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5篇
  免费   828篇
  国内免费   752篇
测绘学   4707篇
大气科学   568篇
地球物理   608篇
地质学   1447篇
海洋学   699篇
天文学   214篇
综合类   502篇
自然地理   22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342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328篇
  2015年   323篇
  2014年   476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32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2年   3篇
  1940年   2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利用最新的深度学习算法,即卷积长短期记忆(Convolution Long-Short Term Memory)神经网络,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短临预报系统,以广州地区2019年3-5月雷达观测的数据为输入进行训练,然后进行短期1h内的降水预报。利用常用的统计评分指标(探测率POD、误报率FAR、临界成功指数CSI,相关系数CC)检验模型。结果表明,预报结果与实际观测的相关系数在1h内预报均保持在0.6以上,在1h内预报探测率均保持在80%以上,临界成功指数在降水强度为10mm·h^-1时,基本保持在60%,误报率均小于40%。  相似文献   
992.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derived data and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s (ISO) ove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A composite evolution of the ISO life cycle is constructed,including the initiation,development,and propagation of rainfall anomalies ove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The characteristics of ISO over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are profoundly differ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onset of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Positive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before monsoon onset appear one phase earlier than those after monsoon onset.Before monsoon onset,precipitation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ISO first initiate in the western tropical Indian Ocean and then propagate eastward along the equator.After monsoon onset,convective anomalies propagate northward over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region after an initial eastward propagation over the equatorial Indian Ocean.Surface wind convergence and air-sea interaction play critical roles in initiating each new cycle of ISO convection.  相似文献   
993.
利用NCEP OLR、风场再分析资料和日本APHRO_MA_V1003R1降水资料,针对云南主汛期季节内振荡(ISO)活跃年分析了对应低频对流场、环流场和降水的异常特征,以及热带印度洋大尺度振荡MJO分别激发孟加拉湾西南季风ISO和南海热带季风ISO,从而对云南主汛期ISO和降水产生的影响.在云南主汛期ISO活跃年,低频对流场和环流场在云南ISO波动的1~3位相和4~6位相呈反位相特征,这主要由热带印度洋低频对流东传、北传和副热带西太平洋低频对流西传造成的.热带印度洋的低频对流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沿孟加拉湾西岸向西南-东北方向传播,激发了孟加拉湾西南季风ISO活跃并继续向云南传播;另一方面沿孟加拉湾以南继续东传到南海,激发了南海热带季风ISO活跃并北传到副热带中国东部地区,再沿副热带西传至云南,越过云南后与沿孟加拉湾西岸从东北方向传来的低频对流在孟加拉湾以北地区交汇,完成了一个经纬向接力传播的周期.云南主汛期降水在1~3位相由于副热带低频对流西传和孟加拉湾低频对流东北向传播而处于正距平(第2位相降水最多);在4~6位相,由于副热带低频对流抑制区西传和孟加拉湾低频对流抑制区东北向传播而降水减少(第5位相降水最少),云南主汛期降水与当地低频对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热带印度洋MJO较强时,4-7月以两条路径向云南的三次传播增强和提前,使得云南主汛期ISO活动也加强,对应产生三次低频对流活跃期,这种MJO由热带印度洋向云南的传播需要30~40天的时间.因此,正是热带印度洋MJO分别对孟加拉湾西南季风ISO和南海热带季风ISO的激发,使得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这两个亚洲夏季风系统共同作用于云南主汛期ISO,影响当地降水.  相似文献   
994.
基于GIS技术的甘肃省气温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友严  黄进 《干旱气象》2013,(1):206-211
利用40 a气象站气温观测数据,结合GIS技术,建立甘肃省气温空间化模型,以高分辨率的DEM作为模型的输入参数实现气温数据的空间化,同时与传统的气温内插方法 (反距离加权法(IDW)、克里格(Kriging)、协同克里格(Co-Kriging))的插值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反映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克里格方法建立的气温数据栅格化结果较好,比传统的气温内插方法插值精度高,插值结果很好的再现了原始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95.
东亚-太平洋型季节内演变和维持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850hPa的纬向风异常建立一个逐候东亚-太平洋(East Asian Pacific,EAP)型指数,研究其季节内演变特征,发现东亚-太平洋型经向波列是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的主要模态.其演变过程为:扰动首先出现在北太平洋中部,并通过正压不稳定过程从基本气流中获得能量而发展,在高层罗斯贝波能量向南频散,激发热带对流异常和赤道罗斯贝波,并相互锁相,因赤道罗斯贝波受β效应影响而共同向西移动.热带对流和环流异常在菲律宾附近达到最强,此时在东亚沿岸出现经向三极型波列,此后中低纬度异常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使降水异常在长江流域能维持较长时间.东亚-太平洋型在东亚发展和维持有以下原因:首先,菲律宾暖水上空的对流和低层环流之间存在正反馈;其次,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导致暖大陆和冷海洋之间存在特殊的纬向温度梯度和北风垂直切变,东亚-太平洋型在经向上有向北倾斜的斜压结构,能通过斜压能量转换从平均有效位能中获得能量,同时,也能从经向温度梯度的平均有效位能中获得能量.  相似文献   
996.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干部只进不出就会死水一潭,尤其是对乡所长以上干部,如长期不动,很容易产生惰性,产生腐败,直接损害干部队伍建设。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现在客观上很难滚动交流,尤其是疏通“出口”。一是编制限制,进不来,出不去。8个岗位7个人,轮来轮去就这几个人,没有压力也没动力。二是体制限制,特别是垂直管理后,客观上干部只限于本系统内流动,向外流不出去。三是地域限制,一般干部不大可能跨地域交流,就是局以上领导跨县市流动也困难。因此,面对新体制新问题,要积极探索,疏通干部“出口”问题。一是年龄大的,到杠的要退下,二是表现差,工作缺乏责任心,  相似文献   
997.
佘山25米天线导轨问题对指向误差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根据25米射电望远镜方位导轨水平度的检测数据,分析了天线在不同位置时指向误差的情况及其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天线指向精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998.
空间碎片观测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别用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两种精度指标对云南天文台SBG望远镜的观测数据进行判定,确定了其观测精度。得到高轨空间碎片的观测精度约为2″,和低轨空间碎片的观测精度约为7″,并对观测误差的来源作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9.
自发现具有3个隔壁的异珊瑚新类型之后,对异珊瑚各属之间的隔壁变异关系有了清楚的揭示。按照后生隔壁发育的方式,可分为具内沟的异珊瑚,即由3个隔壁的Triphyllia,5个隔壁的Pentaphyllia,直至多隔壁的Fossaphyllia系列和不具内沟的异珊瑚系列,即由4个隔壁的Quadratiphyllia,6个隔壁的Hexaphyllia,直至多隔壁的H。此外,还可出现具有轴管结构的Crepi  相似文献   
1000.
吴会英  吴连大 《天文学报》2005,46(2):173-180
通过对20颗卫星的模拟计算,研究了人造卫星光学观测的轨道改进方法,给出了资料预处理(观测精度σ0=5″)的剔除门限,使野值的比例在大多数情况下小于10%;在轨道改进中,先用Huber估计迭代2次,再用Hampel估计迭代到收敛,保证了轨道改进的精度;重点研究了Hampel估计的权函数参数(C0,C1,C2)的取值,得出结论:对于大于或等于6σ0的野值,C0可取为2.2,C1可取为3.6,C2的取值和野值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