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393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2003年8月、12月,2004年2月、5月对茂名放鸡岛海域进行了浮游生物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优势种及其细胞丰度分布和物种多样性.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6属57种(硅藻46种,甲藻11种),其中赤潮类生物22种.角毛藻属以及丹麦细柱藻、脆根管藻和尖刺伪菱形藻为全年主要优势种,在早春季节冰河拟星杆藻成为季节性优势种,5月份和8月份角毛藻属以及尖刺伪菱形藻和丹麦细柱藻的细胞丰度在放鸡岛周边局部水域超过107 m-3.放鸡岛海域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偏低,在合适的条件下,有可能形成硅藻赤潮.  相似文献   
102.
地球核幔相互作用的研究难点在于无法获得实际样品。洋岛玄武岩和溢流玄武岩被认为是地幔柱减压熔融的产物,携带了核幔边界的物质信息,可作为研究地球核幔相互作用的样品。182Hf-182W同位素体系的特殊化学性质,使W同位素成为研究核幔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W同位素示踪的基本原理,并回顾了核幔相互作用的W同位素研究进展。目前已发表的数据表明,全球洋岛玄武岩具有W元素丰度富集(67×10-9~855×10-9)、182W同位素亏损(μ182W=-0.1~-16.1)的特征,由此推断洋岛玄武岩可能来源于核幔平衡源区。Baffin Bay和Ontong Java Plateau溢流玄武岩则具有182W富集(μ182W=23.4)的特征,可能来源于早期地幔源区。洋岛玄武岩和溢流玄武岩的μ182W差异可能是由地幔柱头尾异质性引起。此外,引起μ182W异常的其他原因可能有:原始地幔...  相似文献   
103.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蛇绿岩的构造背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东波蛇绿岩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由地幔橄榄岩、辉石岩和辉长岩等组成。地幔橄榄岩主要为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少量二辉橄榄岩。岩体的边界出露玄武岩和硅质岩等。地幔橄榄岩中有少量辉石岩和辉长岩的脉岩,宽约1 m,走向北西,与岩体的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各岩相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东波蛇绿岩的岩相存在较大的差异,玄武岩具有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而地幔橄榄岩中辉石岩、辉长岩脉与洋中脊玄武岩(MORB)相似,形成于洋中脊环境,并受后期俯冲流体作用的改造。东波岩体中二辉橄榄岩具有与深海地幔橄榄岩较一致的轻稀土亏损特征,而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岩体形成于MOR环境,后受到SSZ环境的改造。东波蛇绿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洋中脊叠加洋岛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04.
通古斯大爆炸,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发生在现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上空的爆炸事件。爆炸发生于通古斯河附近、贝加尔湖西北方800公里处,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当时估计,爆炸威力相当于两亿万吨炸药,造成2,150平方公里内的8千万棵树焚毁。据报道,当天早上,在贝加尔湖西北方的当地人观察到一个巨大的火球划过天空,其亮度和太阳相当。几分钟后,一道强光照亮了整个天空。稍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附近650公里内的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并伴  相似文献   
105.
黄河三角洲埕岛地区近年海底冲淤规律及水深预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1976~1995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埕岛海域的水深资料以及近年来实测的水深数据的分析,确定了黄河三角洲埕岛地区在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后,从三角洲推进淤积期进入了海岸冲刷改造期。按冲刷速率、剖面坡度及其与季节变化的关系可分为快速冲刷阶段(1976~1980)、缓慢冲刷阶段(1981~1992)、以冲刷为主的冲淤调整阶段(1992年至今),海岸边带的后期冲刷改造受季节性影响也比较明显。在深度上基本以15m等深线为界,深水区淤积、浅水区冲刷。通过250m×250m网格化节点的实测水深变化的时间序列,采用二维平面的趋势面拟合方法,可以较好地对本海区的水深进行拟合并做出时间序列值的预测。  相似文献   
106.
东南极大陆沿岸的维斯特福尔德丘陵(68°22'~68°40'S,77°55'~78°30'E)和西南极乔治王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62°08'~62°20'S,58°45'~58°58'W)的气候条件不同。前者属于极地大陆性气候,气温低,冬季严寒,干燥、风大,夏季较短;后者属于极地海洋性气候,气温不很低,湿润、风小,夏季较长。因此,两地的冰缘地貌的组合类型及其发育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前者冰缘地貌单一,发展速度较慢;后者冰缘地貌复杂多样,发展速度较快。 本文根据实地观测资料,对极地大陆型和极地海洋型两类冰缘地貌作一些比较,并且提出,年冻融日数是决定冰缘作用强弱的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7.
岛群环境下峡道泥沙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群环境下峡道的研究不同与一般的峡道或单一的峡道(潮汐汉道),往往包含着多个峡道,峡道之间又存在内在"效应",因此,其泥沙问题更加复杂.对国外峡道泥沙问题研究作了简要的叙述;综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的在岛群环境下泥沙问题研究,包括泥沙运动与岸滩演变、"峡道效应"综合影响、遥感技术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提出一种海底管道沉降计算方法——递推法,应用到胜利油田埕岛海域海底管道沉降计算中,并将计算结果与目前常用的日本规范法和极限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粉土与粉质粘土为主的强度较高的海床上,递推法与日本规范法计算结果比较接近,极限法的最小;在淤泥质土组成的强度较低的海床上,日本规范法的计算值最大,递推法的居中,极限法的最小。逆推法可计算裸置和埋设两种形式的管道沉降量,而另外两者只能计算裸置管道的沉降。文中进一步讨论了引起管道沉降的影响因素,土体强度和压缩性对管道沉降影响较大。且管道埋深越大,沉降也越大。最后分析了黄河水下三角洲埕岛海域4个区的管道沉降量,Ⅰ区争Ⅱ区管道沉降较小,可以忽略,Ⅳ区沉降较大,在淤泥质软土上的管道,可能会完全陷入土中。  相似文献   
109.
唐锦龙 《海洋通报》1993,12(6):63-70
西洋岛海域沉积物中主要粘土矿物组合特征,伊利石的百分丰度为最高,绿泥石含量居第二,高岭石仅高于百分含量最低的蒙脱石。探讨了物质来源及泥沙运移趋势。  相似文献   
110.
1985—1986年度和1986—1987年度在菲尔德斯半岛对地面温度进行了测量,共获得129个数据,并对带回的样品进行了岩石热导率测量,共获得210个数据。本文在分析和归纳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对菲尔德斯半岛的地温特征和岩石热物理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