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7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398篇
测绘学   296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195篇
地质学   1222篇
海洋学   295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71篇
自然地理   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4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6年   3篇
  1944年   2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5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01.
102.
沈其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资深院士。沈其韩先生1922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41~1946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46年8月~1949年4月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员和技佐;1949~1952年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1953~1954年任湖北大冶地质部429队工程师、地质组长、分队技术负责。  相似文献   
103.
在2011年12月27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提出要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来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  相似文献   
104.
《湖南地质》2012,(4):16-16
今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虽表决通过《关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但是在收获2291张赞成票的同时,也收到438张反对票,在10个草案中为最多。据报道,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赞成票和反对票数量分别为2391票与362票,2009年是2458张赞成票、  相似文献   
105.
云南新平县双沟蛇绿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双沟蛇绿岩由基底岩石、辉长—辉绿岩和玄武岩三部分组成。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双沟斜长二辉橄榄岩中存在地幔交代作用的证据,属于浸染橄榄岩(impregnated peridotite)。蛇绿岩岩石组合中缺少超镁铁质堆晶岩和席状岩墙群,而辉绿岩和玄武岩的化学成分与MORB相拟,表明双沟蛇绿岩的形成机制与大洋中脊环境类似,但岩浆房很小,扩张速度缓慢,推测相当于哀牢山古特提斯小洋盆扩张早期的裂谷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6.
裂谷模拟实验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陶明信  黄华芳 《地质论评》1989,35(4):359-365
选用多种松散材料模拟了“上涌型”裂谷的形成演化过程。详细描述了裂谷模型的变形特征与演化过程,着重讨论了边缘逆断层和下部陡立断裂的性质及成因机制,表明模型变形是在顶部拉伸、上部两侧挤压、中下部剪切的应力状态下所形成,且整个应力场随模型层的变形与边界条件的改变而演变。对模拟实验的相似问题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讨论,表明模型和原型在主要物理条件和变形特征方面都极为相似。最后,讨论了本模型实验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汾渭地裂缝与现代地震活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在汾渭地区出现地裂缝101处,其空间分布62%受活断层控制,20%是区域性黄土构造节理破裂面这些弱剪切强度带的扩展,18%是重力和湿陷等非构造型地裂缝。调查中发现,汾渭盆地中地下水位、水温异常、现代小震活动与地震活动都有4年一次的周期性起伏,它们是区域构造应力不断加强的信息。地下水对区域应力活动最敏感,故最早出现异常高潮,断裂再破裂并发震要有一定过程,而震源破裂传到地表造成地裂缝又要一定时间,所以汾渭盆地地震和地裂活动高潮分别滞后地下水异常1至2年。   相似文献   
108.
中国中元古代裂谷作用及其对层控铜矿床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中国几个重要的层控铜矿为例,并以东川式铜矿及其成矿构造背景——昆阳拗拉谷为重点,分析了它们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其它地质特征,指出它们均受裂谷—拗拉谷或类似的拉张-裂陷构造所控制,并归纳了这类矿床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09.
根据断层错动资料和小地震的平均震源机制解结果,运用弹性力学的叠加原理,对临汾裂谷作三维有限元模拟,反演其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临汾裂谷现今主要受南东东-北西西向引张力作用,辅之以北东-南西方向的挤压,同时在裂谷的中心叠加有底层拖曳的深部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在实测地表大地热流、岩石放射性元素含量以及生热率的基础上,作者计算了攀西古裂谷地区的深部热流值(q_r)及地壳上部放射性元素富集层厚度(D),即分别为38.4mw/m~2和15.7km。与世界上其它地区相比,本区具有较高的深部热流值和较大的D值。笔者进一步阐明,较大的D值是攀西古裂谷地区地壳分异程度差在地热上的反映,而较高的q_r值表明本区来自地壳深处上地幔的热量比较大,这与攀西古裂谷地区的整个地质发展历史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