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6篇
  免费   552篇
  国内免费   895篇
测绘学   675篇
大气科学   980篇
地球物理   516篇
地质学   1204篇
海洋学   605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294篇
自然地理   89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中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于2003年7月15日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大连出发,9月26日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回国。参加本次科学考察的中外科学家、后勤保障人员共108人,是近10年来国际上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一次北极考察,获取了大量科学数据,不仅为了解北极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影响起到积  相似文献   
22.
江茹 《海洋信息》2002,(4):31-31
最近,由欧盟(则资助的研究项目(Parforce)研究人员发现了海洋藻类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项目研究人员发现,从海洋藻类及浮游生物释放的碘蒸汽,在海面上浓缩,形成对抗地球变暖的悬浮微粒。此悬浮微粒对地球气候变化及降  相似文献   
23.
大型海藻龙须菜与锥状斯氏藻间的营养竞争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生物和化学方法研究了大型海藻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与赤潮生物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 (Stein) Loeblich Ⅲ)共培养时二者的生长情况,以及二者之间营养盐NO-3、PO3-4竞争的情况.结果显示,两者共培养时,由于龙须菜的影响,锥状斯氏藻的生长周期以及所能达到的最大细胞密度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所下降,且受抑制程度随龙须菜起始密度的增大而增强;而锥状斯氏藻对于龙须菜的生长不构成明显的影响.当龙须菜起始密度较低时(0.2、0.1gFW/L),共培养组微藻细胞密度的下降是因为水体中NO-3的耗尽;当龙须菜起始密度较高时(0.5gFW/L),共培养组微藻细胞密度的下降可能是因为龙须菜与微藻之间的“互荫效应”,或者龙须菜能够分泌出足够浓度的克生物质所致.龙须菜可作为有效吸收营养盐的大型海藻,用以降低近海水域富营养化程度及有害赤潮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24.
25.
26.
陆坡上水合物矿床中甲烷(CH4)的灾难性释放已显著干扰了古新世/始新世温度最高(PETM)期(约55.5Ma)的全球气候和碳循环。我们调查了所有PETM期古温度和古二氧化碳替代矿物是否与假设考虑大量增加的甲烷散发到大气圈的影响相一致。  相似文献   
27.
详细介绍了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原理和钻孔岩性自动识别过程,给出了神经网络模型在钻孔岩性自动识别过程中的有效性实例。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组织能力、自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容错能力;与BP算法相比较,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且不需要已知的先验信息而自动确定分类类别。钻孔岩性识别结果与岩心地质编录的对比试验表明,在砂岩型铀矿测井数据的解释中,应用自组织竞争人工方法可较好地完成钻孔岩性自动分类。  相似文献   
28.
潘希  李晨 《中国测绘》2008,(1):86-87
“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已经跳出了大学和科研单位,从科学研究走到了政府非常重视的层次。而且这不仅是在一个区域、一个国家,因为这项技术带来的变革是很多技术达不到的。在全球范围内,这个热潮越来越高涨。”近日,在第十六届全国遥感技术交流大会上,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主任郭华东提出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29.
在干旱气候背景下常常有风尘物质的释放和传输,风尘沉积被认为是干旱环境变化良好的地质记录。在亚洲中部和中国北方,大面积的干旱区被沙漠戈壁覆盖,这些地区是粉尘物质的重要源地,释放的风尘物质影响局地和区域环境,并通过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影响更大空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因此,亚洲中部干旱气候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发展趋势一直受到重视。长期以来,关于晚新生代亚洲中部干旱气候发展的驱动机制至少有两种解释:一是青藏高原的隆升控制着亚洲中部的干旱化过程,随着高原的阶段性隆升亚洲干旱气候逐步增强;二是晚新生代全球变冷直接驱动着亚洲变干,全球变冷是主导因素。中国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堆积的黄土-红粘土序列是指示亚洲干旱化过程良好的地质记录,通过对新获得的风尘堆积记录的分析,发现在晚新生代中国风尘堆积的时空演化与全球变冷有较好的对应,全球变冷可以促使亚洲中部干旱气候发展并加强粉尘活动,而青藏高原隆升的幅度和时间还不清楚,进而认为是全球变冷而不是青藏高原隆升直接驱动亚洲内陆的阶段性变干。基于这些结果,我们认为以前关于青藏高原隆升影响全球气候的结论可能高估了青藏高原在地球环境演化中的作用,关于高原隆升直接驱动亚洲干旱化的结论还需要检验。  相似文献   
30.
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气候演变研究的最大突破,在于地球轨道变化驱动冰期旋回的米兰柯维奇理论。然而近年来学术界对热带过程和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研究进展,暴露了传统的轨道驱动理论存在着对低纬区和碳循环在全球气候系统中作用估计不足的严重缺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大洋碳循环与气候演变的热带驱动"拟以南海与西太平洋暖池的深海记录为依据,进行全球性对比和跨越地球圈层的探索,通过观测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的结合、地质记录与现代过程的结合,检验和论证大洋碳储库长周期变化机制的假说,对于不同时间尺度上低纬过程如何通过碳循环在全球气候环境演变中的作用,实现理论上的突破。同时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目的、科学意义、关键科学问题及预期目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