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17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南沙海域区域地质构造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以多年来在南沙海域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考察所取得的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区内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深部地壳结构、基底性质、断裂构造等,其中断裂构造划分出正断裂、逆冲断裂和走滑断裂3个系统,区域上划分出3大块体和6个地块。叠置在不同地壳类型和基底之上或不同构造部位的13个主要的大中型新生代盆地,具有沉积厚度大、盆地类型多、规模大的特点,是多种盆地原型的叠覆盆地,也是油气资源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52.
天然32Si是宇宙射线成因的,随着降水进入湖泊或海洋,被硅质生物摄取后最终存在于生物硅中。32Si来源单一,生产速率相对恒定,半衰期为150 a,可测年的时间尺度为100~1 000 a,是该时间尺度最合适的测年核素,填补了百年到千年时间尺度测年方法的空白。本文建立了海洋沉积物32Si的测量方法,主要步骤为:(1)样品前处理;(2)生物硅的分离与纯化;(3)生物硅样品中磷的分离与纯化;(4)32P的制样与β计数测量。全程通过硅钼蓝和磷钼蓝分光光度法监测实验过程硅和磷的损失情况,对南沙海域采集的沉积物岩心进行研究,得到南沙海域沉积物岩心32Si的平均活度为16.60 mBq/kg,范围值为8.39~33.34 mBq/kg;32Si在SiO2中的平均比活度为0.356 Bq/kg,32Si的核素丰度平均值为1.29×10-16(32Si/SiO2);根据岩心32Si活度估算得深水区(水深1 335~1 537 m)和浅水区(121~141 m)岩心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106 cm/a、0.191 cm/a;根据32Si活度计算32Si的平均沉降通量为2.14×10-6 Bq/(cm2·a),与参考文献的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53.
南沙海区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4.
南沙海区晚第四纪的碳酸盐旋回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水深200~2 800m范围内的17个沉积柱状样分析结果,讨论南沙海区晚第四纪沉积中碳酸钙相对含量的垂向和横向变化。南沙海区的碳酸盐旋回普遍属于"大西洋型",冰期时含量低、间冰期含量高,反映出陆源物输入量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南沙海区的碳酸钙含量与纬度几乎呈线性关系,由北向南递减,冰期时趋势不变而梯度加大。南海南部陆坡由于集水盆地处于热带湿热条件而且有大河注入海区,使碳酸钙含量相对北部陆坡为低。  相似文献   
55.
自2010年《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海洋主管部门依法履责,严格实行海岛保护规划制度、科学开展海岛整治修复工程、不断提升海岛管理业务水平,取得显著的工作成效,初步形成了生态健康、景色优美、人岛和谐的海岛保护思路,基本确立了有序、有偿、有度的海岛开发利用格局。今后,应继续落实《海岛保护法》和《全国海岛保护规划》,以生态立岛为本,推进实施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岛综合管理,研究构建海岛生态指数,稳步实施"生态岛礁"工程,加强海岛生态保护、优化海岛功能定位、促进海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6.
南海海槽是潜在的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在表层沉积物中分布有石膏-黄铁矿组合。通过对石膏、黄铁矿的形貌特征、矿物组成、化学元素、硫同位素等的分析,讨论和揭示了石膏-黄铁矿组合的成岩环境、形成机理及其与天然气渗漏的关系。石膏集合体为土块状和多孔状、玫瑰状,表面分布有孔洞或微孔,黄铁矿为莓球状、球粒结块状和虫管状。不同形状的石膏、黄铁矿的化学成分没有明显差别。石膏-黄铁矿的形成机理是海底渗漏的天然气与硫酸盐发生缺氧甲烷氧化反应,产物HS^-与沉积物中的Fe^2+反应产生FeS并转变为黄铁矿,在形成FeS的过程中产生的H^+促进碳酸盐溶解,Ca^2+与SO4^2-达到过饱和沉淀出重。^34S的石膏。因此,石膏-黄铁矿组合是海底存在天然气渗漏的证据,这一发现对开展南沙海槽潜在天然气水舍物的调查以及对天然气渗漏事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7.
南沙海槽南缘逆掩推复构造地区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南沙海槽南缘推复构造的运动和形变是一种周期性的弹塑性运动,周期约为14Ma.建立推复楔形体的动力学模型及两个约束条件,求解得推复楔形体的底部中点的推复方向的主应力和逆掩面动摩擦系数的解析式.建立推复楔形体前缘地层被推复剪断的力学模型、密度模型和内摩擦角模型,求得推复前缘地层被推复剪断时的有效主应力、静岩压应力、推复方向的主应力及其合力和推复构造应力的解析式,建立推复底部的有效塑性屈服模型,求得推复底部屈服时中点的有效主应力和推复方向的主应力的解析式.选择两个剖面进行动力学计算,得到推复楔形体前缘的两个应力图、逆掩面的动摩擦系数及推复方向的主应力的合力.  相似文献   
58.
根据中国南沙永署礁气象站实测的月雨量和相应时段日本GMS-4卫星观测得出云量的关系,估计南沙海域的多年平均雨量在1800-2800mm左右。所确定的量与雨关系式有助于海上降水量的气候后报。  相似文献   
59.
南沙海区沉积物剩余磁化强度与古气候旋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南沙海区NS87-11柱样沉积物Mr(剩余磁化强度)的变化曲线与δ~(18)O(氧同位素)变化曲线平行对比,发现Mr的波峰、波谷与δ~(18)O揭示的古气候变化的波峰、波谷相对应。表明南沙海区沉积物的Mr记录了暖→冷→暖古气候旋回变化的特征,反映了全球性气候变化的波动周期。微体古生物分析结果可以证实这一特征。这预示海洋沉积物的Mr不仅可作为探索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而且可能成为第四纪磁性地层对比、划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60.
王际桐 《海洋测绘》2002,22(4):45-47
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名礁地名普查工作过程及影响,讨论了岛礁地名普查的重要意义,普查的对象、任务,普查成果,海域地名命名、更名的标准化原则与方法以及地名通名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