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82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464篇
地质学   2459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1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991.
利用航磁资料对激流河地区进行岩性地质解译,对比1:25万地质调查结果,发现在原来的三叠纪二长花岗岩分布区有一个隐伏的火山机构,该火山机构呈椭圆形、南北走向,面积约60~ 70km2,具有放射状构造.这项解译成果丰富了该地区的地质内容,为进一步的基础地质研究和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992.
以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为例,在建立火山岩储层等时地层格架基础上,选取孔隙度和渗透率这两项参数,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分析了研究区目的层流动单元时空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孔隙度和渗透率是最能反映储层渗流特征的参数。研究区目的层流动单元可以划分为I、II、III和VI类等4种,其中III和VI类最发育,Ⅱ类次之,I类最少。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紧密组合取心井岩心分析物性资料和非取心井精细测井解释物性资料,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可以实现火山岩储层流动单元表征,为储层有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张莹  潘保芝 《物探与化探》2011,35(5):634-638,642
针对火山岩储层,从岩石化学成分分类和岩石结构分类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利用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性的方法。基于取芯薄片鉴定资料获得对应井段的常规测井数据,利用统计学习理论中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对其处理,得到地质上按岩石化学成分分类的火山岩岩性类别。建立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与不同结构火山岩岩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归纳出典型的微电阻率图像模式,从而得到地质上按岩石结构分类的火山岩岩性类别,结合上述两者结论确定最终岩性,实现了运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处理常规测井资料与微电阻率图像模式相结合的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4.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on some volcanic and sub-volcanic rocks from the Lower Benue rift indicate that they are basalts, basaltic and doleritic sills, trachybasalt and trachyte which generally belong to the alkali basalt series. The alkaline affinity is clearly evident in both their normative and modal mineral compositions, as well as their chemical compositions. The generally high fractionation indices [(La/Yb)N] are 7.06 to 17.65 for the basaltic rocks and 23.59 to 135. 35 for the trachytic ...  相似文献   
995.
The Katelixi Cu-Zn deposit is a marine volcanic rock-type copper deposit discover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Tokuzidaban Group in eastern Kunlun Mountains area. It is hosted in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Tokuzidaban Group volcanic strata. The orebodies are obviously controlled by the strata and their ore-bearing rocks are a suite of greyish-green mafic tuffs, generally parallel-stratiform, stratoid and lenticular in form, occurring in limestone as well as in the contact between limestone and carbon-bearing siltstone. This ore deposit possesses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volcanic rock sedimentaion. The geological, petrochemical and RE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ccurrence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is deposit is of marine volcanic rock sedimention origin, basically identical to those of some typical marine volcanic rock-type copper deposits in Xinjiang and other parts of China. Marine vol-canic rocks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Lower Carboniferous Tokuzidaban strata in eastern Kunlun Mountains area. In addition to this deposit, we have also found a number of copper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s or occurrences in associa-tion with marine volcanc activities in many places where there is a good metallogenic prospect. A breakthrough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ore prospecting and genesis has not only filled up the gap in prospecting this type of ore depos-its in this area, but also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directing exploration of this type of ore deposits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996.
张信伦 《矿产与地质》2011,25(5):429-435
通过对个旧地区印支期火山岩的地质、岩石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研究表明,该期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为杏仁状斑状纤闪石化玄武岩,属于硅不饱和、富碱、高钛,镁、铁偏高,铝偏低,具有大陆碱性橄榄玄武岩的组分特征.该玄武岩为陆内拉张环境下基性程度高、分异程度低的幔源岩浆分异的产物,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并与拉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7.
古近纪业阿供组火山岩分布于西藏东部类乌齐镇业阿供村,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0.54±0.8Ma,岩石具有高碱、低Ti的特征,在SiO2-K2O图解中位于钾质岩区,属于碱性钾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业阿供组钾质火山岩很可能源于古俯冲流体交代的富集地幔源区经过部分熔融作用,形成于碰撞后的板内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998.
银-额(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及其邻区二叠纪火山岩分布广泛,目前对其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还很薄弱。对该区火山岩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为恢复二叠纪盆地性质与古构造环境提供了岩石地球化学约束。分析的二叠纪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显示亚碱性系列的特征。Mg#介于0.53~0.86之间,高场强元素Nb、Ta、Ti明显亏损,岩石轻度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La/Yb)N=1.68~6.10,Eu亏损不明显(δEu=0.64~0.99),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较缓。总体上既显示了板内构造环境的特征,又具有俯冲带地球化学的印记。综合沉积建造特征和邻区的研究结果,认为银-额盆地二叠纪火山岩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且很可能与地幔柱事件有关,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不同程度的混染。  相似文献   
999.
徐美君  许文良  孟恩  王枫 《地质通报》2011,30(9):1321-1338
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研究区中生代火山岩可分为2期,分别是早白垩世早期(约144Ma)吉祥峰组流纹岩类和早白垩世晚期(约125Ma)上库力组流纹岩类与梅勒图组玄武岩类。早白垩世早期吉祥峰组流纹岩富硅、富碱、富钾(K2O/Na2O>1),富集轻稀土元素和Rb、Th、U等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高场强元素(Nb、Ta、Ti)及Sr、P,具有A型流纹岩的特征,暗示其形成于伸展环境。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显示双峰式岩石组合特征,基性端元富碱、高钾,富含轻稀土元素和Rb、Ba,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Ta、Ti、Y),类似于钾玄质玄武岩,酸性端元显示A型流纹岩的特征。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存在暗示其形成于陆内拉张的构造环境。结合区域上中生代火山岩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岩的形成与蒙古-鄂霍次克缝合带的演化有关,早白垩世晚期双峰式火山岩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的俯冲作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00.
徐深大气田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透彻分析徐深大气田形成的具体原因为目的,通过徐深大气田源岩、圈闭、输导通道和盖层条件解剖及它们与气田分布之间关系分析,对徐深大气田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对源岩的分布发育及地化特征进行研究,得出徐深大气田的源岩最主要为沙河子组煤系地层暗色泥岩,其为徐深大气田的形成提供充足的气源供给;其次,对徐深大气田圈闭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