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5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471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1834篇
海洋学   169篇
综合类   327篇
自然地理   29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地区的一个老油区,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勘探和开发,但仍有较大的资源潜力。主要勘探新领域有:寻找非构造油气藏(隐蔽油气藏)、老油田内部滚动勘探、钻探古中生界深层。费尔干纳盆地此前的钻探目标均是围绕大构造背景上的背斜圈闭进行,非背斜构造的研究和钻探很少。笔者研究认为费尔干纳盆地寻找非背斜圈闭油藏前景广阔;在对老油田内部钻采、试油资料的详细分析后,认为老油田内部主力逆断层的下盘和背斜构造的侧翼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盆地的古中生界不仅可以新生古储,而且其本身也可以生油,在盆地局部隆起及边部都存在古中生界成藏的条件。  相似文献   
32.
济南南部广布巨厚张夏组灰岩,其中赋存优质丰富的岩溶地下水。出露众多泉水,其流量为800—8000m^3/d。该文通过简述济南地区张夏组灰岩岩溶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水文地质特征,概略计算与评价其资源量,论证开发利用这一新水源的可行性,以期为济南供水与保泉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33.
中秦岭金龙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龙山金矿区主要矿源层和容矿层为上泥盆统南羊山组,其上覆盖层下石炭统袁家沟组是次要的含矿层位.矿区弧形构造发育,古楼山、丘岭、腰俭、金龙山等四个短轴背斜分别位于弧形构造的不同部位中.金矿化体主要分布于南羊山组板岩和薄层灰岩层间、南羊山组板岩与袁家沟组灰岩接触带及斜切南羊山组的断裂中,尤其是NE向断裂是主要的含矿断裂.控矿空间相互之间相通,各种类型的矿化体之间有成因联系,形成了"三位一体"成矿模式;盖层中可形成锑金矿化体,其特征是"上(盘、部)有锑矿下(盘、部)有金矿";金龙山矿区由盖层和矿源层共同含矿构成了"二层楼"成矿模式.笔者得出,在金龙山矿区深部具有很大的找金潜力,在其东部锑矿下部有望找到金矿化体,在金鸡岭向斜南翼的公馆-马家沟汞锑矿带内有进一步找金的必要.  相似文献   
34.
<正>7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座谈会通报的情况表明,今年上半年,地质调查工作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重点成矿区带找矿、环境地质调查及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全面推  相似文献   
35.
《城市地质》2008,(2):3-3
由北京市勘察技术院承扭的《奥运村再生水热泵冷热源工程》项目,总投资9725万元,总供暖、制冷面积为41.5万平方米,其中公寓58万平方米,公建约5.5万平方米。该项目工程于2006年4月6日开工建设,2007年6月30日按期完成。经调试,系统基本达到供暖设计工况,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奥运村冬季采暖需求。  相似文献   
36.
中国南方含油气区构造—沉积类型及其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含油气的复杂构造区根据构造—沉积类型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通过对不同类型典型含油气区的生烃量及非构造运动天然气散失量的化学动力学计算,认为这四种类型含油气区的油气聚集潜力从好到坏依次为:喜马拉雅运动抬升暴露型、燕山运动抬升暴露型、反复抬升—沉降型和海西—印支运动抬升暴露—后期浅埋型。主要构造运动发生越晚,对油气保存越有利。  相似文献   
37.
综述了进水基质、溶解氧(DO)、pH、污泥停留时间(SRT)和污泥负荷(Ns)对EPS组成的影响,分析了EPS对污泥的表面特性(污泥混合液疏水性、Zeta电位等)、生物絮凝沉降性、脱水性及吸附再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控制适当的条件,改善EPS组成,形成良好的活性污泥,能使之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中国主要固体矿产大中型矿山大多数分布于中东部地区,对第一批500余座矿山资源潜力调查资料初步评估汇总表明,占矿山总数的3/4矿山为资源型危机矿山,近200座约占1/3的调查矿山具有进一步寻找接替资源潜力;对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勘查区的区域分布、主攻矿床类型、找矿预测方法及找矿勘查技术手段等资料数据开展综合汇总,结合相关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获得了一批数据图表,为编制“纲要”实施方案和危机矿山专项的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9.
吐哈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盆地。经过对吐哈盆地的综合地质调查、钻探评价和资料分析研究,预测出西南缘艾丁湖斜坡带、大南湖、沙尔湖、三道岭地区和塔克泉构造带为地浸砂岩型铀成矿远景区。铀成矿远景区由于构造作用的相对特殊性和差异性,可划分出断-超褶曲式、断-隆式、断-阶式、斜-断式(单斜式)4种构造型式,这4种构造型式对铀成矿作用过程产生不同制约。综合分析认为艾丁湖斜坡带、大南湖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构造条件最好:三道岭、沙尔湖虽具备局部稳定构造斜坡环境,但受构造影响,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40.
Damming is a common anthropogenic intervention along the course of rivers, which is defined as "artificial-lake effect", both in China and across the world. Today as many as 48000 dams and/or reservoirs are in operation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Yangtze River) drainage area, and more are being constructed. While damming is well known to affect riverbome nutrient loads, and thus the riverine ecosystems owing to removal of carbon fixation, and removal of particles in reservoir sediments, there is limited information on the detailed early diagenesis of sediments in reservoirs including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es of nutrients deposited in sediments and exchange flux across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which is important for mass balance of riverbome nutrie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two large-size reservoirs, Wujiangdu Reservoir (WJDR) and Dongfeng Reservoir (DFR), located on the main steam of the Wujiang River and with uniformity hydrography and discrepancy biogeochemical activity (e. g. primary production), were selected for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etailed processes of nutrient regeneration. Water, pore water and sediment were sampled from these two reservoirs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NH4^+, NO3^-, PO4^3-, dissolved silica (DSi) in the overlying water and pore water, and total organic matter in sediment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in these two reservoirs, processes of nutrient regeneration near the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s a result of rapid decomposition of algae-derived "labile" organic matter in upper sediments, nutrient regeneration processes and upward fluxes in WJDR are dramatically stronger than those of DFR. NH4^+ upward flux from sediment in WJDR was about 17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DFR. PO4^3- flux in WJDR is about 13 times above that in DFR. DOC flux in WJDR is larger that in DFR by 5 times, and DSi by 1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