Pa至 10 0 k Pa的低围压下的排水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对实验结果作了橡皮膜校正 ,在围压为 10 k Pa的密砂实验中 ,轴向应力的校正值可达到 12 %。实验研究表明低围压下松砂的剪胀性非常明显 ,且存在剪应力极值 ;围压越低 ,松砂和密砂的剪应力极值越小 ,达到最大剪应力所对应的剪应变越小。同时还表明低围压范围内相对密度不同 ,砂的应力应变特性不同 ;此外 ,低围压下砂的内摩擦角高于高围压下的值 ,从而在工程上应重视低围压水平下砂土工程参数的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55.
天然感潮河道水流紊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多谱勒三相流速仪,在长江口徐六泾水文观测断面分别进行了涨潮、落潮时中泓与近岸垂线的流速观测,根据这些观测资料,对天然感潮河段潮流紊动的周期、频率、概率密度函数等进行了定量的数学描述,并对时均流速、紊动强度、雷诺应力等沿垂线分布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56.
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立新  张海影 《海洋预报》2005,22(Z1):56-61
本文采用了OSU两层大气环流模式对特定的北极海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北极海冰减少的气候效应.试验中海温一律取为气候平均值,北极海冰作为外强迫源影响大气,大气响应完全是环流内部调整的结果.本文对北极海冰减少后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与中国的气温和降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Based on Hong‘s theory, previous random models, and a generalized expression suitable for FIT calcul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rregular waves and vertical walls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demonstrate that the wave energy changes with the incidence angle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wall. Particularly, the Mach effect and the combined wave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which are significant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58.
根据Taylor的湍流扩散理论和Hay、Pasquill提出的拉格朗日流和欧拉流的相关函数的相似性,用黄河三角洲埕北海域的实测资料,按四种不同方案计算出该海域的水平扩散系数和谱密度分布。指出:该海区潮流扩散系数主要受潮流的影响,其分布特征与潮流的分布基本一致,所求的水平扩散系数主要是由周期性的潮运动给予潮流扰动所致。方案4是通过富氏变换滤波消去了周期性潮流扰动,本方案计算的水平扩散系数是由周期为6h以下的小尺度涡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59.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物模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地研究了黄骅电厂一、二、三期工程的取水特性。结果表明,现有河道只能满足电厂一期工程的取水需求;若将现有河道进行适当开挖,可以满足电厂三期取水需要。  相似文献   
60.
潮汐调和分析的一种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常规潮汐调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由高低潮资料进行潮汐分析的算法。具体计算表明,该算法与现今通用的常规算法(即等间隔最小二乘法)相比,既可大大减少所需原始样本量,在相同记录长度内,是常规算法的三分之一还少,同时减少样本处理的前期工作量;又能保证潮位拟合的精度和预报的可信度,两者精度相当,结果一致。该算法原理简单、实用有效,对于局部样本缺损较易处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