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6篇
  免费   731篇
  国内免费   931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309篇
地球物理   217篇
地质学   3696篇
海洋学   391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378篇
自然地理   45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中国北西部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 ,本文在论述了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 ;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 ) ,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 ;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2.
黔东铅锌矿的成矿规律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王华云 《贵州地质》1996,13(1):7-23
黔东铅锌矿产于加里东期的黔东走滑盆地西缘,赋存于加里东晚期盆地关闭时形成的舒缓的前陆褶皱带中,容矿地层主要为清虚洞组中上部,矿床多产于碳酸盐超层序的深水生物建隆-藻丘或席状藻复合体中,控矿构造主要是盆地关闭时形成的NE向断层和隆起。矿床以整合型矿化为主,具多层性,矿物共生组合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方解石-(白云石)-(重晶石),矿化可分二期或三期,每期的淀积顺序基本都是黄铁矿-闪锌矿-方解石(白云石),而方铅矿、重晶石则形成于最后-期矿化的后期。矿石铅为典型的上地壳铅,与把榔组(乌训组)细碎屑岩岩铅演化到加里东晚期时的铅同位素组成非常相近,矿石流与容矿地层的硫酸盐硫有关。矿床形成温度为180~200℃,形成深度约4km,成矿压力约0.5kPt,金属硫化物淀积在Eh值较低,pH值由低变高的物化条件下。矿床成因机理是:成矿的盆源热液是赋存在把榔组(乌训组)富Zn、Pb、Fe细碎屑岩中的建造水,在深埋过程中,特别是在地幔异常热事件中,因热流值增高而温度升高,盐度增大,pH值降低,极大地增加了Pb、Zn、Fe的溶解度而形成的。它们由于孔隙流体的压力差,顺传输层或传输构造运移至容矿层的各类矿储中,因与富SO-  相似文献   
153.
粤西金、银矿床成矿规律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粤西是我国华南的主要金、银矿床集中区,区内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具有相间排列的分布规律,即从南到北分为以下5个矿带:廉江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高州—信宜金矿带、罗宁—云浮银(金)多金属矿带、德庆—清远金矿带、连山地区银(金)多金属矿带。本文从区域地层、岩浆岩及成矿作用等方面对粤西金、银矿床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影响金、银矿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区域地层、岩浆岩Au、Ag含量的差异及金矿床与银(金)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4.
百鹤玉是一类新型的彩玉石工艺品和室内饰面材料新品种,主要因其富含有海百合茎等古生物化石,又首先在鹤峰县境内发现和开发利用,故命名为百鹤玉。矿床赋存于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生物灰岩地层中,矿体呈凸镜状产出,矿石结构致密,质地坚实细腻,加工性能良好,制成的工艺品和饰面材料色泽花纹美观,有较好经济价值。矿床生成过程与古构造、古地理、岩相等因素有密切的时空关系,矿床主要分布在台地边缘礁灰岩相。  相似文献   
155.
河北平原京津以南深层地下水资源形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海  刘淑芬 《地质论评》1996,42(5):410-415
本文应用同位素技术,结合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的分析及地下水动力方法的年龄计算,揭示了河北平原京津以南地区深层地下水的形成规律,得出深 地下水资源补给能力及承受开采能力很低的结论,这为今后深 地下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6.
核能设施所在地地质环境热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苏联核电站地下水温变化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工艺成因地下热场的形成、展布规律及由此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地质现象。提出了水温增值的计算公式,并指出在温差大的地段可能形成热应力,从而产生热机械过程,造成环境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157.
本文根据福建省自然地理的基本情况和不文气象长期观测的资料,用比较水文学的观点进行初步的分析归纳,得到了福建省暴雨特性与分布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8.
159.
160.
在成矿有利的区域地质环境中,局部地段具有最优的,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最佳配置,同时成矿后又有好的保存条件,就可形成成型一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