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4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50篇
地球物理   1064篇
地质学   675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20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腾冲热海火山地热区近期水热爆炸的阶段性演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水热爆炸是活动性地热田的典型显示。腾冲热海火山地热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强烈的水热爆炸活动,但前期一度沉寂。1993年以来水热爆炸活动再度活跃。在过去十年间,研究区内发生过较大的爆炸喷发事件20余次,且规模越来越大。本文根据对爆炸形成泉点的选出气体化学和氦同位素组成的测试结果,研究了区内近期水热爆炸活动的演化特征。逸出气体化学和氦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区内近期引发水热爆炸活动的气体源区有从浅层、中层向深层发展的趋势;作者认为,区内未来可能发生更大规模的爆炸活动,其危险性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2.
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唐川 《山地学报》2004,22(4):451-460
云南境内的金沙江流域是斜坡不稳定的敏感区,根据1988-2000年的区域调查和统计,区内发育山地灾害点1697处,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km2的泥石流沟808条,体积大于1×104m3的滑坡580处,体积大于1000m3的崩塌309处。用于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的主要敏感因子包括岩土体类型、山坡坡度、降雨、土地利用、地震烈度和人类活动。在对这些因子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应用GIS对敏感因子集成评价而产生了云南金沙江流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图。评价结果表明:高危险区面积占全区面积6464km2的8 77%,中危险区占全区总面积的41 51%,低危险区占41 12%,无危险区占8 60%。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图可以帮助规划者或工程师在土地发展规划中选择最佳建设场所,以减轻灾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部有关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简化有关审批环节,现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要求如下,请严格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54.
《内陆地震》2005,19(4):397-401
12.1地震危险性评定的概念性理论基础 科学问题的解决意味着认知研究对象实际资料合理方法学的利用。因为,实际地质介质状态决定于有一定关系的不同规模构造单元的总体,并利用系统方法对它与地震关系进行研究。系统(主要对象)分成亚系统(高级对象)应由系统(主要对象)内部性质所决定。物质成分(间隙)、物体结构(构造)和作用动作(运动、演变、自然界所有过程和效应的普遍因果关系——决定论原理)是决定自然对象(宇宙)物质统一性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55.
穿过波特兰市区西部图拉丁山脉(波特兰山)的高分辨率重力测量,展现出以前根据地表地质学和航磁测绘识别出的断层的证据。本次重力测量是在1996年沿着长4.5km的双孔隧道进行的,该隧道在当时的建设中及现在一直在波特兰市区与波特兰山以西的居民区之间通轻便火车。在隧道内的重力从西到东逐渐增加,这种情况反映了隧道位于西边的图拉丁盆地低密度沉积物与其东边高密度大部分隐蔽的始新世玄武岩之间。叠加在这一梯度之上的是几个阶梯状异常,我们将其解释为密度明显差异的岩石之间断续接触的证据。这些异常的最大值发生在西尔万克里克之下,这里存在一条以前测绘出的断层。另一异常发生在距西洞口1200m处,大约是隧道与航磁异常相交汇的部位,航磁异常与西尔万断层(原来称为奥特菲尔德断层)有关。以这些重力资料为依据的岩石学横剖面显示出阶梯状异常与陡倾逆断层相一致,虽然走滑位移也许同样重要。与上方地形洼地相对应的3个重力低异常可能反映存在着剪切带。几个中等地震(M≥3.5)1991年发生在隧道当前的位置,说明这些断层中的几条或波特兰山断层带的其他断层是地震活动断层。  相似文献   
56.
提出了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扩展中引入有关震源参数的先验信息。特别是将破裂形式与理论修正系数一起考虑应用于衰减定律。通过与实测资料、修正或未修正的衰减定律以及包括破裂方式参数的衰减定律结果的比较,评定了这一修正的有效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特性得到保存,将描述与每个震源区有关的最可能的震源机制二维概率密度函数引入经典的危险性分析公式。这一新的表述方法也可用于离散分析的框架中。因此,根据离散分析设计的地震就以震源机制为特征。本文给出了在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南部运用的实例。与这一地区正断层作用的地震活动相比较,分析结果强调了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走滑事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INTRODUCTIONThe method of probabilistic seismic risk analysis was proposed by Cornell in1968(Cornell,1968).After more than30years development,it has become the main method for seismic riskassessment of engineering sites and seismic zonation,and has been u…  相似文献   
58.
《湖南地质》2011,(6):11-11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29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0号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第31号令)的规定,经资质单位申请,市州国土资源局初审,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会审和行政会审,决定分别授予下列单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资质,现予通告(见附件)。  相似文献   
59.
当前在安全生产领域中,矿山及其他生产企业均存在许多安全生产隐患,而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难以实现安全监测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需求.高分卫星影像具有大范围、时空连续、周期性、易获取及低成本等优势,本文在分析矿山重大危险源特性及遥感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多期高分影像开展攀枝花某尾矿库的环境变化动态监测及精度对比,并将库区作为一个潜在的危险源,分析了其上游汇水区域范围界线、事故可能径流、距周边的敏感对象距离,初步探讨了各敏感对象可能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危害性,结果表明,高分卫星数据可应用于矿山重点危险源监测监管,拓展了高分数据的应用领域,对于增强矿山重大危险源的环境监管及危险性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0.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灾情预测、防灾救灾决策中的重要内容,是国内外灾害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新疆开都河霍尔古吐水电站坝址区群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在对泥石流区域地质环境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泥石流规模、爆发频率等8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关联度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运用可拓理论,通过定性和类比的方法对群发泥石流区域进行危险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刘希林提出的单沟泥石流评价结果比较,清水沟与雪莲沟的可拓法评价危险度等级要高于单沟泥石流评价结果,这一结果和现场调查情况相吻合。因此,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可拓理论对霍尔古吐水电站坝址区群发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结果合理可靠,进而为坝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估、规划防治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