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326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科学钻探是获取地球内部信息的最直接和最重要手段,在解决“向地球深部进军”战略科技问题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国内外大陆科学钻探的发展历程和深钻的发展现状,分析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特点与态势;围绕中国大陆科学深钻,梳理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发展的目标、优先发展方向与发展途径建议。大陆科学深钻能够为地球动力学过程、地质灾害、地质资源和环境变化等全球关注的地球科学前沿问题提供独特的研究途径,但是其实施深度又受超高温和超高压等恶劣井眼环境的制约;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促进了大陆科学深钻中各项技术的发展,为超深井和特深井科学钻探提供重要支撑。中国大陆科学深钻应以9000~15000 m特深井为目标,注重“超深”“深时”和“深观”等领域的科学问题,优先发展地球深部构造、深部生命、深时气候和深部资源探测等方向,研究超深物质、动力学过程和岩石物理等实验技术,研发超高温超高压环境下的钻井、测井和长期观测等技术与装备,促使我国深地探测能力和水平实现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42.
冯杨伟  任艳  屈红军  王云  姜亭 《地质学报》2021,95(6):1935-1948
吉木乃—斋桑盆地是古亚洲洋构造域西段勘探程度较低的重要二叠系含油气盆地,油气聚集成藏研究尚浅.基于区域地质、地质露头、钻井、地震、分析化验等资料,开展生、储、盖、圈、运、保油气地质条件分析,研究生烃过程、排烃动力和成藏动力与方式,制作含油气系统事件表,探讨油气成藏过程与油气成藏模式.吉木乃—斋桑盆地发育两套主力二叠系烃源岩:①下二叠统卡拉岗组/阿坎赛组浅湖相暗色泥岩,主要分布在盆地南部山前地区,发育于淡水湖泊轻微缺氧环境,TOC含量为0.936%;S1+S2为0.086 mg/g,Ⅱ2-Ⅲ型干酪根,Ro为1.54%,成熟—过成熟阶段;②上二叠统麦恰特组深湖-半深湖黑色油页岩、泥岩,主要分布在斋桑坳陷中部地区,发育于咸水、强还原的环境,Ⅰ型干酪根,Ro为0.68%,孢粉色变指数为2.83,处于刚进入生油窗的低成熟阶段.储集层主要为二叠系砂岩和砾岩,二叠系麦恰特组与阿考尔康组泥页岩为重要的盖层.圈闭以岩性、背斜、断鼻、断块、地垒等形式为主,发育正断层、岩浆底辟构造油气短距离垂向运移和不整合面油气长距离侧向运移两类油气运移通道.主力烃源岩经历多次生排烃过程,早侏罗世达到生油高峰,古近纪达到生气高峰.油在异常过剩压力驱动下近距离进入二叠系岩性圈闭中成藏;部分通过断裂、岩浆底辟等通道垂向短距离运移,进入断背斜、底辟构造等圈闭中富集成藏;气经长距离侧向运移在古近系与下伏地层间的不整合面附近富集成藏.  相似文献   
143.
汉阳鱼作为湖北武汉地区古生代鱼类的代表,其真实形态一直未被确定下来,同时关于汉阳鱼目内部的系统发育学关系也只停留在其下两个属种的讨论上,并未对其开展详细的分析讨论.采用形态学和分支系统学的方法,对湖北武汉兰多维列世清水组上部的盔甲鱼类新材料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汉阳鱼科一新属新种:意外洪山鱼(Hongshanaspis inexpectatus gen.et sp.nov.),同时修订了汉阳鱼属的部分特征.新属以头甲呈宽大于长的梯形和横长的长条形中背孔等特征而归属于汉阳鱼科,同时又以头甲侧缘从眶孔往后逐渐由光滑变为锯齿状,椭圆形的背位眶孔,发育8对侧横管和细小粒状的突起纹饰等特征区别于汉阳鱼科其他属种.分支系统学显示,汉阳鱼目并未组成一个单系类群,其下的汉阳鱼科的属种也并未组成一个单系类群,而是一个多分支形式,但其下的修水鱼科的属种却组成了一个单系类群.相关的相标志表明,相比于锅顶山汉阳鱼,意外洪山鱼生活在水体更深的潮控三角洲环境中.   相似文献   
144.
桂西二叠纪喀斯特型铝土矿是第四纪萨伦托型铝土矿的矿源层,但是其具体成矿地质过程并不清楚.在矿带东部平果矿田1∶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针对性地对二叠纪铝土矿床进行了合山组含铝岩系基本层序、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古喀斯特地貌对铝土矿的控制作用及含铝矿物生成顺序的研究,并阐述了该类型铝土矿从源岩风化到搬运沉积的具体成矿过程.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桂西二叠纪喀斯特型铝土矿的四阶段成矿模式,分别为孤立台地隆升接受火山喷发沉积物阶段、原地深度风化阶段、积水潜育化阶段和埋藏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45.
矿山应急救援队是我国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矿山突发事故的救援处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地特勘队是我国矿山应急救援力量的代表性队伍之一,本文以大地特勘队为例,分析了其面临的现状,针对我国矿山应急救援的需要,提出了加强能力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6.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物性受沉积--埋藏--成岩等因素控制.特低渗透储层具有其独特的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机理.应用X-CT扫描成像实验技术进行砂岩岩心微观孔隙结构水驱油驱替实验,通过CT扫描切片图像观察分析了注入水微观驱替渗流机理及不同注入压力下的水驱油效率变化分布规律(实验岩心的水驱油效率最高为62%,最低为42%,平均为51. 6%),定量评价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实验表明低孔、低渗和储层微观双重孔隙结构是造成注入水启动压力、水驱油效率差异大的根本原因;而较强的微观孔隙结构非均质性,是造成注入水波及效率不高、水驱油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7.
针对现有的相位梯度自聚焦(phase gradient autofocus,PGA)算法的加窗方法和特显点选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PGA算法。该算法提出一种新的确定相位误差点扩展函数支撑域的方法,此方法计算方位向上能量分布的平均值作为支撑域外的平均能量,以此来确定加窗的宽度。基于这种自适应加窗方法,还提出一种改进的特显点选取方法,该方法能够选择信杂比大的特显点,去掉信杂比小的特显点。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加窗方法和特显点选取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得到更好的聚焦效果。  相似文献   
148.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流体赋存状态不同于常规储层,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层位样品的可动流体变化特征与差异性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T2谱分布主要表现出4种形态、T2截止值中等—偏高、可动流体参数变化幅度较大;沉积和成岩作用差异导致微观特征参数不同,造成各层位可动流体参数复杂变化;渗透率较小时,可动流体参数变化幅度大,当渗透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可动流体参数数据点收敛,变化幅度减小;储层物性、孔隙(尤其是次生孔隙)发育连通程度、微裂缝的发育程度、粘土矿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对孔隙的充填程度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变化是可动流体参数差异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动流体参数本身就是储层诸多微观特征参数的综合反映,应在储层评价中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9.
朱明田  武广  解洪晶  万阈  钟伟  糜梅  刘军 《岩石学报》2010,26(12):3667-3682
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残余洋盆和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的结合部位,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中。矿石中5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72.5±5.0Ma、等时线年龄为379.9±8.3Ma,表明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W型)、含CO2三相包裹体(C型)及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S型),并有少量纯CO2及纯CH4包裹体。成矿早阶段钾长石化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晶中主要为W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300~395℃之间,峰值为358~395℃,盐度介于7.59%~11.22%NaCleqv;主成矿阶段石英细脉中主要发育W型、C型和S型包裹体,并可见少量纯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介于230~378℃,盐度变化较大,介于0.02%~52.00%NaCleqv;成矿晚阶段石英-方解石脉中仅见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18~241℃之间,盐度主要介于1.57%~9.54%NaCleqv。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多样、且具有相似的均一温度,指示流体沸腾现象的存在,其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为210~343℃,压力为17~59MPa,对应的成矿深度介于1.7~2.2km之间。成矿流体不混溶或沸腾作用是金属硫化物沉淀的主要机制。推测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铜钼矿床形成于晚泥盆世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向伊犁-中天山微板块之下俯冲的陆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150.
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银铅锌多金属矿产于内蒙古弧形褶皱带中段二连浩特—东乌旗多金属成矿带内。在霍格宁陶勒盖10号铅金属量异常区圈出13km2综合物探异常,异常有向区外大幅度延伸趋势;矿区内激电异常为含矿(化)的蚀变构造岩引起,ΔT磁异常为原生矿体中所含磁性矿物所致。激电异常和磁异常向SE和NW方向延伸至测区以外,应该是深部原生矿体向外延伸的反映,远景储量可达大型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