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68篇
  免费   8859篇
  国内免费   11823篇
测绘学   7367篇
大气科学   8166篇
地球物理   9596篇
地质学   27013篇
海洋学   7381篇
天文学   7963篇
综合类   4384篇
自然地理   13680篇
  2024年   238篇
  2023年   710篇
  2022年   2141篇
  2021年   2492篇
  2020年   2383篇
  2019年   2987篇
  2018年   2171篇
  2017年   2624篇
  2016年   2590篇
  2015年   2816篇
  2014年   3592篇
  2013年   4160篇
  2012年   3859篇
  2011年   4148篇
  2010年   3595篇
  2009年   4422篇
  2008年   4368篇
  2007年   4472篇
  2006年   4270篇
  2005年   3880篇
  2004年   3384篇
  2003年   3010篇
  2002年   2575篇
  2001年   2227篇
  2000年   2194篇
  1999年   1883篇
  1998年   1604篇
  1997年   1196篇
  1996年   997篇
  1995年   825篇
  1994年   796篇
  1993年   645篇
  1992年   516篇
  1991年   413篇
  1990年   306篇
  1989年   229篇
  1988年   195篇
  1987年   115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66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53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6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61.
云南绿春咪霞金矿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玉斌  杨玉华 《云南地质》2008,27(3):325-330
咪霞金矿赋存在多元素高背景值下志留统薄层状蚀变板岩中,受北西向F6-1断裂及正长岩、煌斑岩控制,与多元素异常、黄铁矿化等多种围岩蚀变对应,具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962.
宝坪铜矿赋存于三叠系下统腊美组中。矿体呈似层状,少量脉状,严格受北北西-北西向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属浅源热液改造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963.
殷先明 《甘肃地质》2008,(3):1-5,35
本文讨论了甘肃北山地区印支燕山期花岗岩的空间分布与构造,矿化集中区的耦合关系;与印支燕山期花岗岩活动有成因关系的几个典型矿床;印支燕山期作用强度、构造环境、矿源层和矿化集中区。  相似文献   
964.
空间数据重复记录的清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杨  冯克忠  马亚明 《测绘科学》2008,33(6):125-126,115
在空间数据的更新过程中,需要利用多种数据源对现有数据进行更新,这样可能会导致在获得的空间数据中出现重复记录。利用计算机自动对这些重复记录进行检查处理,将会极大地降低数据生产者的工作量。本文根据在数字制图系统研制过程中所遇到的此类问题,提出了对重复空间数据进行检查与处理的方法,并在所研制的数字制图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965.
国土资源数据分析及其整合与集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详细分析了国土资源数据特点、综合数据来源、产生方式和使用方法等方面,对数据进行了分类,比较了不同的数据格式。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土资源数据的集成框架,讨论了数据整合和集成的方法和流程,提出了数据整合与集成的三种框架问题。  相似文献   
966.
本研究在西安市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和变更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地籍信息数据库、地价数据库,采用GPS技术、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进行了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技术研究。该技术结合了近年来西安市土地信息化管理的科技成果,不仅实现了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功能,而且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潜力评价信息系统结合地籍数据库资料,算了西安市土地利用的潜力,为西安市城市土地挖潜指出了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967.
云南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中模糊信息分析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糊信息分析方法应用于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运用模糊信息分析中的模糊信息信息分配、信息集中等方法,在云南元磨高速公路滑坡的50组公路滑坡资料中选取了滑坡高度、坡度、组成物质的粘聚力、内摩擦角等重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其与滑坡稳定性之间的模糊关系,得到相应的滑坡稳定性分析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对该区域其他滑坡进行验证,其效果良好,故该方法可较好的应用于实际。  相似文献   
968.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以1992年和2002年TM图像为基础,采用斑块密度、斑块平均面积、景观形状指数、景观分离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相对聚集度指数深入而全面地研究了三峡工程建设前后十年重庆开县景观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十年间研究区景观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草地、未利用地、旱地、果园和水田面积净减,森林、建设用地、灌木林和水域面积增加,退耕还林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969.
钻孔揭示,该水电站河谷谷底发育着深厚覆盖层及卸荷松弛带。深厚覆盖层纵向上可以分为3层:下部和上部为正常的河流相,中部为多成因堆积物加积层;谷底浅表部岩体结构松弛,完整性差,裂隙张开、泥质充填,裂面严重风化锈染。研究表明,谷底松弛是由于河流切至谷底时造成应力集中,导致岩体剪切破坏;并经过漫长的卸荷回弹及风化作用在谷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松弛带。  相似文献   
970.
Using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to Inform a Data Integration Proces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hen spatial datasets are overlaid, corresponding features do not always coincide. This may be a result of the datasets having differing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being captured at different scales or perhaps being in different projections or datums. Data integration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bring such datasets into alignment. Although these methods attempt to maintain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within each dataset, spa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features in different datasets are generally not considered. The preservation of inter‐dataset topology is a research area of considerable current interest. This research addresses the preservation of topology within a data integration process. It describes the functional models established to represent a number of spatial relationships as observation equations. These are used to provid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concern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features. Since many topological relationships are best modelled as inequalities, an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accommodate such relationships. The method, based on least squares with inequalities (LSI), is tested on simulated and real datasets. Result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optimal positioning solutions determined using all of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updated quality parameters are provided at the level of the individual coordinate, enabling communication of local variation in the resultant quality of the integrated datas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