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6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南沙群岛珊瑚砂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珊瑚砂是发育于热带海洋环境中特殊的岩土介质类型,主要由珊瑚碎屑和其它海洋生物碎屑组成,碳酸钙含量高达96%。特殊的发育环境、物质组成和结构导致了珊瑚砂具有独特的物理力学性质。本文对采白南沙群岛珊瑚岛礁的珊瑚砂样品进行了。系列室内土力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珊瑚砂的比重、孔隙比、压缩性、破碎性、剪切特性等,指出了珊瑚砂具有不同于石英砂的比重和孔隙比等物理特性,力学性质的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内摩擦角大,高压缩性和易破碎。作者认为颗粒破碎是影响珊瑚砂变形和强度特性的主要因素。全面深入地研究珊瑚砂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可为珊瑚岛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参数,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2.
南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黑边鳍真鲨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黎明  李永振 《台湾海峡》2006,25(2):267-272
利用脊椎骨鉴定 2004年5~7月于南沙群岛珊瑚礁海域捕获的黑边鳍真鲨的年龄,进一步推算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结果表明:南沙群岛珊瑚礁海域黑边鳍真鲨优势年龄组为雌性5~7a,雄性4~7a;v-b生长方程相关参数为:K=0.127,L∞=188cm,t0=-1.442a;其重量生长的拐点年龄为8.22a.  相似文献   
153.
前言 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分布最广,范围最大,岛礁最多的一个群岛。据不完全统计,有岛屿、沙洲、暗礁、暗滩和暗沙共约230余个,露出水面的岛屿25个,其中较大的岛屿有13个,太平岛为最大,面积为0.43km~2。明暗礁共有128个,其中高潮时露出水面的10个,明暗沙有77个。这些岛礁大部分是由珊瑚构成的,海拔高度在3~4m左右。 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面积广阔,水深较深,礁岛众多,地形复杂,又受季风作用和邻近海的水系影响,水文状况复杂。该区资料较少,说法不一。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的有关资料、调查报告和论文,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区的水文要素的分布规律与变化特征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154.
通过研究南沙群岛西南海区44个站表层碳酸盐沉积特征,综合分析了沉积物类型、碳酸盐的生物组成、矿物成分、地球化学等,根据碳酸盐沉积的岩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沉积环境,应用主成分分析统计对比,提出该海区碳酸盐沉积的六个沉积相及其特征:大陆坡半深海-深海相,南部中、外大陆架浅海相,西部中、外大陆架浅海相,南部内大陆架浅海相,礁体相,礁体过渡相。  相似文献   
155.
南沙群岛永暑礁小潟湖岩心有孔虫动物群及其沉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永暑礁小潟湖"南永3"井高分辨率的岩心材料,结合其高精度TIMS U系测年,系统研究了1 682 a B.P.以来环礁潟湖沉积柱样的有孔虫分类?类型与属种的组成,揭示了其垂直变化?有孔虫共48属62种,都是全新世-现代种,其中底栖有孔虫55种?其组成表征了印度洋-太平洋有孔虫区系和热带珊瑚礁相环境?即使由温凉水种浮游有孔虫偏多的时段所反映的表层水温也相对偏低,推测其变化幅度很小?底栖有孔虫茸刺距轮虫δ18O含量的变化曲线呈4峰4谷交替,反映了永暑礁海区近1 682 a以来的气候有4个凉期和4个暖期,同2 000a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一致?有孔虫种类的垂向变化也反映了海平面有些小变动?  相似文献   
156.
南沙群岛珊瑚礁动力地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沙群岛受季风、台风和波浪的影响,珊瑚礁体呈NE-SW向椭圆形态,西南礁坪宽于东北礁坪。位于不同波能带内的珊瑚礁体发育了与之相适应的动力地貌单元。礁前斜坡高波能带地形陡峭,向风坡礁脊一槽沟系发育。外礁坪消耗大量波能,广泛覆盖生物碎屑,珊瑚生长稀疏。内礁坪宽广平坦,珊瑚生长良好。外礁坪堆积许多大礁块,尤以东北礁坪为甚。在湖低波能带,通常东坡缓于百坡,湖盆一般浪静流缓,为生物碎屑堆积区。  相似文献   
157.
分析了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的海洋沉积环境与沉积物特征,认为其沉积特征与三大地貌单元及其热带海洋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8.
建立了一个分离中、低频重力场的数学模型。根据南沙群岛地质构造的特征,选择4条具有代表性的重力测线N2,N9,N10和N11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进行福里哀频谱值的计算并研究振幅谱值的分布规律,确定61.44km为4条重力测线的低频和中频重力场的临界值;设计分开低频和中频重力场的分离因子,分离出4条重力剖面的低频和中频重力异常;进而分析其低频和中频重力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N2和N11频谱值的分布带窄,低频重力场显著,中频重力场不显著;N9和N10的频谱值分布带宽,中频和低频重力场均显著。分析了它们和地质构造的关系。曾母盆地、南华盆地和南薇盆地的低频重力异常和沉积厚度成反关系,其余地区成正关系。  相似文献   
159.
南沙群岛海域营养盐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林洪瑛  韩舞鹰 《海洋科学》2001,25(10):12-14
海洋中的营养盐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营养盐、光照和温度是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海水中不同的营养组成和浓度比,不但会影响生物生产力,同时会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产生调节作用,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因此,作为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生产过程的关键过程,海洋中的营养盐状况和循环研究,越来越得到生态学家的重视。诸多的研究表明,海洋中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一般为N或P ,在中国沿海则主要是P的限制[1]。南沙群岛海域位于南海的南部,作为典型的热带海区,其营养盐状况与我国的温带地区是不同的。作…  相似文献   
160.
春季南沙群岛海区环流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春季在南沙群岛海区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利用P矢量方法对流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春季从加里曼丹岛至巴拉望岛以西附近海区的上层流场基本表现为反气旋性弯曲(涡),南沙群岛海区北部的深层水大体呈偏东向流动;2个航次得到的海区温、盐和流场的空间分布变化十分明显,这可能与调查期间风场的差异有关;2个航次的结果都表明春季巴拉巴克海峡水交换的流量都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