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8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556篇
测绘学   537篇
大气科学   529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713篇
海洋学   444篇
天文学   93篇
综合类   199篇
自然地理   16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1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北京“7.21”暴雨雨团的发生和传播机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明轩  王迎春  肖现  高峰 《气象学报》2013,71(4):569-592
基于京津冀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区域5min自动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资料,通过雷达资料快速更新循环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和三维数值云模式对低层三维动力和热动力特征的模拟分析,为北京"7.21"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的结构特征和传播机理的分析提供了佐证。结果表明:(1)低层动力场和地形强迫对MCS的触发、增强和维持起到关键作用。在MCS形成阶段,地形强迫有利于低空偏南气流带来的暖湿空气在山前的辐合上升。随着MCS的加强,强降水区域呈现与地形走向接近的"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单体移动具有明显的"列车效应",而MCS整体则向东偏南缓慢传播。在MCS传播前沿(山前)形成强的出流风场,低层2 km以下均为深厚的辐合上升区且进一步加强,表明地形强迫和低层风辐合对偏南暖湿空气抬升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MCS长时间"列车效应"的维持和MCS的发展。MCS出流风场与平原地区近地面偏南风交汇,使得在距MCS传播前沿约50 km的、已经存在的一个接近"西西南—东东北"走向的出流边界明显增强。在MCS传播前沿存在较为明显的0-3 km风垂直切变,由MCS出流与低层偏南风形成的风向切变以及地形强迫造成的风速切变构成,切变区域与地形走向及MCS伸展方向密切相关,切变强度达到中纬度低层强切变阈值范围。低层风垂直切变与MCS存在明显的正反馈效应,亦有利于MCS的长时间发展和维持。(2)低层热动力场为MCS的发展、传播提供了重要条件。在MCS传播前方的环境低层是明显的暖湿区,而在传播后方的低层则是由于地面冷锋及MCS降水造成的冷区,冷暖空气交汇对MCS的高度组织化和强降水的持续起到重要作用。低层的热力层结不稳定区域主要分布在MCS的南部到西南部地区,为MCS尾部风暴单体的不断新生和移动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热力条件。最后,通过观测和模拟结果综合分析,初步得出了与此次强降水MCS发展演变密切相关的低层热、动力配置的概念模型,为MCS"列车效应"和后向传播特征的机制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主要研究涡轴发动机转速抗扰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ADRC,Adap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01)的涡轴发动机增量型串级抗扰控制器设计方法.一方面,采用串级控制结构,内环控制块模态的燃气涡轮转速,外环控制功率涡轮转速,使得内环扰动得到快速抑制.另一方面,每个子回路中通过扩张状态量观测实时地对被控对象内环进行扰动补偿.最后,基于直升机/发动机非线性综合仿真模型的数字仿真表明该控制方法显著改善了涡轴发动机功率跟随特性,提升了直升机/涡轴发动机综合闭环系统的可操控极限.  相似文献   
993.
市县动态     
建德市出台加强农村村民独立分户管理的意见近几年随着农民从业性质和范围的变化,农村住房改造的推进,农户要求户籍分户现象较为普遍。针对农户要求办理独立分户时,遇到了未办理房产所有权证、土地证,分户难以办理的困难。为切实加强我市分户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资源合理分配。日前,建德市政府对全市农村村民独立分户管理分户的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94.
讨论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模型在不同条件下,如加窗和防护段、脉冲整形等,对多径衰落信道条件下正交频分复用系统误码率(BER)性能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加防护段以后系统的BER性能得到改善,但经脉冲整形后,由于载波间的正交性被破坏,因此系统性能几乎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995.
本论文用IRAS巡天数据的最新版本ISSA,经过进一步处理,得到了S140、S141、S142SharplessHⅡ区—分子云复合体的红外发射强度、温度及其光深的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对各HⅡ区的特性参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分子云复合体的红外发射总光度以及复合体中尘埃的分布情况,对尘埃中VSG的丰度作出了分析。并对各恒星形成区中的致密团块进行了研究,揭示出其中一些可能的恒星形成区域。同时对S140区中的有关红外点源作出了能谱分折,并对S141区的激发星进行了讨论。第一章对红外天文学研究及其特点作出了分析,并集中介绍了HⅡ区的有关情况;第二章给出了IRAS红外天文卫星及其数据资料的一些情况;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给出了ISSA图像资料的处理和各HⅡ区的征对性分析及所得结论。文中图像分析所用的一些辅助工具(如用于ISSA定位分析的IRAF坐标系和赤道坐标系的转换程序等)出于作者之手,另外,本文分析所用红外天空巡天图由IPAC提供,而红外发射强度图、红外色温和光深分布图以及有关统计分析则隶属于作者的图像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996.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峰峰第五煤矿由原先单纯治水向综合利用水方向过渡 ,提出了建电厂 ,以矿井废水作为电厂冷却用水。本文关于建电厂的三个供水方案优化选择 ,采用系统理论、权重分析 ,对方案进行优化选择 ,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南秦岭房县拉分盆地的构造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秦岭新生代房县盆地是北西向安康-竹山-房县左旋走滑断裂构造带东南端拉分盆地。论述了该盆地边界断裂、盆地结构和3期盆地发育演化特征。估算盆地的最大扩张量为2.73km,主控边界断裂的走滑位错量为3.57km,并分析了盆地主要储能结构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本文以陕北地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不发达地区工业化问题。首先按照地区特点,将工业化问题划分为不同层次;其次分析不同层次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构造出工业化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第三给出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工业化目标、工业化战略、工业化制约因素和对策的权值,最后提出工业化主要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Banach空间中一类新的集值ф-强增生型变分包含问题,在实的自反光滑Banach空间中,证明了这类变分包含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及其带误差的Ishikawa迭代程序的收敛性。此结果与曾六川教授最近的结果及主要定理的证明方法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00.
乔鸿玉 《地球化学》1976,(4):309-310
The major concern of this paper is with allophane(m Al2O3.n SiO2.p H2O),a colloid mineral from a certain locality in China,which is surperfaeial in origin and may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to eluvial deposits enriched in Cu,U,V,Detailed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its features,the forming environments,the factors governing its enrichment,and mineral associations by means of field investigation,microscopie identification,chemical analysis and DTA techniq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