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43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221.
保德煤矿大盘区工作面采前瓦斯超前治理模式要求井下定向长钻孔能够沿煤层钻进3 000 m以上,针对现有技术装备在超长定向钻孔施工中存在滑动钻进困难、进水水路压耗大、有线随钻测量信号传输距离受限、冲洗液无法循环利用等问题,开发了煤矿井下基于螺杆马达水力加压和超长钻具正反扭转给进的滑动钻进减阻工艺、基于回转钻进倾角控制和侧钻分支的复合钻进轨迹控制技术,设计了低压耗进水水路系统、泥浆脉冲无线随钻测量系统和冲洗液净化循环系统,结合保德煤矿生产需要,完成了主孔深度3 353 m、孔径120 mm的顺煤层超长贯通定向孔。钻进效果表明:滑动钻进减阻工艺有效降低了给进力,显著提高了深孔滑动定向钻进能力;基于复合钻进的轨迹控制技术,保证了钻孔轨迹沿煤层定向延伸,并提高了钻进能力和钻进效率;泥浆脉冲无线随钻测量信号长距离传输稳定可靠,克服了有线随钻测量信号传输的局限性;井下冲洗液净化循环系统净化效果良好,实现了井下定向钻进冲洗液循环利用。研究成果对支撑煤矿大区域瓦斯超前治理、以孔代巷工程、水害防治及地质勘探等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2.
A superoxide dismutase was purified from Enteromorpha linza using a simple and safe procedure, which comprised phosphate buffer extraction, ammonium sulphate precipitation,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on Q-sepharose column, and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on Superdex 200 10/300GL. The E. linza superoxide dismutase (E/SOD) was purified 103.6-fold, and a yield of 19.1% and a specific activity of 1 750 U/rag protein were obtained. The SDS-PAGE exhibited E/SOD a single band near 23 kDa and the gel filtration study showed E/SOD's molecular weight is near 46 kDa in nondenatured condition, indicating it's a homodimeric protein. E/SOD is an iron-cofactored superoxide dismutase (Fe-SOD) because it was inhibited by hydrogen peroxide, insensitive to potassium cyanide.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for its maximal enzyme activity was 35℃, and it still had 29.8% relative activity at 0℃, then E/SOD can be classified as a cold-adapted enzyme. E/SOD was stable when temperature was below 40℃ or the pH was within the range of 5 10. The first 11 N-terminal amino acids orE/SOD were ALELKAPPYEL, comparison of its N-terminal sequence with other Fe-SOD N-terminal sequences at the same position suggests it is possibly a chloroplastic Fe-SOD.  相似文献   
223.
《青海国土经略》2013,(4):21-22
8月12日,原武汉市武昌区政府巡视员、2009年感动中国100位人物之一、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武汉市劳动模范吴天祥同志为厅系统200名党员干部做先进事迹报告。吴天祥的先进事迹和人格魅力是净化党员干部心灵的一剂"清新剂",他数十年如一日对党的坚定信念,以实际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时时处处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的共产党员自觉意识,正是我们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所在,本期选登吴天祥同志部分感人事迹,供大家学习。厅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吴天祥同志为榜样,深刻反思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争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省国土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24.
袁立明 《地球》2012,(3):65-66
2012年1月31日,福建宁德市古田县水口镇湾口村段,浩浩荡荡的水葫芦延绵闽江近10公里,如同草原。2011年,该镇400多养殖户的网箱遭遇大面积死亡现象损失上亿元,今年养殖区又遭水葫芦围困鱼苗都无法放养。"如果今年连鱼苗都放不了,我就连银行贷款的利息都还不了,我只有跳江了。"湾口村的一位  相似文献   
225.
<正>受"农田荒了不打粮"这一农谚的影响,人们通常视荒为"祸",以致见荒思灭。譬如:一处水域荒了,长满了茂密的水草或灌木,往往会对其"灭荒"或"开发",轻者是为其"刮脸",即:铲除水草灌木;重者是填之、埋之,即:或种庄稼,或盖房屋。其实,这是对水域生境及其生态最大的破坏,水草植物在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和水分以及抗洪防洪中有很多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6.
本文建立了半透膜渗透装置(semi-permeable membrane device,SPMD)富集-超声萃取-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沉积物间隙水中多氯联苯(PCBs)的方法。比较了有机溶剂透析法与超声萃取法从膜袋内提取PCBs的回收率,发现超声萃取法在节省时间和溶剂方面有明显优势。应用凝胶渗透色谱分离与净化SPMD提取物,收集11—17min的流出液能达到最佳分离效果。基于此方法测定了大连湾沉积物间隙水中自由溶解态PCBs的含量(C_(W-SPMD)),同时又分析了沉积物中PCBs的总量(C_(SED))、间隙水中PCBs的含量(有机碳含量校正法,C_(W-SED))和间隙水中PCBs的总含量(离心法,C_(PW))。结果表明,C_(PW)值显著高于C_(W-SED)和C_(W-SPMD)值。因此,考虑到生物可利用性,无论采用沉积物中或者间隙水中的PCBs总量进行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价均会造成风险被高估,建议采用间隙水中可溶解态含量。  相似文献   
227.
气水比对移动床生物滤器净化海水养殖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滤器是海水养殖废水净化的核心处理单元,而气水比是影响移动床生物滤器处理效率的关键因素。本实验采用挂膜成熟的移动床生物滤器和人工模拟海水养殖废水,研究了不同气水比(6︰1、10︰1、15︰1、20︰1、30︰1)对移动床生物滤器处理海水养殖废水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水比的增大,氨态氮(TAN)去除率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亚硝酸盐(NO_2~–-N)的积累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呈现降低的趋势。气水比为6︰1时TAN和COD平均去除率最大(TAN 12.55%±0.80%,COD 16.63%±1.28%),NO_2~–-N平均积累率相对较小(109.71%±23.94%),且出水水质稳定,波动最小,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明显好于其他的气水比条件,因此气水比6︰1是实验条件下的最佳气水比,可为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28.
为强化组合人工湿地对微污染水体的修复,构建了两级复合潜流-潮汐流组合人工湿地(IVCW-TFCW1)和一个单独运行的潮汐流人工湿地(TFCW2)。连续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中,COD、NH3-N、TN、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06.69、9.36、14.36和1.03 mg·L-1的条件下,IVCW-TFCW1能够有效地净化微污染河水,其对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79%、98.62%、77.24%、18.16%。其中,IVCW对COD、NH3-N的去除率达到87.38%和97.29%,二级TFCW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净化,使其出水浓度降至6.60和0.13 mg·L-1,达到了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标准。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不同湿地单元对COD、NH3-N、TN的净化效果均表现为:IVCW-TFCW1>IVCW>TFCW2;对于TP的净化效果:TFCW1>IVCW>IVCW...  相似文献   
229.
浅水湖泊生态系统恢复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总被引:55,自引:19,他引:36  
随着我国湖泊生态环境越来越严峻,湖泊生态恢复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实际上,湖泊生态恢复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通过一定程度地减缓或改善环境压力,结合某种或多种水生生物的种养措施,逐步使得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或者是被改变前的状态发展,目前.湖泊生态恢复不是被单纯地理解为种草、养鱼等,就是被解释为生物群落的人为搭配或镶嵌.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湖泊治理中有关生态修复的实践长期以来鲜有成功的实例.最后、以太湖为例,给出了湖泊局部水体生态修复达致净化水质的技术思路——通过改善环境来恢复水生植物,通过水生植物恢复来引导乍态系统向草型湖泊转变,通过水生系统恢复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这种思路能否成功用于指导湖泊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恢复、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230.
梅梁湖和五里湖水-沉积物界面的物质交换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从人工湿地水生植物根系实际生长深度、微生物及酶的空间分布以及不同深度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比较出发,研究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净化空间,以种植香蒲Typhaangustifolia和灯心草Juncuseffusus的人工湿地为例,水生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在湿地基质上层25cm区域;微生物的数量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且35cm层的数量远远的低于上层;5-10cm层的磷酸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性亦大于20cm层;60cm深的人工湿地与20cm深的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基本一致。可以推断,人工湿地在净化污水的过程中,其上层存在一个较佳的净化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