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大气科学   85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湖北省极端短时强降水MCS类型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常规探空和地面中尺度观测等资料,在详细分析湖北省2008—2015年62例极端短时强降水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基础上,研究归纳了湖北省6类极端短时强降水MCS模态,其中包括4类线状(尾随层状云、平行层状云、后向扩建类、邻近层状云类)和2类非线状(涡旋状类和层状云环绕类)MCS模态。初步研究表明:(1)4类线状MCS的模态和环境风相对对流线分量的垂直分布与早期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非线状的涡旋状类MCS模态典型特征是大范围层状云降水包裹着螺旋式涡旋对流回波带,多形成于西南涡前切变线附近,主要与西南涡前鄂西山地平原过渡带边界层中尺度涡旋系统的触发和组织有关。(3)湖北省后向扩建类MCS常出现在山脉迎风坡一侧,与中尺度地形对冷池的阻挡、冷池对MCS的组织作用等有关。(4)涡旋状MCS持续时间较长、范围较大,而层状云环绕类MCS维持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62.
2016年7月24日下午,天津大港地区出现极端强降水,最大雨强为95.0 mm·h~(-1),突破了当地近10 a以来的极值。利用逐分钟加密自动站、探空、雷达、微波辐射计等多种观测资料,对造成此次短时强降水超级单体雷暴的生成环境及结构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超级单体的演变过程为,地面辐合线触发了雷暴生成,雷暴形成的冷池出流边界触发新雷暴生成,新雷暴不断合并、发展、加强为超级单体。(2)极端强降水发生之前3 h,来自渤海的海风具有冷湿性质,它起到"冷垫"和输送水汽的作用。(3)超级单体表现为高质心发展,其强回波核由低到高向右侧偏移,有界弱回波区、后侧入流缺口及悬垂结构明显,弱中气旋维持4个体扫,且旋转速度为16 m·s~(-1),核区直径为40 km,伸展高度为13 km,始终处在强降水的包裹中。雷达回波参数V50(反射率大于等于50 dBz的体积)达到最大值之前,回波变率参数FV50(50 dBz回波体积6 min的变化)出现了"突降",这对单体即将发展有预警意义。(4) 6 min内强降水量与低层水汽密度垂直递减率、单体有效厚度和有效面积有较好的对应。  相似文献   
63.
利用NCEP-FNL资料、FY-4卫星红外云图资料、雷达资料和自动站资料,对2021年4月15日渤海西岸由大尺度冷空气和中尺度对流系统共同作用形成的极端大风进行特征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1)FY-4卫星红外云图云顶亮温表现出指状特征,雷达反射率因子表现为两个弱回波带在渤海西岸合并加强为一条带状回波,随着系统东移由带状回波演变为弓状回波。(2)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为锋面触发对流提供有利环境条件,在径向速度图上出现较大范围速度模糊和中层径向辐合。(3)此次大风过程具有雷暴大风和冷空气大风混合的大风特征,大风成因是由大尺度冷空气产生的动量下传、大尺度变压风、梯度风以及中尺度雷暴冷池出流共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64.
利用多种非常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并结合ERA5(ECMWF Reanalysis V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9年6月2日长春市区的一场突发性局地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结果发现,低层或高层冷中心、暖湿气流和冷池出流三者之间不同的相互作用是该过程两段不同强度降水产生的根本原因:第一时段降水较强,并伴有强雷电和冰雹,700 hPa附近较弱冷中心在低层偏南风急流作用下北移至长春站北部并叠加在高层强冷中心之下,其下沉气流在边界层顶附近受该处降水形成的冷池和冷锋后部冷平流阻挡向南回流,冷池出流强度增强并在长春站附近迫使强暖湿气流抬升,长春站上空层结不稳定性加强,当上游对流云团东移至该地时强烈发展,回波强度超过60 dBZ,后向传播作用形成东西向线状对流,列车效应显著;第二时段降水相对较弱,仅伴有雷电,长春上空中低层仍为暖平流控制,高层冷空气继续加强并南压,其下沉气流在边界层顶附近受低层急流作用向北辐散,冷平流较强并与第一阶段强降水产生的冷池出流(较弱冷平流)在长春站附近辐合,迫使其低层相对较暖的气团抬升,700 hPa以下转为垂直上升运动,对流云团移至该处再次发展并与周围对流云团合并形成线状对...  相似文献   
65.
基于全球降水观测计划(GPM)资料和风云卫星(FY-2E)云顶亮温资料,利用WRF模式,对2014年7月5日那曲地区一次对流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影响其对流组织过程的关键物理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对流初始阶段,受午后不均匀加热影响,那曲附近形成了高相当位温和高有效位能区,并在那曲西北侧和北侧触发出初始对流。(2)触发的西北侧对流带与北侧对流合并,同时那曲附近的垂直风切变促进了对流系统的组织化发展和加强,成熟对流的上升气流也反过来增大垂直风切变强度,进一步维持和加强对流。(3)对流成熟期末期,对流降水形成的冷池出流强度与垂直风切变强度失衡,导致组织化程度减弱,对流消散。  相似文献   
66.
北京地区干湿雷暴形成机制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婷婷  王迎春  陈明轩  张文龙 《气象》2011,37(2):142-155
利用多普勒雷达变分分析系统,结合局地非常规观测资料,对北京两次雷暴过程,即2008年8月14日湿雷暴(伴有强降水,简称"814")和8月24日干雷暴(弱降水,简称"824")形成的环境物理条件进行了较深入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814"的天气系统,主要是高层500 hPa稳定的东北冷涡槽和与之配合的850 h...  相似文献   
67.
综合应用高时空分辨率多源观测资料,分析了2019年7月3日下午辽宁开原EF4级强龙卷的天气形势、环境条件、对流触发、对流风暴演变特征和龙卷的形成与消亡机制。开原龙卷发生在东北冷涡西南侧500 hPa西北气流、850 hPa切变线、地面强西南暖湿气流中;除了对流层中下层相对湿度低、抬升凝结高度较高是开原龙卷的不利环境条件外,其他有利于强中气旋龙卷的环境条件都具备。但风廓线雷达观测和天气雷达观测的径向速度场显示0~1 km垂直风切变的增强具有中尺度特征,表明边界层强风与中层急流相耦合形成了非常有利于龙卷的垂直风切变条件。形成开原龙卷的直接系统是一孤立超级单体,具有典型的超级单体雷达回波特征、强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等;其由地面干线辐合线与东侧的阵风锋辐合线共同作用触发。该对流风暴前部产生的降水先使得开原及周边地区大气快速饱和、显著改善了大气低层湿度条件,当对流风暴后部钩状回波部分移动到该区域时,有利于其不太强的下沉气流产生强度适宜的冷池,加之边界层强暖湿气流入流、强低层和中层垂直风切变与强烈上升气流的共同作用,从而产生了该次开原龙卷。地面自动站观测温度分布表明,开原龙卷超级单体的冷池与环境大气温度差异在2~4℃时有利于龙卷形成,而当对流风暴的强下沉气流使冷池温差加大到7℃时,不利于近地面垂直涡度维持,导致龙卷消亡。  相似文献   
68.
基于常规观测、气象卫星和雷达等资料,利用WRF模式对2014年3月31日和5月17日发生在华南地区的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抬升触发机制、垂直风切变,以及分别造成不同程度灾害性天气的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 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均是在充足的水汽和不稳定层结条件下,由850 hPa切变线与地面锋面共同抬升触发而成。在移动过程中强对流前部和后部低层都存在有组织的上升和下沉运动,配合大气环境中有利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对流系统内部不断触发新的对流单体生成,从而维持了两次强对流过程完整的回波形态和较长的生命史。2) 在低层0—3 km高度,两次强对流均存在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垂直风切变,但3月31日过程的风随高度顺时针旋转更显著,风速增大更明显,垂直风切变更大。在移动过程中强回波后部均有冷池结构形成,但3月31日过程的冷池强度、分布范围和厚度都明显强于5月17 日过程。这种显著差异,使得前者更有利于出现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归纳出的基于“配料法”的预报思路:在水汽条件充足、K指数大于38°C、CAPE大于1 400 J/kg、SI指数小于-2,有锋面、切变线等抬升触发条件存在的情况下,在华南地区需要考虑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当低层0—3 km高度出现风向强烈顺时针旋转、风速增大、垂直风切变增强,并出现强冷池中心时,还需要考虑有组织的强对流天气生成,这有利于提前做好冰雹、大风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69.
利用常规观测、雷达、卫星、加密自动站资料、VDRAS系统(雷达变分分析系统)产品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8月11日发生在河北中部暖区中、伴有强降水和大风、具有后向传播特征的深厚湿对流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发生在副高动力边界的外侧,水汽、热力及对流不稳定边界的内侧附近的过程,该区域有利的对流不稳定条件和触发抬升条件,容易产生对流天气。石家庄东部的对流雨带具有明显的后向传播特征,其发生机制为:受低空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触发,廊坊—保定东部一线(辐合线的北侧)首先出现了雷阵雨,形成雷暴高压,在雷暴群后部(西南方)不断激发出新生雷暴,即有后向传播出现,新生雷暴并入雷暴群后,随引导气流向东北方向移动,造成列车效应,在暖区产生较强降水。  相似文献   
70.
2016年北京地区一次雷暴大风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程月星  孙继松  戴高菊  张慧洁 《气象》2018,44(12):1529-154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风廓线资料、北京观象台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多普勒雷达变分同化分析系统(VDRAS)的反演资料和地面自动气象站客观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27日北京地区出现的一次雷暴大风天气的环境条件特征、风暴结构特征及演变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本次雷暴大风天气过程出现在弱天气尺度强迫环境中,较好的热力不稳定增强机制促使线状对流发展为弓形回波,形成雷暴大风天气。探空曲线中低层接近于干绝热的环境温度直减率和下沉对流有效位能突增等现象,对预报大风天气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上游雷暴的冷池出流与山前偏南暖湿气流在北京西部形成了明显的风向辐合,在强烈的扰动温度梯度和地形抬升的共同作用下,位于地面辐合抬升最强处触发新生单体并迅速发展。新生单体与风暴主体合并下山过程中,由于地形作用抬升了冷池出流高度,与平原地区偏南暖湿气流形成显著的不稳定层结,产生显著的扰动温度梯度,触发不稳定能量使雷暴在下山过程中强度增强。多普勒雷达产品上也表现为强的反射率因子核,并出现回波悬垂和有界弱回波区等特征,速度产品上可看到一对明显的端点涡旋。在冷池不断加强和端点涡旋对后入气流不断加速的共同作用下,后侧入流气流加强成为后侧入流急流,在低仰角速度产品上表现为显著的大风区。后侧入流气流将环境中的干冷空气夹卷进入云体,通过蒸发作用产生负浮力,使冷空气加速下沉,加之降水粒子的拖曳作用,最终造成剧烈的地面大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