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2篇
  免费   2478篇
  国内免费   3234篇
测绘学   1806篇
大气科学   2200篇
地球物理   1671篇
地质学   9389篇
海洋学   2653篇
天文学   69篇
综合类   1899篇
自然地理   3747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83篇
  2022年   622篇
  2021年   652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640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529篇
  2014年   1087篇
  2013年   802篇
  2012年   1004篇
  2011年   1012篇
  2010年   1031篇
  2009年   1096篇
  2008年   1089篇
  2007年   959篇
  2006年   1077篇
  2005年   1032篇
  2004年   878篇
  2003年   840篇
  2002年   881篇
  2001年   819篇
  2000年   562篇
  1999年   553篇
  1998年   583篇
  1997年   583篇
  1996年   481篇
  1995年   451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320篇
  1992年   329篇
  1991年   284篇
  1990年   287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据估计 ,深海有孔虫种的交替速率为2 %/Ma ,比新生代浅水底栖(5 %/Ma)或者浮游有孔虫(11 %/Ma)明显偏低。白垩纪—第三纪边界(65Ma)或附近的事件引发了陆地和浅水以及部分半远洋生物的灾难性绝灭 ,但是对深海底栖有孔虫的影响很小。大部分深海有孔虫绝灭(30 %~50 %的种消失了)出现于晚古新世冰后高温期(LPTM ,55Ma) ,它起因于贫氧、温暖的侵蚀性底层水以及同时发生的表层生产力的变化。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36~30Ma)和中中新世也发现了深海底栖有孔虫的种类交替增强有全球蔓延的趋势。对中…  相似文献   
143.
144.
145.
北大西洋海流是大洋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热带的热量从墨西哥湾传输到北大西洋北部。这些热量被释放进向东移动的气团中,极大地改善了欧洲北部的冬季气候。我们通过模式模拟预测出:随着CO2浓度的持续增加(IPCC第3个评价报告:气候变化,2001),下个世纪的大洋循环会极大地减弱。自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我们开始观察到由于来自Nordic海的流量减少,北大西洋北部的海水不断淡化(Hansen等,2001;Dickson等,2002)。  相似文献   
146.
2008年,浙江省舟山市这个千岛城市将成为半岛城市,其海岛经济也将向半岛型经济转变.实现这个经济转型,首先全市上下应提高思想认识,其次三大产业的发展上要有新调整,在主攻海洋经济时,应将长三角和全国作为发展的腹地,凸现半岛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还应处理诸如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7.
云贵高原晚新生代孢粉植物群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依据20多个剖面(钻孔)近700个样品的孢粉资料及古地磁极性年表建立了云贵高原4Ma以来的孢粉时间序列,并划分了四个区域孢粉组合带,17个孢粉组合亚带。依据孢粉混杂堆积的出现,认为云贵高原的上升始于2.8MaB.P.,加剧于0.8MaB.P.前后。前期地形相对高度<1000m,后期相对高度达1500m;地貌经历了开阔盆地-低洼盆地-山地湖盆-高山湖盆的演化。气候经历了古季风、现代季风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8.
黄海海洋环境调查及其主要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49.
陈祥锋  刘苍字等 《海洋工程》2001,19(3):96-101107
选取连云港南部近岸带南北不同岸滩4个典型断面的样品点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研究区控制泥沙交换和冲淤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为潮流作用和潮流波浪混合作用,据此,尝试建立冲淤变化的协方差数学模型,经过对计算结果显著性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研究区域的冲淤趋势为、整体冲淤平衡,局部略有冲刷”,从北到南,依次出现淤积平衡,冲淤平衡,冲刷平衡三种较为稳定的自然冲淤环境。  相似文献   
150.
海南岛三亚滨珊瑚生长率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海南岛三亚不同珊瑚岸礁区两个不同生长年取滨珊瑚样品的生长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冬季生长率低,春季至秋季生长率高,并获取了滨珊瑚的季节生长率时间变化序列,珊瑚生长率与主要环境因素的对比表明,滨珊瑚的生长率主要与海水温度相关,而与降水和日照时数的相关性不明显,春季和夏季的生长率与冬季和早春(12~3月)的海水温度相关,其他季节的生长率与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关系不明显,初步认为低海水温度及三亚岸礁区浓珊瑚季节生长率变化的主要环境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