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林秋明  方永强 《台湾海峡》1993,12(4):365-368
在繁殖季节,给正在成熟的文昌鱼体腔注射GnRH-A,结果表明,注射激素后36h时,有50%文昌鱼产卵,未产动物成熟卵母细胞达95.5%。而对照组无任何动物产卵,成熟卵母细胞为55%,我们由引首次直接证实文昌鱼脊椎动物一样,GnRH-A是调控其卵母细胞成熟和产卵的重要激素。  相似文献   
82.
1991-1992年在青岛市黄岛区薛家镇唐岛湾进行了泥蚶苗种增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泥蚶天然苗种增殖的主要技术措施有:首先要留足亲贝,保证了1.8个/m2亲贝;其次是准确预报泥蚶产卵及幼虫附着期,然后及时采取平畦、挑沟、撒砂等措施人工改造滩涂环境,可使泥蚶附苗率增加达(17~56)×10^2。  相似文献   
83.
中国对虾雌虾的心率及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4月初在青岛近海捕成熟中国对虾雌虾,观察其在产卵期间的心率变化以及惊扰、温度、光照等条件对其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雌虾的心率在静态时约为38-75次/min,且与温度呈正相关;在受到惊扰时,心率急剧升至为静态水平的1.5倍,约30min后回落到静态水平,产有2-4h,雌虾心率开始逐渐升高,产卵时达到130-150次/min,约为静态心率的2-3倍,产卵后2-4h回落到静态水平,光心率  相似文献   
84.
美国红鱼繁殖习性及诱导产卵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亦称眼斑拟石首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原产于美国大西洋沿岸及墨西哥湾。此鱼肉质鲜美,生长迅速,是美国、台湾等地重要的养殖鱼种。1991年7月由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引进,1995年9月自然性成熟、产卵,在我国首次育出第一代红鱼幼苗。1996年、1997年和1998年连续3a,通过控制红鱼的饲养水温和日光照周期,成功地使其在2~9月份保持连续产卵。关于美国红鱼的繁殖习性和诱导产卵技术的研究,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1 材料和方法1 …  相似文献   
85.
准噶尔盆地东部棕尾鵟繁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5年4月至6月,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对棕尾鵟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棕尾鵟(Buteo rufinus)10个巢的观察,发现巢体大多在山体阴面.对棕尾鵟的26枚卵进行测量,长径是56.24 mm±2.58 mm,短径是43.10 mm±0.93 mm.通过对亲鸟孵卵及育雏情况的观察,此地区棕尾鵟的窝卵数2~4枚,孵化率是0.433,幼鸟成活率为0.692,棕尾鵟繁殖力为0.499.在研究中发现,巢内的毛皮、布片、塑料袋等铺垫物由于被风吹起盖住卵而导致亲鸟弃巢的现象严重.10只卵由于巢内铺垫物的覆盖而导致孵化失败.  相似文献   
86.
青海湖裸鲤是中国重要的内陆珍稀鱼种,在青海湖湖泊生态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繁殖环境是鱼类种群延续的关键因素,能获取青海湖裸鲤的繁殖环境参数和明确最佳产卵场,对于保护和扩大其渔业资源量也非常重要。本文尝试利用耳石的微区原位氧同位素组成分析青海湖裸鲤的繁殖特征,利用SHRIMPⅡ离子探针测定5尾青海湖裸鲤耳石微区原位δ18O组成,沿着最长生长轴到边缘打点,束斑直径大约25μm,束斑深度约2~3μm。分析结果表明,裸鲤耳石的δ18O值变动范围分别是-4.88‰~3.46‰、-0.28‰~3.91‰、-1.43‰~2.94‰、-1.81‰~3.35‰,并且耳石间歇带的δ18O值高于成长带。耳石间歇带是裸鲤在湖水中形成,而成长带是在河水中形成,上述结果与青海湖湖水的δ18O值显著高于河水的δ18O值一致,因此记录了裸鲤的洄游行为。核心区域差异性的δ18O值则反映了裸鲤的产卵地和水温状况,表明有的裸鲤在水温较低的河口产卵孵化,有的在水温较高的河流上游产卵孵化。与其他样品不同的是,其中1尾裸鲤耳石的δ18O变动范围是-9.36‰~-5.21‰,表明该裸鲤固定在河流里生长繁殖,不发生洄游行为。这一发现为...  相似文献   
87.
海参具有重要的海洋生态、食用和药用价值,目前我国野生海参资源严重枯竭,开展人工繁育是恢复海参种群资源的重要途径,了解海参产卵行为的调控激素对于开发人工注射催产药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海参中发现的可调控海参产卵行为的激素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深入揭示海参产卵行为的关键机制以及开发海参的人工注射催产药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人工养殖半滑舌鳎卵巢发育及其产卵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人工养殖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卵巢发育组织学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性成熟系数(gonadosomatic index,简称GSI)和肝质量指数(hepatosomatic index,简称HSI)的关系。结果表明,半滑舌鳎成熟鱼卵巢发育经历Ⅱ期、Ⅲ期、Ⅳ期、Ⅴ期、Ⅵ期,再到重复发育Ⅱ期;人工养殖条件下,3~5月份大部分鱼卵巢处于Ⅱ期,从6月份开始,其卵母细胞内开始沉积卵黄颗粒,9~11月份,卵母细胞内卵黄颗粒充盈整个胞质,基本达到生长成熟,排卵后至翌年2月份,卵巢进入了退化吸收Ⅵ期或重复发育Ⅱ期;繁殖期GSI达到最高峰;产卵后或重复发育Ⅱ期,GSI显著下降,此时HSI显著升高至全年最高峰;半滑舌鳎在1 a中只有1个繁殖期,进行分批产卵。  相似文献   
89.
自然海域中曼氏无针乌贼产卵亲体性成熟提前和小型化现象明显,这可能是一种适应性进化,人工干预背景下曼氏无针乌贼繁殖期行为的动态变化值得关注。2020年4-6月室内采用聚焦个体扫描法和定点连续记录法分别观察和记录了曼氏无针乌贼繁殖期的行为活动,并按其生活习性和行为的生物学功能等进行系统化分类,构建了繁殖期行为谱。结果表明,曼氏无针乌贼繁殖期行为谱主要包括三大类12种行为:(1)游泳行为主要分为前进和后退,繁殖期的雌性多处于静潜水底或静浮水中的状态;(2)捕食行为主要分为发现、定位、捕捉和咀嚼等系列动作,曼氏无针乌贼能够快速感知周围17.0-36.0 cm范围内的饵料,捕捉的有效距离为8.0-22.0 cm,能在2.0-10.0 s内完成对饵料的高效捕获;(3)繁殖行为复杂,主要分为求偶、伴游、交配、产卵等,其中求偶行为体现在雄性对雌性的自我展示、追逐配对和争斗护卫等过程,雄性在争斗护卫和伴游过程中的护雌行为尤为激烈。曼氏无针乌贼交配时采用"头对头"的方式,平均交配持续时间42.9 s。曼氏无针乌贼对产卵附着基有选择性且偏好于最初的附卵物,卵群对雌性产卵行为有诱导和刺激作用,每次产卵到附卵过程平均用时108.6 s。曼氏无针乌贼繁殖期行为谱特征的研究可为后续曼氏无针乌贼行为机制和基于全生活史的资源保护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