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188篇
地球物理   101篇
地质学   237篇
海洋学   60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1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川藏公路(西藏境内)泥石流防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川藏公路 (西藏境内 )近 10年来几个典型泥石流、滑坡调查整治作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32.
利用一种新的多变量分析工具——典型对应分析(CCA), 有效地揭示了青藏高原45个湖泊表层沉积硅藻种群与水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12个水环境指标中, 水深, 电导率(conductivity), Cl-, Mg2+, K+和pH值能够用于硅藻数据的解释, 具有独立解释的显著性(p<0.05). CCA前两个轴(l1=0.34, l2 = 0.27)捕捉了16.1%的硅藻数据信息, 解释57.4%的硅藻与环境指标关系, 多余环境变量和异常样品的删除并没有对硅藻数据的解释造成多大的影响. 分析表明, 水深和盐度是影响青藏高原硅藻分布的两个重要的环境要素梯度, 水深梯度主要与轴1相关, 矿化度, Cl-, Mg2+和K+则与前两个轴均相关, 代表了盐度变化的方向. 硅藻-环境模式的确定, 为硅藻-环境指标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3.
SVD方法在气象场诊断分析中的普适性   总被引:59,自引:6,他引:59  
丁裕国  江志红 《气象学报》1996,54(3):365-372
本文首次从理论上推导证明两个气象场的奇异值分解(SVD)在气象场时空分布耦合信号的诊断分析中具有普适性。结果表明,两个场的SVD求解准则不同于典型相关分析(CCA),且CCA模型可视为SVD之特例,尤其当各个场经PCA滤波后,其CCA完全与SVD等价。SVD分析的结果不但可完全代替CCA,且计算更简便,所得耦合信号的物理解释更清晰,特别适合于大尺度气象场的遥相关型研究。  相似文献   
34.
试探赣中地区金的成矿条件与找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静 《江西地质》1992,6(2):115-122
  相似文献   
35.
典型类比分析法的原理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以我国隧道工程应用新奥法的典型工程经验和原位测试资料为基础,综合应用系统科学、工程地质力学和岩石力学方法,阐述在隧道工程锚喷支护设计与施工中,普及应用围岩稳定分析预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典型类比分析法的提出、原理框架与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36.
利用2017年1月—2019年12月太原地区逐时气象资料,分析了能见度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特征,并对两次低能见度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能见度预报模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从空间分布看,太原北部能见度明显高于南部地区。从时间分布看,太原地区平均能见度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日间最低值出现在06:00(北京时,下同),冬季略向后推移,最高值出现在15:00前后。(2)2017—2019年太原地区低能见度分别出现93、84、79 d;低能见度发生时,干霾、湿霾发生频率分别为59.27%、40.73%;湿霾发生时,能见度降低更加明显。(3)所选个例中,能见度均随各影响因子有所起伏,干霾、湿霾过程中能见度分别与颗粒物浓度、相对湿度变化一致。(4)采用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太原地区能见度预报模型,预报模型相关系数为0.81,均方根为4.43 km,平均绝对误差为17.39%,轻微级能见度的TS评分为87%。神经网络方法对太原地区能见度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作攀枝花市雨季开始期预报试验,选择1965~2001年的海洋特征指数、500hpa环流指数、太阳黑子数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典型回归模型。再以典型变量作为预报因子,用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分别建立各站的预报模型,用2002~2004年的资料进行检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预报效果较好,典型回归模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8.
利用典型相关分析作攀枝花市雨季开始期预报试验,选择1965~2001年的海洋特征指数、500hpa环流指数、太阳黑子数作为预报因子,建立典型回归模型.再以典型变量作为预报因子,用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分别建立各站的预报模型,用2002~2004年的资料进行检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逐步回归和最优子集回归预报效果较好,典型回归模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9.
中国冬季气温的集合典型相关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欧亚大陆地面温度、北半球500 hPa高度、热带印度洋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以及北太平洋SST为预报因子,通过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简称CCA)建立预报关系,然后用集合典型相关分析预报(ensemble canonical correlation prediction,简称ECC)方法预报中国冬季气温,并分析预报技巧及进行独立样本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预报因子对各个地区有不同的预报技巧,以欧亚大陆地面温度为预报因子预报技巧较高,而ECC模式对中国冬季气温有更好的预报能力,预报技巧高于任何一个单因子场的CCA预报;采用回归法的集合平均比简单的等权集合平均预报技巧更稳定.  相似文献   
40.
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存在着大量两个变量场之间的相关问题,本文利用场相关理论分析了四川6~8月降水场与16个环流指数的相关关系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1~5月的环流因子中,亚洲经向环流指数、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北半球极涡中心强度是影响四川汛期降水的最显著因子2)1~5月环流指数对四川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是东西振荡分布3)四川主汛期降水变化的敏感点在康定、雅安和广元、内江4)4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西伸明显,汛期川西北产生多雨, 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偏北西伸,则汛期川南多雨6)亚洲经向环流对四川降水的影响主要是一致性分布,而且在相关性上主要是正相关7)前期(1~5月)环流指数与夏季降水场的相关关系中,4月和5月的典型变量时间序列存在11年的周期,其余都无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