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356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230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790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桩有效桩长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离心模型试验成果、超长单桩静载试验成果、工程实践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中,论证了普通单桩存在有效桩长。深入解释了有效桩长的含义,指出了与临界桩长概念有区别。在分析目前有效桩长定义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有效桩长定义。明确了研究普通单桩有效桩长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合理确定有效桩长就是合理设计桩长。  相似文献   
22.
浙江省攻克世界难题,在罕见的大面积高厚度软土地基上耗资600亿建成了一个“四小时交通圈”。  相似文献   
23.
慢地震慢前兆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岩石高温高压破裂实验与有机玻璃破裂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地震波形记录(观测资料)与试样破裂波形(实验资料)对比、地震前后定点应变与主破裂前后应变形态变化的对比,认为慢地震是临界或亚临界破裂或预先滑动所致,是低频应变波动。它是材料屈服、弱化或塑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而慢前兆则是临近大地震(大破裂)前出现的诸如形变、低频地震波(破裂弹性波)等的短期及临震前兆现象,它比较可靠。但由于许多岩石主破裂前并无明显的临界破裂或预滑动现象,也并非所有岩石都一定出现明显屈服,所以也并非每个地震前都有慢地震,因此,也就不一定都出现低频波动。从而,也并不一定都出现相同的短期、临震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24.
路用探地雷达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有效、无损、快捷、简便是公路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浅层勘探技术——路用探地雷达检测,以其无损、快捷以及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迅速应用于公路检测。本文对近年来路用探地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结构。就探地雷达在公路建设、维护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25.
城市火灾中关键气象因子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武汉市1980-1991年逐日火灾气象资料,分季统计逐个气象因子不同间人的火灾率序列,再作最佳曲线拟合和相关普查,结果表明,与火灾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依次为当天14时相对温度,气温日较差,连旰天数,当天最大风速。火灾率与相对湿度为负相关,与当天降雨量不相关,与其余因子为正相关,拟合曲线在火灾多发,少发处均具有明显的气象临界值。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临界自组织现象和重整化群方法的基本原理,对地震的自组织临界行为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并就这一领域中的一些概念和观点发表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7.
本文根据已有的建筑经验,应用明特林应力分布理论及双层地基概念和土的临界应力的分析,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沉降计算方法,并论证了在第三类土层排列区(即埋深30~40mm的⑦层粉砂层)超高层桩基设置的可能性,以大大减少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28.
灌注桩临界位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荷载传递法的理论计算和工程实测资料的分析,指出了灌注桩临界位移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从而为正确认识灌注桩的桩侧摩阻力和优化灌注桩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9.
朱雪芹 《黑龙江地质》1997,8(1):45-49,54
本文通过野外观测及室内试验,以及钻探取样分析,得出地质地貌条件决定入渗方式,将哈尔滨地区分为三个降雨入渗方式区,不同的降雨入渗区,决定了不同的入渗系数区,为准确地评价地下水资源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30.
沙地果树节水渗灌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荔克让  刘新民 《中国沙漠》1997,17(4):447-452
果树渗灌是灌溉水通过特殊的透性材料持续缓慢地渗入并浸润土壤,借助土壤毛管水运动原理向果树根系供水。干旱地区沙地渗灌能有效地减少地表蒸发、避免无效渗漏造成的水分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从而达到节水的目的。在沙地果园采用节水渗灌技术,比传统的大水漫灌和沟灌方式分别节水83.1%和6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