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255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21.
鱼油对鲤生长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讨鱼油对鲤生长、脂质代谢的影响,进行了鱼油饲养及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 HUFA)灌喂2个试验.结果显示:限饲条件下,鲤能较好利用鱼油用于生长,且鱼油促生长作用有优于豆油的趋势;鱼油可抑制鲤的肝胰脏脂质合成及外源脂质进入肝胰脏,影响脂质在组织间的分配.这些作用与其富含的HUFA有关.  相似文献   
322.
南海海洋真菌Fusarium sp.(#2489)的代谢产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首次对南海海洋真菌Fusarium sp.(#2489)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从菌体和培养液中共分离纯化得10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过IR,MS,NMR谱以及元素分析推导确定,其中(3′E,4E)-1-β-D-吡喃葡萄糖基-3-羟基-2-(2′-羟基十八碳酰基)氨基-10-甲基-3′,4,9-十八碳三烯(A)是鞘胺醇甙,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23.
酵母海藻糖的代谢与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藻糖(Trehalose)是化学性质稳定的非还原性二糖,由2个吡喃葡萄糖分子通过α-1,1-糖苷键连接而成,海藻糖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其在细胞中可起到稳定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因而在化妆品、医药和食品等工业领域中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在酵母菌中海藻糖可作为储藏碳水化合物和细胞应激反应保护剂。当环境条件变化时细胞内海藻糖含量会发生显著变化,而海藻糖的积累已被证实在不同胁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海藻糖代谢途径仅有几个代谢物组成,却受到复杂的代谢调控机制的控制。此外,海藻糖代谢在酵母菌的糖代谢中还起了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24.
海藻营养代谢研究进展——海藻营养代谢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影响海藻 (尤其是大型海藻 )主要营养盐 ( N,P,C)吸收的环境因子 (如光照、温度及水流 )对营养盐主动吸收过程中的能量提供 ,酶含量和活性的影响以及水流对藻体周围营养盐离子进入细胞的调节 ;化学因素 (营养盐离子或分子的浓度、形式、海水介质的 p H)对海藻选择吸收不同形式营养盐离子及其相互作用的调节过程 ;生物因素 (藻体形态、组织的类型及海藻的年龄和营养史 )通过细胞内不同水平营养库的积累和相互转变而对海藻营养吸收和同化的调节 ;N代谢与 C代谢的生化偶连关系。  相似文献   
325.
用实验生态学方法,观察浓度为0.1、1、10ng/dm^3的三丁基锡暴露2、8、20d以及恢复7、20d后对文蛤外套膜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以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组的三丁基锡在暴露早期(2d),外套膜中酸性、碱性磷酸酶和Na^+、K^+-ATP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高浓度的TBT暴露对AKP表现出激活作用,对ACP和Na^+、K^+-ATP酶活性则具有抑制作用.结果显示Na^+、K^+-ATP酶可作为有机锡暴露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26.
红树林真菌K23代谢产物及咔啉与DNA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南海红树林K23号真菌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多个代谢产物,其中腺苷、3,4-二氢-3,5-二甲基-8-羟基-1H-2-苯并吡喃-1-酮和β-咔啉为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研究了β-咔啉与小牛胸腺嘧啶DNA(CT DNA)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β-咔啉分子与CT DNA发生了相互作用。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β-咔啉具有抗癌活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327.
南海红树内生海洋真菌#2492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离自中国南海的红树内生海洋真菌Stysanuslikesp.(#2492)菌丝体的代谢产物,从该菌菌丝体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经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十八烷(A)和γ-硬脂酸内酯(B)。其中γ-硬脂酸内酯(B)是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28.
温度和活动对仔鲱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3年春在苏格兰采用微电量测氧仪测定大西洋鲱仔鱼在封闭式呼吸器内的耗氧量,并以其作代谢率,通过红外光源录象系统同步纪录仔鲱的游泳活动,从而首次实现仔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代谢与活动的相关。同时,还分别测定仔鲱在浅麻醉(静止)和黑暗状态下的耗氧量,仔鲱的实验和饲养温度一致,分为7.3,11.0和12.9℃3个组别。结果表明,仔鲱在常规,静止和黑暗条件下的耗氧量均与体重显著相关,且随温度而提高。仔鲱  相似文献   
329.
日本沼虾生理生态学研究

Ⅰ.温度和体重对其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于1992年9-10月对采自上海市的日本沼虾的代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温度和体重对日本沼虾的耗氧率,排氨率都有明显的影响;2。日本沼虾尿素氮的排泄量约点总排泄氮量的38%;3。在小于和大于1.5g的日本沼虾代谢底物中,蛋白质,糖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分别为10.4:39.3:50.3和5.2:41.5:53.3:4。在10,15,20和25℃,日本沼虾的平均静止能耗量为1.6,2.2,3.2和5  相似文献   
330.
不同筏式养殖区海湾扇贝的呼吸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7年和1998年8-11月,对大连市大李家湾低排筏、高排筏、凌水桥和棋盘磨4个不同环境条件下筏式养殖海湾扇贝的呼吸率、饵料和环境因子进行了现场研究。结果表明,海湾扇贝呼吸率在8月最高,9月次之,10月基本最低,11月略有升高的趋势;大李家湾低排筏群体呼吸率最高,高排筏次之,棋盘磨较低,凌水桥最低。海湾扇贝耗氧量与其体重呈正相关;呼吸率与遗传多态位点杂合度(MLH)呈负相关;与饵料质量有明显的相关性,与环境因子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