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3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764篇
测绘学   133篇
大气科学   82篇
地球物理   1308篇
地质学   2156篇
海洋学   278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3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ISO-834标准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的轴压刚度和抗弯刚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火灾后钢管混凝土的轴压刚度和抗弯刚度是钢管混凝土结构变形性能和抗震分析的重要指标,也是火灾后钢管混凝土修复和加固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利用数值方法计算了标准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和纯弯构件荷载-变形关系曲线,分析了受火时间、材料强度、含钢率、截面尺寸等因素的影响规律,最后推导了标准火灾作用后钢管混凝土轴压刚度和抗弯刚度的简化计算公式,所得结果可供有关钢管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2.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在6、7、8度区,混凝土小砌块结构分别可以建七、六、五层。由于混凝土小砌块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10-20层(与混凝土框架或框架剪力墙结构比)。本文按1/4比例制作了10层混凝土小砌块结构模型,按7度设防要求实施构造措施,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完全能够满足在7度区“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要求。圈梁、构造柱以及水平拉结筋构成的约束体系抗震作用是明显的。试验利用砌块的非注芯孔灌注铁砂来模拟墙体出平面动力效应。在本模型的构造措施下,平出面反应不对结构破坏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3.
1999年 3月 15日克孜尔地震之后对克孜尔水库坝体出现的裂缝进行了面波勘探。首先介绍了面波勘探法的基本原理 ,然后通过典型剖面检测与资料处理找出异常区、带并进行解释。试验表明面波勘探法适用于克孜尔水库大坝监测  相似文献   
64.
By stacking high-precision tidal gravity observations obtained with 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s at six stations in China, Japan, Belgium, France, Germany and Finland, the local systematical discrepancies in the parameter fitting, caused by atmospheric, oceanic tidal loading and the other local environmental perturbations, are eliminated effectively. As a result, the resonance parameters of the Earth’s free core nutation are accurately determined. In this study, the eigenperiod of free core nutation is given as 429.0 sidereal days, which is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published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It is about 30 sidereal days less than those calculated in theoretical models (about 460 sidereal days), which confirms the real ellipticity of the fluid core of the Earth to be about 5% larger than the one expected in assumption of hydrostatic equilibrium. The quality factor (Q value) of free core nutation is given as about 9543, which, compared with those determined before based on the body tide observations, is much larger, but more close to those obtained using the VLBI observations. The complex resonance strength is also determined as (−6.10×10−4, −0.01 ×10−4)°/h, which can principally describe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n anelastic mantle.  相似文献   
65.
66.
67.
大多数火山喷发以强酸 (主要是硫酸 )的形式在极地冰芯中留下痕迹 ,通过冰芯连续电导率 (ECM)或各个雪冰样品SO42 - 浓度测定能够恢复历史上的火山作用。极地冰芯中已知年代的火山喷发还可用于冰芯定年。极地冰芯记录的火山信号大小依赖于火山喷发的规模和类型 ,火山喷发的地理位置和酸性气体组成 ,大气气溶胶传输 ,以及沉降地点的年积累率和沉积后生过程等。单个火山喷发通常会导致数月至数年的半球乃至全球范围的气候相对变冷 (这种现象在极区变得更明显 ) ,但过去大规模的爆炸性火山喷发对气候的影响及其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8.
Patrick McCully. New York: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1. ill and 416 pp., diags., notes, apps., and index. $69.95 cloth (ISBN 1856499014), $25.00 paper (ISBN 1856499022). Reviewed by Patrick H. Buckley,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Policy, Planning, Education, and Geography,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Bellingham, WA.  相似文献   
69.
新型砌块水土保持系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江河湖库众多,同时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流失面积及速度已逐年增加。每年水库除险加固和河流治理等投资数百亿元,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特别在近几年以长江和黄河为重点的堤防建设护岸工程中,联锁式砼砌块水土保持系统已逐渐成为我国水土保持领域中最重要的一种全新解决方案,被广泛采用。该系统既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长久地防止坡面冲刷和保持坡体稳定,又能代替成本较高的常规护面,具有较广的推广应用前景。联锁式砼砌块水土保持系统是由多个独立的砼砌块相互啮合组合在一起的联锁矩阵,联锁式砼砌块铺面在各种动、静水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整体稳定性,铺设于渗水土工布上。能有效保护土体不受水流冲刷和浸泡破坏。该系统在欧美已有多年的历史,是被工程实践证明了的性能卓越、经济实用、美观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水土保持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河道和灌渠衬砌、沿海防潮堤、水库大坝边坡加固、铁路、高速公路边坡等防护和城市绿化工程。  相似文献   
70.
羌塘盆地最大规模沥青脉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羌塘盆地已经发现了190余处油气显示。近年笔者在盆地北部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了迄今最大规模的沥青脉。研究结果表明,该沥青脉产出于上侏罗统索瓦组地层之中,地层下部系与沥青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的中株罗统夏里组局部含油气显示的盐丘。沥青族组分(%)为:饱和烃5.72、芳烃18.46、沥青质52.37、非烃23.45,说明核沥青脉经过了运移、氮化的过程。同时,沥青脉产出于复背斜范围内,利于油气聚集成藏。这一发现对于羌塘盆地的油气地质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