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0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1118篇
测绘学   56篇
大气科学   956篇
地球物理   327篇
地质学   835篇
海洋学   149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73篇
自然地理   14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9年   2篇
  1947年   4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3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41.
PNA流型的年际变化及温、热带太平洋海温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仁广  陈烈庭 《大气科学》1992,16(5):583-591
本文分析了PNA型环流的年际变化和影响因子,发现它存在两种优势周期振荡:一种是3—5年的振荡,另一种是10年左右的振荡.研究表明,前者与赤道太平洋海温的主要振荡周期相对应(同相关系),后者与北太平洋海温的主要振荡周期一致(反相关系).揭示了PNA型环流的变化与北太平洋海温比与赤道太平洋海温具有更密切的联系.并且由于北太平洋海温影响的频带与赤道太平洋海温的不同,它的作用有时与赤道太平洋海温的同相,有时则反相,使得ENSO与太平洋-北美地区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的关系变得复杂化.指出当考虑北太平洋海温的共同作用后  相似文献   
242.
243.
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大震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物质分异的角度出发并利用现代小震活动资料,讨论了东南沿海地震带历史大震震源区及其附近,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是否有大震(M≥0)震源区大震重复性和大震减震作用问题。结果表明,这些历史震源区目前还处在减震阶段,今后一段时间只能以小震或中强地震的活动特点来显示这一弱化区。  相似文献   
244.
太平洋中部微生物与多金属结核的生成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阎葆瑞  张胜 《地质学报》1992,66(2):122-134
作者采用洋底水-岩-微生物相互作用系统的观点首次对太平洋中部洋底多金属结核开展了微生物成矿作用的研究。通过洋底各介质中微生物活动与多金属结核生成机制、成矿物质转化的微生物作用及化学作用对比模拟实验研究、观察和测定系统中成矿物质浓度及环境参数的变化,揭示了成矿组分由微生物活动引起的反应速度和演变方向;从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观点,论证了多金属结核微生物成矿机制和成矿模式;提出了多金属结核微生物成矿阶段和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245.
闽东沿海构造带—东海陆架西缘断裂、钓鱼岛隆起带(台湾—宍道褶皱带)以及帛琉—九州洋脊在中生代期间先后经历了自转换断层向俯冲系统的转变,这种转变构成了中国东南及毗邻海区独特的大陆增生方式,它表明特提斯和古太平洋的演化对这一地区的中、新生代构造格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246.
247.
248.
采用α-径迹法测定了采自太平洋东南部的九个铁锰结核的生长速度。生长速度的变化范围为1 ̄16mm/Ma。对三个结核从两个相反的面上测定了生长速度;其中两个结核在最近300Ka中沿一个方向未增长,在第三个结核中两个方向的生长速度相差1倍。采用放射性碳法和不均衡^230Th法测定了结核下伏沉积物的堆积速度。它们的变化范围不大,其平均值为0.4cm/Ka。结核和周围沉积物的年龄差别与底栖生物的活动有关,放  相似文献   
249.
鄢挺骅 《华南地震》1993,13(4):58-62
研究了1500年以来东南沿海地震区东部中强地震的活动特征。通过对其时序演变进程的分析,长乐-诏安地震带和邵武-河源地震带地震活动参数的对比,以及对第二活跃期中强地震迁移特点的研究,对该区今后的地震活动趋势作出了估计。  相似文献   
250.
牛作民 《沉积学报》1993,11(1):121-127
作者通过研究,发现东太平洋洋底沉积物主要是由<0.063mm的伊利石、蒙脱石加混层矿物、高岭石、绿泥石粘土矿物和放射虫、硅藻等组成。具有碱性、比表面积大,离子交换容量大的特点。该成果无异为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分布区的大洋地质学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环境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