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36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948篇
海洋学   83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Frigg/Hiemdal成熟区位于挪威地区的象限25处,目前该区已有十个发现。大多数地区进行了三维地震勘探,这样的密度有利于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92.
93.
该文以济阳坳陷为例论述了陆相盆地沉积学研究及油气勘探的历程,探讨了沉积学研究与油气勘探的密切关系。礁灰岩的发现及粒悄碳酸盐岩分布规律的预测、河流相分布模式的识别、湖相侧向加积理论的深化、深湖浊积岩系列的建立以及箕状凹陷陡坡砂砾岩体的精细研究,都极大地扩大了油气勘探的领域,奠定了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理论基础,丰富了复式油气区勘探理论。  相似文献   
94.
以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31断块区沙二段、沙一段为研究对象,划分出17种沉积微相类型,详细描述了主要沉积微相砂体特征,阐明了沉积微相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区内主要为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随着湖平面的变化和沉积物供给的变化,三角洲由东北向西南不断推进或收缩。在纵向上可明显划分两个旋回,即沙二段从下到上由浅湖演变为三角洲平原,沙一段从下到上由浅湖演变为三角洲前缘。通过相控模型的研究,定量地讨论了沉积  相似文献   
95.
非均质储层流动单元的识别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是精细油藏描述的核心内容。揭示研究区储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各和异性,找出砂体展布、连通程度在纵、横向上的变化规律,对于研究流体在储层中的运动规律、合理划分开发层系、选择注采系统,预测产能与生产动态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为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进行二、三次采油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在传统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中,通常利用沉积序列或沉积旋回研究来进行储层分析,但这样的分层在储层模拟和开发当中表  相似文献   
96.
渤中25-1油田沙河街组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中25-1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其主力油层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总体上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通过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和测井解释等手段,对沙河街组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沙河街组沙三段为较深水湖泊环境下的浊积扇沉积,沙二段为扇三角洲沉积;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为混合孔隙、次生孔隙和原生孔隙,由于沙三段溶蚀孔隙发育较沙二段少,沙三段物性较沙二段差。结合储层试油结果,提出了低孔低渗储层宏观成因、微观孔隙结构和综合评价3种分类方案,总体上把储层分为好、中和差3类,对应产能分别为大于80 m3/d、介于10~100 m3/d之间、小于10 m3/d和微量或无产能。经过该油田沙河街组5口井、15个储层段的测试验证,储层宏观成因分类评价结果与实际试油结果符合率达到86.67%,微观孔隙结构分类和综合分类评价结果与实际试油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7.
裂缝性油藏控水堵水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油田逐渐进入后期开采,调堵井的数量不断增加,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高温、高盐以及裂缝性等恶劣油藏条件下提高采收率技术。目前凝胶类和颗粒类堵剂依然是裂缝性油藏化学调堵体系的主流;另外基于对水体分布、能量预测等油藏地质条件全面认识下的各种物理堵水技术也得到了较好应用。从裂缝性油藏控水堵水难点出发,介绍了国内外的配套技术,重点综述了恶劣油藏条件下的各种凝胶体系,并分析了提高凝胶体系热稳定性的研究思路,认为聚合物高温碳化作用对凝胶的使用有着变革性意义。用某种高吸水材料配成的软颗粒状凝胶完井液130℃高温下与低渗岩心动态污染时,在岩心端面形成强度高、韧性好的黄-黑色胶质暂堵层,极大地避免了漏失,降低了水相圈闭的损害,在中国东海天外天高温低渗气田A1s、A7完井中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另外,丙烯酰胺与丙烯酸叔丁酯的共聚物(PAtBA)用聚乙烯亚胺作交联剂的凝胶体系在国外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聚乙烯亚胺有着低毒、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研制出性能更优越的聚合物与之交联对未来的凝胶体系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最后从控水-堵水-治水整体思路出发,提出了对今后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98.
中国南方存在印支期的油气藏——Re-Os同位素体系的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开展富含有机质的沥青、原油等的研究,是确定油气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有效的但极富挑战性的新途径,在国内尚无研究实例报道。以我国南方最大的古油藏之一的麻江古油藏中的沥青为主要对象,采用Re-Os同位素方法试图限定油气的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研究表明,麻江古油藏的固体沥青Re、Os同位素质量分数分别在41.5×10-6~642×10-6和0.21×10-6~12.15×10-6之间,N(187Re)/N(188Os)比值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大,在270.90~4074.99之间,Os同位素组成指示中等放射成因,其N(187Os)/N(188Os)比值在0.3400~3.6557之间变化。所有沥青样品的模式年龄在28~144Ma之间变化,集中在85Ma左右。通过沥青Re-Os同位素研究,结合详细地质资料,认为麻江古油藏的成藏时间为印支期—早燕山期(144Ma之前),而油藏破坏时间为燕山晚期即85Ma左右。  相似文献   
99.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岩性油藏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为指导,对姬塬地区长8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和小层砂体的划分,在此基础上编绘出长8油层组顶面构造图及等时条件下小层砂体的平面展布图。编图发现,研究区长8顶面为具多个鼻状隆起的西倾单斜,油层的发育多与鼻状构造有关,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岩性油藏。自身具备良好生烃能力并紧邻长7油层组优质烃源岩、稳定的三角洲砂体、西倾单斜及鼻状隆起的构造背景是长8油层组形成岩性油藏的必要条件,长8油层组下部地层较上部地层、研究区西部较东部更容易形成岩性油藏,同时西部储层明显优于东部储层。  相似文献   
100.
黄骅坳陷高尘头地区东营组油藏是顶油底水深盆油藏.在对该地区深盆油成藏机理及控制因素综合研究基础上,运用储层物理模拟实验,深入分析储层均质和非均质砂层油气运移和聚集机理.物理模拟实验证明,各砂层渗透率和厚度差异对油的运移方向、路径和充注层位是重要影响因素,同时验证储层非均质性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