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9篇
  免费   737篇
  国内免费   495篇
测绘学   285篇
大气科学   242篇
地球物理   1275篇
地质学   840篇
海洋学   1773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396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樊海平 《台湾海峡》2004,23(4):500-506
由吡喹酮和克螨特组成的复配制剂对小球藻、轮虫、蚤状溞、水蚯蚓和卤虫的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复配制剂对轮虫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3.9mg/dm^3(24h)和3.03mg/dm^3(48h).安全浓度(SC)为0.0432mg/dm^3;对蚤状溞的LC50为345.14mg/dm^3(24h)和17.5mg/dm^3(48h),SC为0.0135mg/dm^3;对水蚯蚓的LC50为636.80mg/dm^3(24h)和79.07mg/dm^3(48h),SC为0.366mg/dm^3;对卤虫无节幼虫的LC50为201.84mg/dm^3(24h)和8.91mg/dm^3(48h).SC为0.00519mg/dm^3,复配制剂对水环境生物的破坏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2.
福建沿海牙鲆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T.&S.)属鲽形目 ,鲆科 ,牙鲆属。南方俗称左口鱼、皇帝鱼、比目鱼 ,其肉质鲜美 ,营养丰富 ,为大型名贵海产鱼类 ,经济价值很高 ,是我国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近几年牙鲆养殖在福建方兴未艾 ,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如夏季水温过高难以度夏 ,而利用地下水进行工厂化养殖投资大、成本高 ,经济效益不理想。因此 ,作者于1998年利用深水沙质底池塘进行牙鲆养殖试验 ,成功解决度夏问题 ,取得了满意结果。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选择福建省莆田县南日岛垦区内池塘一个 ,面积6.7ha ,南北…  相似文献   
103.
海水养殖对浮游生物群落和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以来 ,由于人口的大量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海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基础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 ,进一步促进了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水域污染问题。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沿海养殖区赤潮频繁发生 ,对虾、扇贝等病害严重。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我国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1海水养殖现状1.1养殖类型近年来 ,我国海水养殖在养殖方式上有了新的突破。首先 ,由过去的单一种类养殖转变为多种类间养、轮养、混养 ,增加了复养指数 ,提高了水体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4.
在实验室中饲养鱼是一项单调而辛苦的工作,其中缺少有效的饲养工具是使工作人员劳动量加大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使实验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笔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实验室养鱼工具,并将其应用于真绸实验室养殖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试图就实验室养鱼工具的设计提出自己的构想。1养鱼槽养鱼槽设计见图1。设计说明防溢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进水过多而满池,其高度宜与进水管相同,较排水管高;进水管与排水管使养鱼槽能形成“常流水”,为防止附着的污物污染水,进水管和排水管都应能够拆卸清洗;清池管用于将槽中水完全排…  相似文献   
105.
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对维生素C,E的需求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是当今世界公认最有养殖前途的三大优良虾种(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白对虾)之一。其生长快、出肉率高、可全年育苗生产、对水环境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强、离水存活时间长便于活虾出售,而且是广盐性对虾、食性杂、饵料要求不严格、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而饵料中维生素C和E的含量对养殖好白对虾却是十分重要的。过去有过维生素C和E对日本对虾和鱼所需要的研究(1,2,3)。今  相似文献   
106.
107.
几种海水鱼类的人工育苗及池塘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虔增 《海洋科学》1995,19(3):69-72
《海洋科学》在她创刊100期来临之际,新开辟一个栏目──“海水养殖技术讲座”,以进一步突出该刊物特点之一“应用性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养殖业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8.
紫红笛鲷的养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红笛鲷(Lutianus argeatimacutatus)也称红细,属笛鲷科、笛鲷属。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中部及西部,我国产于南海及东海南部。80年代末,台湾人工繁殖紫红笛鲷取得成功。海水网箱养殖紫红笛鲷也相应开展。但大陆对紫红笛鲷的池塘养殖尚未见完整报道。作者1987年曾从海南省文昌市冯家湾引进天然紫红笛鲷鱼苗进行海水网箱养殖,取得初步成功后,1992~1993年将其进行池塘集约化养殖,并于1993年在国内首次将其驯化到淡水池塘集约化养殖,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几年来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材…  相似文献   
109.
两项新技术及其在海水苗种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两项新技术,用泡沫净化空气、海水和生物效应灯,及其在海水苗种生产中的应用。文中分别讨论了它们的原理、设计安装及使用效果。希望这两项新技术能够得到推广,以提高出苗率,增加海水苗种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