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4篇
  免费   740篇
  国内免费   602篇
测绘学   374篇
大气科学   641篇
地球物理   724篇
地质学   859篇
海洋学   608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81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新疆塔北低阻油气储层导电模型--双水泥质骨架导电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前人提出的泥质分布型、双水型、岩石骨架等导电模型的剖析,发现有的模型没有区分微孔隙水与地层水的性质和导电路径;有的模型没有区分微孔隙水和粘土水的导电路径;有的模型没有考虑泥质分布形式和泥质数量等.为此,吸取了这些模型的优点,克服其不足,结合新疆塔北地区泥质砂岩低阻油气储层的特征及成因,建立了一个新的泥质砂岩导电模型--双水泥质骨架导电模型(Dual-Water Clay Matrix Conductive Model,缩写为DWCMCM),双水是自由水和微孔隙水,泥质骨架是含有粘土水的粘土颗粒.DWCMCM区分不同水的性质和导电路径,并考虑了泥质分布形式和泥质数量,因此DWCMCM评价新疆塔北地区泥质砂岩低阻油气储层的结果与实际储层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62.
IAGA(国际地磁学和高空大气学协会 )在《地磁测量与地磁台站工作指南》中指出 ,“对放置新型磁变仪的场所有 3点主要要求 :放探头用的稳定的墩子 ,稳定的温度和无磁性的建筑材料” (周锦屏等 ,1 999)。数字地磁记录仪器的应用在许多国家已有多年历史 ,IAGA的总结对我国地磁台站磁通门记录室的建设或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成都地磁台相对记录室曾采用珍珠岩颗粒夹层、加厚薄弱墙等保温措施及氯化钙防潮措施对于地下水位浅、空气湿度大的地面建筑的地磁房收到了良好的保温防潮效果。由于珍珠岩颗粒年久要缩塌 ,对保温的长期效果有一定…  相似文献   
163.
本文通过对名山室—天湖风景区的资源调查、定性分析 ,进行旅游资源和开发条件的适宜性评价及前景预测 ,将其定位为福建省的区域娱乐观光性风景区 ,并对其开发的区域形象设计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64.
萨拉乌苏河流域150 ka BP以来的粒度旋回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150kaBP以来古流动砂丘砂与河湖相和古土壤在粒度上具有多次显著的粗细韵律交替变化,粒度参数-Mz、σ、Sk、Kg和SC/D亦随之响应为多波动峰谷交替的态势,同时,粒度特征值-φ5、φ16φ、φ25、φ50、φ84、φ9相应地表现为非常有节奏地跳动,据此,将米浪沟湾剖面划分为27个粒度粗细沉积旋回,并认为其是150kaBP以来在东亚冬夏古代季风交替影响下沙漠演变的一个颇为完整的气候-地质过程记录。  相似文献   
165.
低屈服钢造耐震间柱构架之抗震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抗弯构架加入耐震间柱后可使刚度、强度与韧性获得提升,因此可设计为新建筑的抗震系统或既有建筑的补强.本文探讨一种中间段以低屈服强度钢材为腹板,高强度钢为翼板,上下段皆以高强度钢制成之三段式剪力屈服型耐震间柱.本文并使用非线性分析程序探讨耐震间柱的受震反应,并与一般抗弯构架作比较.由分析中可发现,楼层位移角及侧向位移均有显著的减小,其塑铰也由梁端成功地转移至间柱上.而耐震间柱的确也肩负起消能的责任,使得在地震发生时能消释构架中大部分的迟滞能量.  相似文献   
166.
于延斌  张银贵等 《铀矿地质》2001,17(5):298-303,294
G856-ZD质了旋进磁分量仪是在原G856擀子旋进磁力仪的基础上再开发而成的。该仪器采用双CPU工作方式,并且保留了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的原有功能。其基本原理是用补偿法测量磁分量。将探头放在一组正交Helmholtz线圈内,同时加上补偿电流,使探头所在的这间得到均匀的补偿磁场,从而实现了磁分量和磁偏角的连续自动观测。  相似文献   
167.
冲绳海槽南部20ka来深水底栖有孔虫的古海洋学记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冲绳海槽南部255柱状样的66个样品进行底栖有孔虫定量研究。结合浮游与底栖有孔虫稳定同位素分析和AMS~(14)C测年,追溯20ka来深海环境和表层古生产力的变化历史。底栖有孔虫胶结质壳比例和浮游有孔虫碎壳率的变化揭示冰后期的碳酸盐溶解作用比冰期的强。属种分布和Q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冲绳海槽区近20ka来存在冰期、冰消期和冰后期3个明显不同的底栖有孔虫组合,其中冰期的Bulimina aculeata组合(特别是优势种Uvigerina peregrina)与高的表层初级生产力和沉积物中富有机质含量有关,冰后期的Uvigerina asperula组合对应于较低的表层初级生产力,而冰消期的Chilostomella oolina组合则可能反映底层水体低氧含量。  相似文献   
168.
改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参数地震破坏模型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本文在分析现有结构地震破坏模型的基础下,提出了一种改进掇参数地震破坏模型。文中采用三线退化型恢复力模型对实际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与累积耗能,极限变形与极限滞回耗能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计算的破损结果与实际在结果的对比,研究了模型参数,从而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参数地震破坏模型。  相似文献   
169.
高层建筑用复合型摩擦消能支撑的设计试验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复合型摩擦消能支撑的设计、试验及工作机理分析,并给出了消能支撑减震体系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