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2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深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壳体的氧同位素成分(δ^18O)被广泛用做古气候变化标志,但是这种δ^18O的变化是由海水表面温度、全球冰体体积和区域盐度相互作用造成的,这三者的影响难以分开.最近已发展了一种根据浮游藻类中不饱和稀烃(alkenone)的丰度比值来计算古温度的技术.这里我们利用取自于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间的深海钻孔氧同位素和烯烃记录相结合的方法来提取盐度信号.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自末次间冰期以来这一地区的古海水表层温度变化,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对取自冲绳海槽东侧的Z14?6孔的长链(C37)不饱和烯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孔Uk37在0.83—0.95之间,其变化趋势与两种浮游有孔虫N.dutertrei和G.sacculifer的氧同位素组成一致。根据Uk37重建的SST在24.0—27.5℃之间变化,最高值27.5℃出现在MIS-5,最低值24℃出现在MIS-2(LGM)。从LGM到全新世SST增加约2℃。这与早期在附近地区根据Uk37重建的SST变化趋势一致。根据重建的SST自LGM以来的变化,作者认为现代黑潮洋流系统最晚在约10kaB.P.后已在冲绳海槽重新建立。许多早期研究揭示的黑潮在7.5—7kaB.P.的加强可能与全新世大暖期有关。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ODP184航次1147/1148站位约4MaB.P.以来沉积物中来源于定鞭金藻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对南海北部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海洋生产力、表层海水温度及CO2分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探讨.定鞭金藻生产力与硅藻生产力一样在0.9MaB.P.以前比较稳定地保持在较低水平,而0.9MaB.P.后定鞭金藻生产力较高,且呈现冰期低间冰期高的波动,硅藻生产力则呈现持续升高的趋势.由C37烯酮不饱和度指标获得的南海北部4MaB.P.以来表层海水的UK′37温度与浮游有孔虫壳体δ18O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能显示出0.9MaB.P.来的19个氧同位素期,表明将U37K′37温标应用到晚第四纪以前基本上是可行的.由δ13C37:2计算的表层海水pCO2显示,晚上新世的pCO2要高于300μL/L,而第四纪的pCO2尽管存在波动,却基本上在300μL/L以下.计算出的晚第四纪的pCO2十分稳定,与同期的大气pCO2历史变化不一致.这可能与计算中简单地假定某些参数(如生长速率)为常数有关,这些参数在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可能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44.
长链烯酮不饱和度温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链烯酮不饱和度温标是古温度研究的重要替代指标。介绍了小样量,低长链烯酮样品的分析方法,长链烯酮的来源,分布,长链烯酮的不饱和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介绍海洋中长链烯酮研究最新进展的同时,着重阐述了湖泊中长链烯酮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5.
冲绳海槽二万年以来沉积物中烯酮化合物与古温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应用烯酮化合物的不饱和比值U37k计算得出冲绳海槽海水古温度波动幅度在15.9~26.2℃之间,平均为22.9℃,和冬季实测表层水温22.0℃相接近,探讨了U37k值在冲绳海槽指示的古海水温度和季节有关,主要反映在冬季。  相似文献   
46.
在春季,以中肋骨条藻和海洋原甲藻培养中华哲水蚤,以饥饿培养作为对照,测定了饵料的脂肪酸和挥发性不饱和醛类的组成和含量、雌体的产卵率和卵的孵化率,试图探讨藻类生化组成对桡足类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肋骨条藻单不饱和脂肪酸、?16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高,而海洋原甲藻则具有更高含量的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ω3、?ω6、?18脂肪酸。中肋骨条藻和海洋原甲藻分别测得了6种和3种不饱和醛类,二者醛类总含量分别为1438.95μg/g和114.58μg/g。在饥饿的情况下,中华哲水蚤的产卵会停止。中华哲水蚤在中肋骨条藻和海洋原甲藻培养下并没有表现出产卵率和孵化率的差异,一方面说明并非所有的硅藻都会对桡足类的繁殖产生抑制作用,另一方面说明藻类进入桡足类体内以后并未因其生化组成的差异对卵的孵化产生影响。中肋骨条藻培养下中华哲水蚤具有更高的死亡率,表明硅藻在浓度较高时会对桡足类的存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7.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百部直立百部中2种有效生物碱成分(对叶百部烯酮、脱氢对叶百部碱)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THERMO Hypersil ODS-C18色谱柱(250 mm×4.6 mm,2.5 μm),以乙腈0.2%甲酸氨缓冲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35 min,体积比为45∶55;35~55 min,体积比为45∶55~55∶45;55~70 min,体积比为55∶45),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5 nm,进样量为20 μl,流速为1.0 ml/min。结果:对叶百部烯酮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0.9124×104X+3.9856×104(r=0.9998),脱氢对叶百部碱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1.3062×104X+9.5647×104(r=0.9996),2种成分分别在0.0267~0.267、0.0235~0.1635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对叶百部烯酮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1%,RSD为1.02%,脱氢对叶百部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1%,RSD为1.20%。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百部中药材中直立百部2种生物碱的含量,操作简便,检测方式简单,仪器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百部药材直立百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