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2篇
  免费   960篇
  国内免费   2113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5334篇
地球物理   143篇
地质学   211篇
海洋学   810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27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96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87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28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2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利用由美国NOAA系列卫星观测的OLR资料研究了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记为ATC)与热带对流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1)当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ATC为异常偏多(少)时,ITCZ位置累积距平为正(负)值,即ITCZ位置异常偏北(南);(2)利用OLR设计了Walker综合指数WI,该指数的强弱可以反映ATC的异常情况,即当ATC为异常偏多(少)时,walker环流圈异常强(弱);(3)OLR距平累积量场能较好的表征ATC异常年份所对应的低纬度及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的配置,其可以作为预测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强信号。  相似文献   
73.
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和北半球环流年际变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刘新  李伟平  吴国雄 《气象学报》2002,60(3):266-277
利用 195 8~ 1997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中加热率和环流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诊断和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的非绝热加热与北半球环流系统的年际变化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 :夏季青藏高原的加热强 (弱 )的年份 ,高原及邻近地区的上升运动、下层辐合及上层辐散均增强 (减弱 ) ,使高原加热对周边地区低层暖湿空气的抽吸效应和对高层大气向周边地区的排放作用加强 (减弱 )。从而影响着高原和周边地区的环流以及亚洲季风区大尺度环流系统。而且高原的加热强迫能够激发产生一支沿亚欧大陆东部海岸向东北方向传播的Rossby波列 ,其频散效应可影响到更远的东太平洋以至北美地区的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74.
冷暖事件对大气能量循环和纬向平均环流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韬  吴国雄  郭裕福 《气象学报》2002,60(5):513-526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发展的GOALS 5全球海 陆 气耦合模式研究了暖事件 (ElNi no)和冷事件 (LaNina)对大气能量循环和纬向平均环流的影响 ,并用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纬向平均资料来说 ,冷、暖事件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相关量的反相变化特征非常清晰 ,中高纬度地区并不明显。此外 ,还发现 ,暖事件时定常涡动的经向热通量的变化是北半球对流层热带外地区温度异常的主要原因 ,而瞬变波的影响则起抵消作用。冷事件时定常波和瞬变波相互抵消的局地特征也依然存在 ,但瞬变波的影响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75.
王运禄  陈海虹等 《四川气象》2002,22(1):35-36,41
本文论述了四川省盆地区伏旱强度与7、8月北半球副热带系统月特征量的关系,以及三个副热带高压四川伏旱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4·4”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四川盆地春末夏初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我们预报工作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发生在四川盆地区内的一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从环流形势、能量、层结特征、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揭示了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产生的必然性,为我们今后的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东营市月降水量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相关分析 ,得到了与各月降水量相关显著的环流特征量。以这些特征量为因子制作月降水量预报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8.
张飒 《山东气象》2002,22(1):51-52
利用山东省 2 0 0 1年 1 2月~ 2 0 0 2年 2月气温、降水资料和 5 0 0hPa月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图 ,分析了今冬山东省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9.
对1998-08-25发生在商南县青山特大暴雨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了此类秦岭山区局地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变化特征及地面影响系统,为此类强对流天气提供了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80.
延安春季第一场透雨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1998年共19a资料,对延安市春季出现第一场透雨的气候概况进行统计分析。在对延安市出现透雨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以及有利的天气环流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透雨产生的前期环流特征及影响系统,并对春季第一场透雨作了预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