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9篇
  免费   2459篇
  国内免费   3740篇
测绘学   295篇
大气科学   1501篇
地球物理   1815篇
地质学   8693篇
海洋学   865篇
天文学   77篇
综合类   1168篇
自然地理   1204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306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476篇
  2018年   420篇
  2017年   474篇
  2016年   492篇
  2015年   520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633篇
  2012年   793篇
  2011年   743篇
  2010年   709篇
  2009年   686篇
  2008年   687篇
  2007年   749篇
  2006年   769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567篇
  2003年   516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417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303篇
  1996年   256篇
  1995年   208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龙羊峡水库近坝库岸高边坡稳定性是影响该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电站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而高边坡中地下水位的预测是稳定性评价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高边坡实际地质结构为背景,建立了地下水剖面二维流数学模型,运用初流量法求其均值解。结果同观测资料吻合较好,并对未来10年地下水位动态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982.
全球旋回地层学是指在对全球沉积岩进行综合系统研究之基础上,通过估算沉积盆地中源于物源区的沉积物类型和沉积环境条件变化,来预测地层学特征的一种过程一结果模型。其研究内容包括对全球地质演化时期全球海平面变化、全球气候条件、全球构造运动、全球古地理背景、全球沉积环境特征、全球古生物事件及全球矿产形成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强调古气候在地质记录中的意义,注重沉积记录的全球同时性研究;强调各种事件在沉积作用中的意  相似文献   
983.
华南滨海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华南滨海断裂带是南海北部规模巨大的活动断裂,其地震危险性的确定将为地震几地震工程提供地质背景依据,应用二维有限元分析和正交设计法反演南海北部及其今近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探讨可能发震的危险地段。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裂带的某些地段,尤其是滨海断裂带被NW向断裂切割的部位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南海北部地区最主要的地震威胁来自巴士系断裂带和珠江口盆地南缘的NWW向断裂带,对华南滨海断理解带潜在的地震危险性不宜  相似文献   
984.
中国大陆原地复发强震的基本特征及其预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罗灼礼  闻学泽 《地震》1995,(1):1-11
在印度板块与欧亚块相碰撞形成的喜马拉雅弧板块边界力作用下,中国大陆有自己独特的现代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基本格架。格架是两组近似于对数螺线的现代构造滑移线,即最大剪切应力和剪切应变集中释放的区,带。在这种格架控制下,强震和大震在原地或基本在原地重复发生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重要特征。本文还提出了i-f-j复发轮回模式和估计当前轮回强震复发时间的概率分布以及计算未来强震复发概率分式。为中,长期预测原地复发  相似文献   
985.
1994年2月16日共和5.8级地震短临预报实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晓东  马文静 《地震》1995,(1):20-28
本文真实地再了1994年2月16日青海共和5.8级地震前前兆异常的发展过程及对该地震的短临预报过程,同时系统地分析了前兆异常在时间,空间及种数上的分布特征。指出,在有一定前兆监测能力的地区,对一些较大地震作出一定的或成功的短临预报是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986.
In order to study characteristics of horizontal crustal strains, we divide the Japanese Islands into 14 tectonic provinces consistent with the suggestion given byMatsuda (1990). We calculat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train rates using the results of the Precise Control Survey initiated by the Geographical Survey Institute in 1973. This survey is a revision of old first- and second-order triangulation networks by trilateration. The principal axes and principal strains inside all the geodetic triangles are deduced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 old triangulation and the new trilateration networks. The maximum shear strain rates are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accumulated strains with the time intervals. Th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train rates is counted for each tectonic province and for the entire Japanese Islands. It is proved that the maximum shear strain rate with highest frequency ranges from 0.10–0.15 microstrain/a for 4409 data in the Japanese Islands. The mean value of the strain rates throughout the Japanese Islands is deduced to be 0.18 microstrain/a. We also calculated a mean value of strain rates for each tectonic province.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mean geodetic strain rates in the provinces and Quaternary strain rates estimated by geomorphic data. It is found that 0.3–0.4 microstrain/a of the highest order strain rate is now prevailing in the Izu province, the south Fossa-Magna collision zone, and some special provinces along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Japan Sea coast.  相似文献   
987.
通过北极4个区的海水DQ%指数和全国160站7月份降水关系的诊断分析指出,6月份格陵兰海冰异常与黄河中上游7月份旱涝存在着明显的联系,6月份格陵兰海冰少(多)时,黄河中上游7月份易涝(旱)。产生这种联系的物理机制是6月份格陵兰海冰异常影响7月份欧亚大气环流,导致黄河中上游7月份降水产生异常。通过对相关场进行显著性检验,确认了6月份格陵兰海冰异常与黄河中上游7月份旱涝联系在统计上的可靠性。同时发现,有时随机数序列与气象要素场的相关场会达到很高的显著水平,而且这种相关场中的显著相关区的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成片分布的。这项工作指出了把对相关场的显著性检验与相关场成因的物理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88.
通过1850~1991年旱涝百分率的CEOF分析,研究了近百年来中国东部旱涝的分布特征、时空变化特点及年际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主要有三种旱涝分布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长江流域为中心全国大范围旱或涝,空间位相近似相同,且有10.7年和3.1年周期性变化,振幅强度在1923~1924年间曾发生过增强突变。第二种类型为南北旱涝趋势相反的分布,空间位相自北向南变化显著,且有4.3年周期性变化,振幅强度在1884~1885年间曾有一次减弱突变。第三种类型呈江淮流域与华北和华南旱涝趋势相反的分布,空间位相从南北两个方向向中间或相反方向移动,并有3.4年周期性变化,振幅强度在1911~1912年有过增强突变。  相似文献   
989.
本文报告26例由于外力作用致使眼面部广泛异物存留。临床应用X线的归咎常见漏诊及定位困难,因此采取CT定位达到异物诊断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90.
冀东早太古岩石Sm-Nd同位素年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庄表壳斜长角闪岩和变沉积物形成的片麻岩的Sm-Nd全岩等时线资料分别得到3495±19Ma和3561±15Ma的Sm-Nd等时线年龄。该年龄被解释为是曹庄表壳岩形成的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