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209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404篇
海洋学   40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39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3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3篇
  1933年   3篇
  1927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资料表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的扰动是明显的,这些扰动业已引起人类对“地球的持续可居住性”的担忧。为客观评价现今全球环境状况和预测未来的全球变化,详细地研究各种天然的自发过程,提供一个相对于人为活动的背景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在有关全球硫循环和硫的酸沉降研究中,生物硫化物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天然释放的生物硫化物是指由各种天然环境(湿地、沼泽、池塘、湖泊、大洋等)生物代谢过程释放的还原性挥发物(表1)。  相似文献   
72.
流域物质与水系及产沙间非线性关系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德生  陈浩  郭庆伍 《地理学报》2000,55(4):439-448
在35.56mm/h.cm^2定雨强的人工降雨条件下,组成物质中径分别为0.021mm、0.066mm及0.076mm的发育对比实验表明,产沙过程具有波动振荡衰减特征;水系发育以增加河道(沟道)数目及弯曲拉伸长度两种方式进行最小消能。水系分形维数正是这种消能的量度。水系分数维值随时间呈不对称上凹型曲线。对比分析表明:产沙过程的振荡性、衰减率,随物质变粗而加强,水系河道数目随物质变细而增多,河道随物  相似文献   
73.
2004年3月至2005年7月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部典型半固定沙垄土壤水分进行了系统监测,结合气象资料,特别是对冬季积雪和冻土资料的分析,认为该沙漠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变化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受积雪融化和季节性冻土的影响.由于冬季稳定存在20~30 cm的积雪于春季融化,使得春季沙丘土壤含水率成为全年最高的季节,从而为早春植物的萌发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冬季1 m多深的冻土于早春时节由表及里开始消融,沙丘表面融化的雪水在坡面重力作用下,沿难以透水的冻土层上界自坡上向坡下发生迁移,在春夏季形成了垄间最高、坡部次之和垄顶最少的土壤水分空间格局.该研究具有生态学意义,可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特殊环境条件下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泥沙颗粒形状对非均匀沙起动条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非均匀沙颗粒的不均匀性,引入颗粒形状系数,通过分析泥沙颗粒形状系数和相对暴露度的影响,建立了等效粒径表达式;并通过泥沙起动受力分析,推导得到泥沙起动临界条件表达式.实测资料验证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5.
李世明  马骏  张海敏  刘龙庆 《水文》2007,27(1):89-92,81
2003年8~10月,泾、渭、洛河和三门峡~花园口区间降雨持续50余d,黄河中游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秋汛洪水。为扩大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的过洪能力,实现黄河下游主河槽的全线冲刷,同时,进一步探索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水沙联合调度方式,深化对黄河河道、水库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黄委会于9月6日~18日进行了黄河第二次调水调沙。该文着重介绍了此次实验中黄河下游主要断面的水文泥沙过程,以及河道冲淤情况,认为花园口水文站来水量26.5亿m~3,冲刷量0.456亿t,整个下游河段基本为冲刷;下游主要断面主槽过洪能力增加幅度为150~400m~3/s,2500m~3/s流量相应水位降低0.04~0.23m,提高下游河道的输沙效率。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应急水源地的开采潜力、建议开采方案及开采影响、保证程度、地下水资源的可恢复性、水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后认为,正定县南化、新乐市曲都和新乐市西五楼三个应急水源地,在水质、水量、水位等方面均是有保证的。对附近水源地供水安全及当地农业用水的影响较小,因此,建立并启动沙磁河应急水源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7.
为探究三峡水库持续下泄清水条件下长江中游沙卵过渡段内卵石局部冲刷、搬运和淤积现象的成因,采用近期水文、泥沙和地形观测资料,结合河道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计算了研究河段内各级流量下的泥沙起动粒径分布,分析了上游来流、下游水位变化的影响,辨析了河床冲淤的成因。结果表明:① 45 000 m3/s以上流量时,粒径大于30 mm的卵石可沿洪水主流带连续搬运;流量低于15 000 m3/s时,大粒径卵石只能沿枯期主流在浅滩河段局部搬运;流量介于两者之间时,水流对大粒径卵石的输移动力相对较弱。②三峡建库后,洪水量级削减而枯水天数增多,不利于卵石长距离下移,而水位下降不断溯源传递,促使枯水流路上原本稳定的区域开始冲刷。③局部淤积现象由枯期水动力增强所导致,与长江中游沙卵过渡段特殊的地貌和沉积环境有关。卵石局部冲淤调整可能在河段内多个位置长期存在,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78.
人工增雨试验中的反效果问题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人工增雨试验中出现的反效果(减雨)现象及其发生的条件和原因作了概要的评述和分析。根据实例分析,指出人工增雨作业中不适当的催化对象、不适当的催化剂和催化剂量以及不适当的催化部位和催化时机都有可能导致无效或减雨的反效果。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时,应力求在作业有关的各环节提高科学性、减少盲目性,以提高人工增雨实效。文章还简要探讨了人工削弱局地暴雨的可能性,指出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具有重大潜在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9.
曹妃甸浅滩表层砂体插桩深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妃甸浅滩原为古滦河三角洲,三角洲废弃后,海底表层沉积物在波浪潮流的簸选及自重应力作用下,沉积物颗粒粗化,粒度单一,且堆积紧密,工程强度较高。平台在该海医插桩时往往难以贯穿该层,其实际插桩深度较预定深度存在较大偏差。本文对此类砂体的形成机制、插桩过程中土体的压实作用对砂体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对砂体力学参数做出适当调整后,运用太沙基地基极限荷载公式进行计算,得到了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0.
采用探针药物法研究磺胺甲基异噁唑(SMZ)、甘草及连翘对牙鲆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将牙鲆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SMZ组、甘草组和连翘组。依次每日口灌0.9%的生理盐水、口灌SMZ150mg/kg·bw、甘草30mg/kg·bw和连翘100mg/kg·bw。连续6d后,第7天时4组牙鲆同时一次性腹腔注射探针药物氯唑沙宗。分别于注射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通过HPLC检测探针药物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间接评价各组对CYP2E1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氯唑沙宗在4组牙鲆体内代谢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甘草组和连翘组氯唑沙宗的半衰期分别增加了0.311倍和0.799倍,均差异极显著(P〈0.01);SMZ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药时曲线下面积SMZ组与对照组比较减少了0.277倍,甘草组增加了0.286倍,差异均显著(P〈0.05);连翘组增加了0.865倍,差异极显著(P〈0.01)。总清除率(CL)SMZ组增加了38.83%,连翘组减少了46.88%,均差异极显著(P〈0.01);甘草组减少了21.22%,差异显著(P〈0.05)。说明甘草,连翘对牙鲆CYP2E1的活性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连翘的抑制作用高于甘草,SMZ对牙鲆CYP2E1的活性具有诱导作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