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13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基于Dial分流的陆上交通应急疏散模型的优化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08年各大自然灾害造成大量人群滞留的状况,提出了基于陆上交通的Dial分流优化模型,该模型对Dial分流模型的路径选择运用最短路径进行优化,根据交通网络的复杂性和交通状况的随即性的特点对交通量进行宏观分配。并以此优化模型为基础,基于陆上交通网络数据库,利用C#和GIS组件supermap开发实现广州市雪灾应急疏散系统。该模型可为应急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规划设计和实时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利用和合理选用起算数据,按照技术要求,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四等水准测量方式布设控制网和RTK动态测量技术、全站仪进行地形和管线测量,以及内外业一体化成图方式进行方案设计,并对作业中的技术指标及注意事项作了阐述,从而有效指导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快了作业进度,提高了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83.
长江口南北槽分流口动力地貌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汊口的地貌演化格局对于三角洲建造和下游河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长江河口的第三级分汊口(南、北槽分流口),形成历史较短,但又经历了长江口最大的水利工程(北槽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故该分流口的变化是近年来长江河口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基于近50 a的地形、流域入海水沙和南北槽落潮分水分沙比等数据,探讨了南北槽分流口的动力地貌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在1998年前,长江口南北槽分流口经历了由不稳定—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阶段,其中分流口沙洲洲头出现下挫—上提—下挫、主泓线则经历分流口南侧—北侧—南侧的周期变化,河槽断面由U型发展为W型.(2)长江大洪水是导致分流口地貌格局出现变化的动力因素.在洪水发生的间歇期,分流口地貌则处于由不稳定向相对稳定发展的调整阶段.(3)1998年修建沙洲洲头潜堤工程后,沙洲洲头出现上提—下挫—上提的微弱变化,但总体上沙洲头向北偏移,这导致进入北槽的分水分沙比有所减小.(4)自2002年以来,沙洲洲头因分流口的淤积而缓慢上提,潜堤北侧北槽上段淤积加重,潜堤南侧尤其紧贴潜堤部位侵蚀加剧,南槽分水分沙增大,分流口落潮冲刷槽进一步向南槽发展.  相似文献   
84.
以银川市西夏区为例,利用GIS对POI(兴趣点)数据和道路缓冲区进行空间关联,识别城市各功能区,借助手机信令数据对城市功能区和人口空间分布数据进行匹配,推算人口时空分布变化;在此基础上,根据容纳性、可达性和就近性原则对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重新规划,解决应急避难场所目前存在的布局不合理问题。结合现有资源经定量分析,新增两处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可有效缓解破坏性地震发生时应急避难场所的超负荷和供需矛盾问题。此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分析、科学布局规划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85.
手机信令数据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成本低、时空精度较高、稳定实时追踪等优势,能够有效识别大规模人群的空间活动和出行特征,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交通大数据类型之一。文章在手机信令数据的分类和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其在职住空间关系和交通出行行为研究中的技术应用,随后结合上述应用成果和已有文献对其在交通碳排放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和场景进行了探讨,最后总结了手机信令数据在职住空间、出行行为和交通碳排放研究中的应用框架、应用机遇与挑战以及未来研究内容与技术创新方向。目前,手机信令数据在职住空间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职住地识别、职住关系和通勤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解析,在出行行为领域中的应用包括驻留-出行识别、出行方式和路径识别,以及人群移动普适规律解析。以上技术应用能够有效服务交通碳排放领域研究,为交通碳排放测算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居民出行行为对交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奠定了基础。未来,相关研究应进一步关注长时序动态追踪、大范围对比分析以及人口和交通新现象研究,并注重多源数据的融合、传统方法与机器学习的结合以及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  相似文献   
86.
本文在简要介绍气象部门社会公益研究院所改革在明确战略定位、增强创新能力、转变运行机制、企业转制和人员分流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取得领导、组织和配套措施经验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建立和完善理事会决策、科学指导委员会咨询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的新型管理体制,实行“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强考核工作和三元工资改革,完善配套管理办法、人才引进和流动政策等方面改革的主要举措,并简要分析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7.
何书会 《水文》2000,20(1):51-52
汊道型河道是平原区常见的一种河床形态,研究汊型河道的水面线及分流比是在汊型河道上设计交叉建筑物的必要依据。以沙河为例,采用“96.8”洪水调查资料,对汊道型河道的水面线及两汊分流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汊道型河道水面线及分流比的计算方法,介绍了各有关要素的确定。  相似文献   
88.
罗启后 《沉积学报》2015,33(5):845-854
上世纪80年代初笔者根据现代长江三角洲考察中发现的"海进河床充填砂体",结合其他考察资料和古代砂体特征,建立了"水进型三角洲"模式。30余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这个模式是正确的。目前普遍使用的"水下分流河道",经长江三角洲、云南洱海、内蒙岱海等现代沉积考察和大量卫星照片分析表明并不存在。而据旋回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等理论分析,水进型沉积是广泛发育的,水槽模拟实验也证实有水进期三角洲发育,因此笔者认为应以水进河床砂微相取代现今普遍误用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微相。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的须二、四段巨厚且大面积分布的砂岩是由三角洲平原各分支河道(分支河道砂)、前缘河口进积型(河口坝砂)和退积型沉积(水进河床砂)反复叠加,加上河道侧向迁移摆动与各个三角洲体相互拼接连片而成的。水进型三角洲多形成于湖、海水面上升期,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特殊地质事件、地形地貌以及沉积速率等都可能引起水面升降,当水面上升时常常形成水进型沉积。  相似文献   
89.
焉耆盆地宝浪油田含油气层段位于中生界下侏罗统三工河组(J1s),为典型的浅水缓坡型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储层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粒度概率曲线以牵引和悬浮二段式为主,C—M图以PQ段和QR段为主,宝浪油田侏罗系三工河组划分出12种有成因意义的岩石相,采用Coleman的方案将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划分为:上三角洲平原(洪水线之上)、下三角洲平原(枯水线-洪水线之间)和水下三角洲平原(枯水线之下)3个亚相带。研究区主要发育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决口水道(扇)微相、溢流沉积微相、滨湖沼泽沉积微相,河口坝微相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占研究区储层的90%以上,根据砂体的岩石相组合、冲刷程度、水流能量大小的变化规律,其又可分为:充填河道、废弃河道、进积河道3种基本类型。储层物性以废弃河道为最好,单井油气产能亦最高,充填河道次之,进积河道和决口水道(扇)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90.
交叉裂隙作为裂隙网络的基本结构是控制场地尺度非饱和渗流特性的关键。随着流量的减小,交叉裂隙非饱和渗流将从连续、稳定的线状流转变为非连续、非稳定的滴状流,但目前对后者的研究还很少。在滴状流条件下,开展了交叉裂隙非饱和流动特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发现了交叉裂隙滴状流存在毛细力驱动以及重力与毛细力联合驱动两种分流驱动模式。基于瞬态静力平衡方法,提出了一套液滴分流理论及计算模型,实现了动态分流过程的定量化描述与预测。结合模型预测与可视化试验,详细探究了两种模式下液滴的分流过程,阐明了动态分流行为受重力、毛细力、黏滞力共同控制的细观机制,并揭示了液滴长度、裂隙倾角、通道中液体的累积等因素对界面流速、分流体积比例的影响。研究成果为低流量、低饱和度条件下非饱和裂隙岩体渗流的预测与控制提供了理论及试验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