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评价羚珠散治疗小鼠癫痫发作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5只。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的方法制备癫痫模型,给药组每次造模前30 min灌胃羚珠散(剂量:1500 mg/kg)进行预防给药,每2 d重复一次造模和给药,共进行3次;正常组给予同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通过Racine评分评价造模后小鼠癫痫发作情况,于末次注射24h后分离各组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通过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小鼠Gabbr1和Kcnt1基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acine评分模型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01),给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001);HE染色切片显示,药物作用后可以有效减少海马体组织细胞的损伤,与正常组接近;给药组海马组织中Gabbr1基因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335),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cnt1基因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39)与正常组(P=0.006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给药组中,小鼠海马组织Gabbr1和Kcnt1蛋白表达程度高于模型组(PGabbr1=0.0194,PKcnt1=0.0037)与正常组(PGabbr1=0.0094,PKcnt1=0.0255)。结论:羚珠散具有预防和抗小鼠癫痫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钾离子通道KCNT1介导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治疗儿童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功能性腹痛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复发率治疗组为6.9%,对照组为2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腹痛程度,复发率较低,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观察分骨、折顶手法整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尺桡骨中下段骨折患儿采用分骨、折顶手法复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随访3个月,参照复位标准及Berton标准对复位效果及功能恢复进行评价。结果:解剖复位24例,近似解剖复位10 例,功能复位6 例,复位不良2 例,复位成功率为95.24%(40/42);骨折均在4~6周内愈合,根据Berton标准,优23例,良11例,可6 例,差0 例,脱落2 例,优良率为80.95%(34/42)。结论:分骨、折顶手法整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中下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率高、血运及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单后托夹板外固定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早期肘内翻的影响。方法:将66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单后托夹板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四合一小夹板固定。对比2组在骨折愈合各阶段中Baumann角及提携角的角度变化情况、肘内翻发生率、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复位后3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角度丢失值分别为(5.60±5.42)°、(8.24±6.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提携角角度、肘内翻发生率及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为9.09%(2/33),对照组为51.52%(1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骨折早期维持Baumann角这一安全性控制指标后的单后托夹板固定对于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早期肘内翻畸形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首先给予开塞露通便治疗,而后运用四磨汤口服液及妈咪爱治疗,同时结合饮食调理及排便习惯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辅助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儿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辅助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疗效良好,操作简便,患儿及家属均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联合盐包热熨预防儿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 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60 例。对照1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2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予中药敷脐干预,观察组在对照2组基础上予盐包热熨干预。观察3组患儿胃肠道反应的发生情况、胃肠道反应的有关症状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从输液耗费的时间、输液过程的不良反应、输液治疗依从性、人文关怀、舒适度5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胃肠道反应总发生率观察组为8.3%(5/60),对照1组为38.3%(23/60),对照2组为25.0%(15/60),3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1、2组,对照2组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联合盐包热熨能降低儿童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提高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壮药食疗复方红根粳米粥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壮药食疗复方红根粳米粥。观察2组在治疗后3、6、12个月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8)的变化。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脱落2 例。治疗后12个月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4%(37/38),优于对照组的84.2%(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3、6、12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治疗组治疗6、12个月后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组内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IgG值,3、6、12个月IgM值,12个月IgA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6、12个月IgG、IgM值,治疗后12个月IgA值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CD4、CD8治疗后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长期服用壮药食疗复方红根粳米粥可提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功能,对机体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