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8篇
  免费   1136篇
  国内免费   2543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3309篇
地球物理   378篇
地质学   967篇
海洋学   300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34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61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385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50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39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95篇
  1996年   174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62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2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2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利用多普勒雷达加密资料对发生在闽南的一次台风尾流暴雨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暴雨过程由两阶段暴雨组成 :第一阶段暴雨是由海上形成的中尺度气旋造成的 ;第二阶段暴雨是由切变线上的强辐合及切变线上形成的边界层中尺度气旋造成的。暴雨雨带的形成主要与“逆风区”、气流辐合、边界层急流、切变、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93.
南海北部外陆架和上陆坡海底滑坡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洋工程地质调查发现,在南海北部外陆架和上陆坡海底,有大片滑坡,其水深范围约在180-650m之间,它们沿着陆架外缘坡折处呈北东-南西方向分布,其具体位置往往与古三角洲前缘的海底陡坎及古海岸线位置密切相关,大量浅层地震,旁侧声纳,底质取样分析和土体力学理论计算表明,本区滑坡主要是由于地形坡度,沉积物特性,土体自身重力,它们是区内海底很不稳定的地带,是一种重要的地灾害因素,在海洋工程地质设计和实施时  相似文献   
94.
胡胜利 《海洋预报》1994,11(3):68-72
本文对1991年4月9日南极中山站强风暴分析表明,这次强地气旋影响出现强风暴天气的主要原因是由澳大利亚南部压脊发展,阻塞高压坝建立,使东移极地气旋长时间被阻后南移,在原地稳定少动。而东移小系统云系进行补充合并,是气旋第二次加强重要因素,东移极地气旋影响中山站时,日平均温比日常要高。  相似文献   
95.
96.
97.
在南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周缘盆地的发育特点在基础上,根据盆地分类的理论、观点、方案,将南海及周缘的三二三个中新生代盆地,划为两型十类,各主要盆地的油气地质特点表明,不同类型的盆地,其油远景不同,分析在板内拉张离散环境中所形成的盆地,其含油气远景最佳,是目前勘探和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98.
期刊信息     
俞建良 《海洋预报》2004,21(1):94-94
  相似文献   
99.
100.
Some life history statistics of the mesoscale eddi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derived from altimetry data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according their different formation periods.A total of three ATLAS (autonomous temperature line acquisition system)mooring buoys data will be analyzed to discuss eddies‘ impact on temperature profiles.They identify that the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of SCS thermocline is partly controlled by mesoscale ed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