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86篇
  免费   2060篇
  国内免费   3342篇
测绘学   1466篇
大气科学   411篇
地球物理   1428篇
地质学   8553篇
海洋学   1482篇
天文学   84篇
综合类   897篇
自然地理   567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440篇
  2022年   460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460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583篇
  2014年   780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658篇
  2011年   684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628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486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93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30篇
  1996年   186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6篇
  1957年   8篇
  1943年   5篇
  193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济阳坳陷碳酸盐岩古潜山以前地震资料存在信噪比低、速度陷阱、分辨率低、施工过程中缺炮、空道、内幕反射品质差或无反射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除了野外施工工艺、室内处理流程和参数的影响外,在采集参数方面主要影响因素有覆盖次数低、炮检距与方位角不均匀、面元太大等。针对济阳坳陷古潜山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应以目标设计为指导思想,以基于模型分析的三维采集参数论证为主线,最终优化各种采集参数。建立了拱张褶皱型、断裂块断型和风化残丘型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古潜山地质理论模型。使用先进的“绿山”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软件,采用“块”来描述任意复杂地质模型结构,分别设计出各自的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以林樊家潜山为例,采用12线18炮束状新观测系统模拟单炮发射接收,对各主要目的层能追踪的地层信息比原始6线9炮束状观测系统采集的地震信息丰富,能准确反映地下构造形态与地质体的物理属性。  相似文献   
192.
基于体素模型的三维显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产资源勘探数据的特点,研究了适合地质体信息三维可视化的体绘制模型和空间插值算法。基于IDL软件平台,开发了三维数据可视化软件;该软件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地质体的物性特征展示出来。最后,以内蒙古某金属矿床钻孔资料为例,对建立的三维可视化方法技术进行了应用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3.
西部煤炭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信 《物探与化探》2005,29(5):404-408
阐述了西部地区煤炭三维地震勘探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 对三维地震勘探的观测系统设计、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条件选择、施工技术措施等进行了讨论, 通过几个地区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实践, 说明在西部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质和地震地质条件下, 煤炭三维地震勘探同样可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94.
陕西穆家庄铜矿床后生成矿作用的流体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尽管秦岭泥盆系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成矿作用均与热水喷流沉积作用有关,柞山地区却有别于风太地区,具有独特的铜矿成矿背景。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了后生成矿流体的两阶段流体演化过程:第一阶段的成矿流体为中温,中高盐度岩浆热液含CO2的NaCl—H2O流体。均一温度为190-265℃,盐度12.5~35.34(w1%NaCl),压力12.8~21.3MPa,在同地寄主矿物中均一温度变化小,而盐度变化极大,是岩浆流体沸腾的产物;第二阶段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中高盐度岩浆期后热液NaCl-H2O流体。均一温度为300~350℃,盐度7.4~41.59(w1%NaCl),压力10.8~19.3MPa。反映了岩浆期后热液流体的二次沸腾。应用流体地球化学的综合方法(包裹体流体组成、演化)识别出后生交代流体性质。穆家庄铜矿的成矿流体第一阶段为岩浆水,第二阶段的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加部分地层水(建造水)。氢氧同位素分析也支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95.
王世军  肖建玲  朱敏  张孟 《新疆地质》2005,23(2):158-163
通过利用钻井、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以黄骅坳陷扣村地区古近系沙三段为例,详细论述了开展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的研究流程、方法.在四级层序格架确定的基础上,叙述了以一般湖泛面和更小级别的岩性和结构层序单元界面的识别与类型的确定.指出通过露头、岩心、测井曲线和高分辨地震信息,可以确定短期旋回界面与超短期旋回界面.根据工区的特点选取主干剖面,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网络格架对比剖面,开展长、中、短期基准面旋回的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单砂体展布分析及其沉积微相研究.  相似文献   
196.
通过室内大型三轴实验,研究了吉林台水库爆破料在不同级配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得到了在一定击实功下爆破料的最大干密度随细料含量变化的规律,分析了爆破料在不同级配和不同围压下应力与应变的变化规律、轴向应变与体积应变的关系及抗剪强度变化特性.从微观的角度说明了变化规律产生的原因,得出爆破料的抗剪强度随级配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7.
岩石三轴强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制岩石三轴压力室和配备液压泵与现有万能材料试验机组成岩石三轴试验系统,进行岩石三轴强度试验研究,并与其它方法比对,结果相近,满足了科研和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8.
本文在介绍并分析美国和前苏联总结的砂岩型铀矿区域评价判据的基础上, 引入当今碎屑岩沉积学和盆地地球动力学方面的若干新进展, 提出以主砂体及其随后经历的构造改造样式相结合的盆地产铀远景评价判据和以分析区域构造活动史和原型盆地演化相结合的盆地产铀远景评价模式。最后以潮水盆地为例, 具体分析了盆地各个时代盖层容存后生铀矿化的可能性, 指出盆地中的主要找矿目标层位和远景成矿地段。  相似文献   
199.
青藏高原东缘缅萨洼金矿成矿流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缅萨洼金矿位于中国中轴构造带的中南段,青藏高原的东缘,赋存于金河-箐河断裂带次级断裂羊坪子韧性剪切带中本文根据对该矿床硫化物流体包裹体的氦氩同位素、硫化物的硫同位素以及与硫化物共生的石英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成分以及氢氧同位素组成的测定,讨论了缅萨洼金矿的成矿流体来源及其矿床成因。结果显示,该矿床硫化物流体包裹体中的3He/4He变化较小,为0.69-0.82,显示了地幔流体参与成矿作用的可能性。而4He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一般在2.19-10.62×10-6cm3STP/g(方铅矿除外)与3He/4He相比,40Ar/36Ar的比值则变化较小,一般为251-509。而硫化物的δ34S同位素变化范围在-1.8-2.2‰,平均值为0.5‰,说明硫的地幔来源。与硫化物共生的石英的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主要有富液相的盐水溶液包裹体、富气相的盐水溶液包裹体、三相CO2包裹体、纯液相CO2包裹体以及有机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则显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或地幔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本文认为,缅萨洼金矿的成矿流体为地幔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是渐新世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碰撞之后,该地区大规模走滑与剪切作用过程中,局部伸展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0.
辽河盆地冷家油田沙河街组三段储层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河盆地在沙河街组三段早期水体较深,主要形成扇三角洲及盆底扇;沙三晚期水体较浅,发育湖泊砂体.依据沉积相分布规律,沙三早、中、晚3个时期可进一步分别划分出湖泊扩张和收缩阶段.盆地西部凹陷的冷家油田为东陡西缓的箕状洼陷.研究区内沙三段的古地理格局是决定相分布的关键因素,河流和湖泊能量相对强弱决定扇体沉积的规模.受相对湖平面变化的影响,纵向扇三角洲主要形成于湖泊扩张时期,并且有相带窄、过渡快、以粗碎屑沉积为主的特点.扇体沉积中主要发育前缘分流河道充填沉积,但位于河口前缘或侧缘的滩坝及前三角洲中的盆底扇局部也较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