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50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氧化钛交联累托石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济美 《矿物学报》1990,10(2):167-172
累托石是由类云母层和类蒙脱石层组成的1:1规则间层矿物,它兼有云母和蒙脱石的某些特性。本文利用四氯化钛在稀盐酸介质中分步水解生成的金属钛聚合阳离子与累托石进行阳离子交换反应制备氧化钛交联累托石。并借助于多种矿物分析方法对TiO_2-CLR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交联累托石d_(001)为37.9,其交联结构经800℃灼烧3 h仍未破坏。试验证明,TiO_2-CLR具有层间距和比表面积大、热稳定性比同类交联蒙皂石好的特点。它是作石油裂化催化剂和吸附剂的有前景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02.
The Palaeoproterozoic Eastern Creek Volcanics are a series of copper-rich tholeiitic basalts which occur adjacent to the giant sediment-hosted Mount Isa copper deposit in Queensland, Australia. The volcanic rocks are often cited as the source of metals for the deposit. New laser ablation ICP-MS analyses of iron–titanium oxides from the basalts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local mobilisation of copper during regional greenschist facies metamorphism. This interpretation i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copper-bearing magmatic titanomagnetite was destabilised during greenschist facies metamorphism, and the new magnetite which crystallised was copper poor. Petrological observations, regional geochemical signatures and geochemical modelling suggest that the mobilised copper was concentrated in syn-metamorphic epidote-rich alteration zones, creating a pre-concentration of copper before the main mineralisation event at Mount Isa. Geochemical modelling demonstrates this process is enhanced by the addition of CO2 from adjacent carbonate-rich sediments during metamorphic devolatilisation. Regional geochemical data illustrate elevated copper concentrations in epidote-rich zones (high CaO), but where these zones are overprinted by potassic alteration (high K2O), copper is depleted. A two-stage model is proposed whereby after metamorphic copper enrichment in epidote–titanite alteration zones, an oxidised potassium-rich fluid leached copper from the epidote-altered metabasalts and deposited it in the overlying sedimentary rocks to form the Mount Isa copper deposit. This ore-forming fluid is expressed regionally as potassium feldspar-rich veins and locally as biotite-rich alteration, which formed around major fluid conduits between the metabasalt metal source rocks and the overlying deposit host sequence. This mod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mobilisation of copper from mafic source rocks, as has been found at other world-class copper deposits.Electronic supplementary material Supplementary material is available in the online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at and is accessible for authorized users.  相似文献   
103.
利用电子探针查明铅精矿中银的存在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对铅精矿中银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批铅精矿舍有大量的非天然银矿物,银颗粒呈疏松絮状物分布在方铅矿周围。  相似文献   
104.
为使T iO2光催化剂能有效地利用可见光,采用前驱物薄膜分解法制备了掺杂锑的二氧化钛光降解触媒丝。玻璃纤维丝具有导光性,尤其适用于水体中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初步研究制备条件、掺杂物浓度等对T iO2触媒丝性能的影响及所制备的玻璃基T iO2触媒丝对甲胺磷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情况。所制掺杂T iO2光降解触媒丝在可见光下对甲胺磷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掺杂0.2%的触媒丝的光催化活性最好,6 h后对浓度为1.0×1-0 4m o l/L甲胺磷溶液的降解率达到了97.2%。  相似文献   
105.
文章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及矿物成分的研究,将前人确定的内蒙古羊蹄子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更正为沉积变质型钛矿床。并新发现了北部磨石山以金红石为主的富钛矿体。文章还对该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了总结,给出了综合找矿标志。与羊蹄子山钛矿床地质特征相似的钛矿床在国内外文献中尚未报道过,因此认为这是一个新的钛矿床类型,而且在内蒙古中东部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6.
李政  陈从喜 《地球学报》2021,42(2):245-250
钛矿是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矿种之一,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全球钛矿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能够为我国钛矿资源安全提供重要研究依据.本文对全球钛资源的储量及分布状况、钛资源的生产和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是钛资源大国,钛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多为共伴生矿,品位不高.钛精矿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外依存度超过了60%.受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钛矿资源的国际贸易形势必然会受到影响.同时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钛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增加,因此,加大我国钛资源的勘查和资源储备,加快我国钛行业的产业升级转型以及保障钛矿的资源供给安全是未来整个行业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7.
铜精矿成分分析是判定其品质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主元素铜的分析。目前,测定铜精矿中铜含量的主要分析方法有碘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电解重量法等。为确保检测标准量值统一、准确、可靠,本文组织开展了铜精矿中铜镁铅锌的测定实验室间比对活动。通过对参加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参加实验室对铜精矿中铜镁铅锌测定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结果表明:大部分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为满意,铜精矿中铜的满意率为92.9%,满意率较高;铜镁铅锌的满意率平均值为89.0%。少数实验室出现离群值主要在于样品前处理、检测人员对检测方法未能充分理解并熟练掌握、仪器状态等其他相关因素。碱浸法因样品分解不完全,不能作为铜精矿前处理方法;碱熔法因工序繁琐,易产生基体干扰,不适合作为铜精矿前处理方法。本文建议优先采用酸溶-滴定法测定铜精矿中的铜,而采用酸溶ICP-OES法测定铜精矿中的铜镁铅锌,该方法高效快捷,但其稳定性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考察。  相似文献   
108.
陈海云  孙晓东  张志 《现代地质》2021,35(5):1206-1217
通过对上其木干花岗岩进行锆石微量元素和全岩主量元素分析,借助锆石饱和温度和Ti地质温度,反演岩浆源区的温度,进一步分析花岗岩的形成环境。锆石具有典型岩浆岩锆石向左倾斜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即轻稀土元素明显亏损、重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具有显著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上其木干花岗岩的锆石饱和温度介于772~829 ℃之间,平均值为800 ℃,属于高温花岗岩。锆石Ti地质温度的平均最低温度为614 ℃,平均最高温度为634 ℃,花岗岩中锆石形成的温度在614~634 ℃之间。结合锆石微量元素特征、锆石饱和温度和Ti温度与Th/U、10000/Hf的关系,可以判断上其木干花岗岩可能形成于西昆仑造山带增厚的岩石圈下部发生拆沉作用所导致的幔源岩浆底侵,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发生了锆石的重结晶或存在多期岩浆(熔体-流体)注入事件。岩浆形成热源可能与羌塘地块沿着康西瓦大断裂和塔里木地块碰撞拼贴结束后,于后碰撞板内伸展体制下导致的软流圈上涌、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电子探针仪测定了承钢高炉炉缸高铝高钛沉积物的化学组成,利用显微镜对其进行矿相分析,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该沉积物中主要元素的分布形态。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承钢高炉炉缸沉积物形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0.
ICP-AES法测定矿石中的二氧化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离子直读光谱(ICP-AES)法测定矿石中二氧化钛,探讨了基体及光谱测试条件对钛测定的影响,选择了仪器最佳条件,为了避免共存元素对测定的干扰,采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7235作为标准溶液,通过测定标样含量得出的结果,证明了此方法准确可靠,简明快速,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