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29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探讨中医学“排邪反应”的理论渊源及概念拓展,认为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定义为疾病过程中,患者出现的可通过病机解释的非常规积极现象;狭义上指正确的中医治疗或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引起患者疑虑的机体不适类积极反应。认为“排邪反应”可作为疾病好转的临床征象,在正确把握基本病机的基础上应能被预测,或及时得以解释。同时,笔者从正确认识“排邪”的重要作用、与正邪交争的区别、重视机体自愈机制、警惕药邪和医过等方面对“排邪反应”的临床应用进行论述,以期将该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72.
目的:探讨中医个体化护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4 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观察比较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2组干预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BG、2hPBG、HbA1c、LD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医个体化护理模式能更好地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  相似文献   
273.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联合中医外治护理干预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76 例行鼻内镜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8 例。观察组应用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联合中医外治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嗅觉测试(CCCRC)评分、鼻腔纤毛传输速率(MTR)以及手术日恶心、呕吐、口渴、饥饿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SAS评分、CCCRC评分、MTR、手术日不适症状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循证的加速康复联合中医外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手术日不适症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促进鼻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74.
目的:研究分步法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 例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治疗组采用分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正骨外加四合一夹板固定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提携角减少度、肘关节伸屈受限度及肘内翻畸形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优良率达91.67%(55/60),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提携角减少度、肘关节伸屈受限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内翻畸形发生率治疗组为3.33%(2/60),低于对照组的16.67%(10/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分步法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显著,能降低肘内翻畸形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75.
依托“中医文化与健康”课程教学平台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建立并践行“思政-文化-科普-评价”多维互融的育人模式,即思政引领、立德树人,修身养性、文化铸人,健康科普、知识育人,全面全程、评价励人。通过不断实践应用该模型,取得了成效,获得了启示。目前,这种多维互融的育人新模式正逐步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276.
明末清初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本文通过查阅期刊论文、医家著作、医案医话等文献资料,分类梳理总结提炼,发现医家与社会各阶层人士(文人、佛教道教人士、西方传教士、达官显贵、商贾巨富)的交游对医家医德和医术的提高、著作的编纂及流传、知识体系的完善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开拓视野,触类旁通;著书立说,广为传播;取长补短,求同存异;中西汇通,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277.
目的:调查中医院校学生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就业意愿,为医养结合机构培育高质量中医医养结合人才及医养结合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湖南中医药大学300名中医药专业学生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2检验单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中医院校学生对医养结合机构就业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影响中医院校学生对医养结合行业就业最大因素为薪酬待遇、社会地位以及工作环境。结论:发挥中医药优势,培育中医药医养结合人才;医养结合机构应加强宣传,增加医养结合职业认同感;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提高中医药医养人才福利,吸引更多中医药学生从事医养结合服务职业,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278.
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于一体的(STEM)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战略。本文在全面梳理STEM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针对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不彻底、课程设置缺乏综合性、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导师创新指导能力不足的问题,探索STEM教育理念下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方法。主要方法有:构建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革新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完善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体系;运用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STEM教育人才评价体系;培养STEM教育师资队伍。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提升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专业建设,从而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79.
针对日语人才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主要存在的传播主体意识不强、日语水平不够、实践能力不足3个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医院校日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教学中加入“四个介绍”:中医药文化介绍、中医药基础知识介绍、中日医学交流史介绍、日本汉方医药发展现状介绍;采用“一个主体,两个结合,三个贴近”:以学生为主体,线上线下相结合、课上课下相结合,贴近教学对象、贴近教学目标、贴近实际运用;做到“三个融合”:与中医药文化的融合、与中医药词汇的融合、与医疗场景对话的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对日传播能力,以提高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80.
“治未病” 思想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现代理解,尝试将“治未病”思想应用于中医体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从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4个方面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和应用原则,通过多样且包含中医思想的手段参与体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构建独特的中医体质量管理模式,以期为体质量管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