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333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51.
6种鱼类病原菌的免疫反应分析及其检测免疫芯片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LISA、Western-blot及Dot-blot方法,分析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荧光假单胞菌(Psedo-monas fluorescens)及海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6种养殖鱼类病原菌与其兔抗血清之间的免疫反应。结果显示,ELISA、Western-blot和Dot-blot 3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各菌株抗血清与相应的抗原菌株间的反应最为强烈,各菌株与其他细菌兔抗血清间有程度不等的交叉反应。基于以上结果,采用6种病原菌的兔抗血清作为捕获抗体构建了其免疫芯片,确定了检测结果的判读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性应用,结果显示,该芯片可以用于病原菌的准确检测,对分别注射感染不同病原菌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取样检测的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452.
研究了凡纳滨对虾血细胞的体外免疫活性保存技术。结果表明:4种保存液(CM、AC、MBHSS、M199)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数量、存活率和酚氧化酶原级联系统胞吐影响显著(P0.05),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4种保存液各处理组血细胞数量、存活率和丝氨酸蛋白酶原、酚氧化酶原活力逐渐下降,而酚氧化酶活力逐渐升高。在60min内CM处理组血细胞数量、存活率显著高于MBHSS和M199处理组,而CM与AC处理组在40min内无显著性差异,60min时CM处理组血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AC处理组,而血细胞数量无显著差异;在0~20min内CM处理组丝氨酸蛋白酶原、酚氧化酶原活力均高于其它处理组,释放的酚氧化酶活力则低于其它处理组,而在40~60min内CM处理组与其它处理组各指标差异显著。同时在0~40min内CM处理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60min时差异显著。由此可见,CM缓冲液可作为凡纳滨对虾血细胞体外免疫活性的保存液,而且体外实验应在40min内完成。  相似文献   
453.
采用TRIZOLReagent提取厚壳贻贝血细胞总RNA,分离纯化mRNA,在此基础上以pCMV sport6质粒为载体通过Gateway技术构建了高质量的厚壳贻贝血细胞cDNA文库,以期获得厚壳贻贝血细胞的EST序列标签以及可能的免疫相关功能基因序列。从文库中随机挑选28个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及在线BLAST分析。结果表明,在28个随机克隆中,有4个克隆为rRNA基因,7个克隆为未知基因,推测是新基因,17个克隆为功能基因,包括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热休克蛋白,金属结合蛋白,肌动蛋白等。以上研究结果为筛选厚壳贻贝免疫相关的新基因,深入研究厚壳贻贝免疫相关因子的分子多样性及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54.
饲料中铁对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铁对美国红鱼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免疫反应(血清溶菌酶活性、总补体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组织中铁积累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各饲料组美国红鱼的成活率(93.33%-95.00%)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铁含量在327.2、368.1mg/kg时饲料效率显著高于285.3、303.5、443.7mg/kg组(P<0.05);随着饲料中铁含量从285.3mg/kg增加到327.2mg/kg,美国红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而饲料中铁含量达到443.7mg/kg之后,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下降;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通过回归拟合分析美国红鱼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铁含量为330mg/kg左右。各饲料组肌肉中铁积累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铁含量从285.3mg/kg增加到443.7mg/kg,美国红鱼肝脏中铁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饲料铁含量在368.1mg/kg时血清溶菌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285.3、303.5、327.2mg/kg组(...  相似文献   
455.
We evaluated the immune response to infection with a pathogen in large yellow croaker(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The fish were given an intraperitoneal(i.p.) injection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or sterile sea water(control).We collected blood sera from the fish 0.17,1,2,4,8,12,or 16 d after injection(dpi).We measured tyrosinase activity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lysozyme,NOS,and antibodies.Serum tyrosinase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0.17 and 4 dpi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peaked at 8 d...  相似文献   
456.
λ-卡拉胶降解组分的分离纯化、抗氧化及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离子交换纤维素色谱DE52柱对微波降解所得λ-卡拉胶(PC2)进行分级,得到3个λ-卡拉胶降解组分(CF1、CF2、CF3).同时,通过光度法研究了CF1、CF2和CF3清除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和H2O2的活性及体外免疫活性.结果表明,3个多糖组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自由基及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中,硫酸基含量高的CF3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CF1、CF2、CF3清除·OH、O2-·和H2O2的IC50值分别为:0.217、0.619、0.087 g/L,0.166、0.214、0.0190 g/L和0.602、1.060、0.261 g/L),而分子质量较小的CF1具有较好的体外免疫活性,说明λ-卡拉胶的生物活性不仅与硫酸基含量有关,还与分子质量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457.
柴胡对美国红鱼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添加2% 柴胡 ( 水提物 ) 的配合饲料饲喂规格为63 g ± 0.76 g 的美国红鱼,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研究了柴胡对美国红鱼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柴胡后的第3 d,白细胞吞噬百分比 ( PP ) 和吞噬指数 ( PI ) 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 P < 0.01 ),而在停药 7 d 后, PP 和 PI 逐步下降,但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01 );投喂中草药制剂后,实验组美国红鱼的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步升高,投药后第 14 d 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 0.05 ),蛋白质含量于投药后第 7 d 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 0.05 ),停药后均开始下降.整个投喂中草药制剂及停药 7 d 后,实验组美国红鱼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 P > 0.05 );投药 28 d 后,利用哈维氏弧菌人工感染美国红鱼,实验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高达 75% .柴胡具有较突出的促进美国红鱼免疫机能的功效.  相似文献   
458.
赤潮藻鉴定与定量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于形态学差异的图像识别技术、基于核酸分析的检测方法、基于免疫分析的检测方法、基于特征色素的方法和基于光学特性的方法5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回顾了有关赤潮藻定性鉴定和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59.
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主要包括抗生素、内分泌干扰物、全氟或多氟化合物等污染物质,这些污染物通过径流、扩散、渗透等多种途径进入水体环境。由于新污染物多具有生物累积性、生物毒性及环境持久性等特征,对水生生物、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存在环境风险,因此,国家对其污染现状开始进行调查。随着中国新污染物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的开展,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近年文献重点评述了水环境中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性能和优缺点作了对比。结果表明:(1)目前新污染物的检测方法以大型仪器检测方法为主。仪器检测方法的检测浓度低、精度高,对设备的要求高,从采样到测试分析得到结果的周期长,不适用于新污染物的现场快速检测。(2)传感检测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逐步应用于新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其中电化学传感器和酶联免疫分析法相对成熟,应用较多,具有设备简单、检测时间短,灵敏度和精确度良好等优点,可开展现场快速检测。本文认为,(1)快速检测技术多针对单一污染物进行检测,而实现同时检测多种污染物质还需进一步研究;(2)多种检测技术相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检测效果,是未来新污染物检测的发展方向;(3)利用...  相似文献   
460.
为探究微塑料对牡蛎免疫力的影响,该研究对近江牡蛎(平均壳长:6.6cm)采用壳内推注的方式注入不同浓度的聚苯乙烯微塑料(0.05、0.5、5 mg·L–1,以无菌生理盐水为稀释液),分别胁迫24 h、48 h和72 h后,检测分析牡蛎鳃组织的免疫指标(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胁迫24 h后,微塑料浓度对AKP的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SOD、AKP和结构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呈现明显的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胁迫48 h后,微塑料浓度上升导致A-chE活力显著下降(P<0.05), CAT、SOD和AKP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胁迫72 h后,微塑料浓度的升高, AKP和AChE的活力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而SOD、CAT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力与之呈现相反的趋势,显示先升后降的趋势。随时间和浓度的增长, MDA处于一直上升的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微塑料可使牡蛎产生免疫应激反应,且胁迫时间越长,牡蛎免疫应激反应越剧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